文化觀察⑮|三分鐘看完一部電影?新《著作權法》正式生效,剪輯小能手小心侵權!

封面新聞記者 張傑

相信很多人都有刷短視頻的經驗:一些經典的電影或電視,綜藝節目進行拆條、分解,加上新的配音、字幕解讀,比如“三分鐘帶你看完一部電影”,甚至能以兩三分鐘一條的頻率,刷完一部電視劇的精華版。的確很爽,但是,這樣,真的好嗎?

2021年6月1日,新《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正式生效實施。我們的日常娛樂、學習生活,包括看新聞、刷短視頻,多個方面,都會受到這部法律的深度影響。那麼,擅自拆解別人的長視頻,二次解讀並放在公共平台上的短視頻產品,將面臨哪些法律風險?封面新聞記者對此進入了一番深入的瞭解和採訪。

侵權違法成本提高

法定賠償額上限由50萬元提高到500萬元

2020年11月11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三次會議表決通過關於修改《著作權法》的決定。這是一次立法的“十年大修”,是根植於互聯網時代的一次立法調整。被業內稱為是“我國著作權法制史上新的里程碑”,“我國知識產權領域的一樁大事”。

新《著作權法》明確了懲罰性賠償制度,通過經濟槓桿鼓勵著作權人積極維權,避免之前維權“得不償失”的尷尬。新法明確規定,對於侵權行為情節嚴重的,可以適用賠償數額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懲罰性賠償;將法定賠償額上限由50萬元提高到500萬元。

這意味着,喜歡用剪輯切片來跟朋友分享影視橋段,或是熱愛用短視頻進行二次創作的朋友,從6月1日起,要多加留意行業和平台的相關動向及權責界定,否則,有可能會面臨賠錢賠到傾家蕩產的境地。

文化觀察⑮|三分鐘看完一部電影?新《著作權法》正式生效,剪輯小能手小心侵權!

短視頻的版權納入了被保護範圍內 

但需滿足“獨創性”等法定特徵

新《著作權法》將“作品”定義為文學、藝術和科學領域內具有獨創性並能以一定形式表現的智力成果,並列舉了八類法定作品類型,把“電影和類電作品”(電影作品和以類似攝製電影的方法創作的作品)更改為“視聽作品”,同時設定了兜底條款,即符合作品特徵的其他智力成果,擴大了著作權法律覆蓋的範圍,能夠幫助更多類型、形式的作品作者進行維權。這就意味着,任何一段視頻、音頻,只要夠得上“作品”構成要件的,都會被納入著作權法保護範圍之內。比如,短視頻、直播遊戲等新型視聽節目,之前法律地位一直尷尬,只能通過“類電作品”的概念來保護,不利於這些新興行業的長遠、穩定發展。新法即明確,“視聽作品”只要滿足“獨創性”、“可表現”等法定作品的特徵,就可能獲得版權保護。這一改變也被認為解決了視聽產業發展中新類型作品的版權保護問題,為中國方興未艾、創新不斷的互聯網娛樂產業保駕護航。

中國文著協總幹事張洪波解析:

專門以攫取他人合法視頻作品而牟利的主體,不排除承擔刑責的可能

那麼,問題來了,在“視聽作品”中那些屬於二次創作而成的視頻或者音頻產品,屬不屬於新《著作權法》保護的對象?如果它們受法律保護,那麼它們與其剪輯的源視頻的法律關係是怎樣的?

封面新聞記者採訪到參與直接推動、修改了新《著作權法》的中國文字著作權協會總幹事張洪波。他的新書《新著作權法與熱點案例評析——中國版權法治觀察》剛剛由浙江大學出版社出版。

張洪波説,“二度創作的短視頻產品,一定要高度重視原著作權人的合法權利。按照新《著作權法》第十三條和第十六條規定,改編已有作品而產生作品,雖然改編者對新作品享有著作權,但是行使著作權時,不得影響、侵犯原作品著作權人的著作權益。如果你只是個人學習、欣賞,沒問題,屬於著作權法規定的合理使用。但是一旦上傳到公共平台上,公之於眾,甚至有直接或間接的商業性收益,那就需要警惕了——原作品的權利人可能要在意你的改編進而要維權。如果你對一個電影或電視劇等長視頻進行切條、二度演繹、解讀的短視頻產品,質量比較好,被原視頻版權所有者認為是一種善意的宣傳,傳播推動,這當然也沒問題。但是如果你的二度創作,被人家認為是一種歪曲、醜化、惡搞,甚至以此獲利,人家完全可以告你或者你上傳視頻的平台侵權,這涉及保護作品完整權,而且勝算比較大。因為改編行為在新《著作權法》第十六條規定得非常明確:使用改編已有作品而產生的作品,不但要獲得該作品著作權人的許可,也要獲得原作品著作權人的許可,並付酬。一些故意侵權,情節嚴重的,專門以攫取他人合法視頻作品而牟利的主體,不排除要承擔刑事責任的可能。”

文化觀察⑮|三分鐘看完一部電影?新《著作權法》正式生效,剪輯小能手小心侵權!

▶業內聲音:

期待有關方面推出相關細則,劃定出可使用的範圍

事實上,擅自對他人長視頻進行分割式的使用,進行二次創作的多媒體產品,已經引發業界多次維權行動。比如今年四月份,愛奇藝、優酷、快手等10家企業代表共同簽署並發表《馬欄山版權宣言》;同月,長視頻行業超過70家影視傳媒單位聯合500多位從業者兩次發佈《聯合聲明》;中宣部版權管理局和國家電影局也宣佈打擊短視頻侵權行為。這些都要求網站和短視頻平台、公眾賬號生產運營者切實提升版權保護意識。

就在新《著作權法》實施之前,5月27日,《老友記》由HBO推出了一檔100分鐘的《重聚特輯》,國內幾家頭部視頻網站也同時引進上線,但正是這樣一部承載了一代人回憶經典的作品,在正版渠道上線僅數小時,就有大量卡段視頻在其他未獲授權的平台上出現。三家國內版權方對此分別發表聲明表示嚴厲譴責,聲明裏堅決抵制此類侵權行為,並呼籲保護版權。在新《著作權法》背景下,如果《老友記》重聚特輯對盜版侵權網站或個人提起訴訟,那麼版權方將會比以前更為順利地贏得官司並獲得賠償。

不過,有着視頻搬運、切條、剪輯等行為的二次創作短視頻作品,也不是全部毫無益處。部分短視頻製作者將影視作品中的高光時刻剪出來,或是用另類獨特的表達來賦予一個不為人關注的影視作品,使其得到更多的傳播度。

中國電影文學學會副會長、編劇餘飛説:“完全曲解創作者初衷的剪輯本身就是不可取的,而大段引用原素材的創作方式其實也不太好。但我們同時要注意影視評論類作品引用原素材標準的確定、自媒體幫助原作品引流、善意創作傳播等較為細化的問題,長視頻的創作者或者版權所有者其實可以擁抱短視頻這一老百姓比較歡迎的新鮮事物,在創作方面進行突破嘗試,推出更多短視頻作品,共同豐富文藝市場。”

對於版權侵權行為,無論是短視頻還是長視頻,餘飛認為:“我還是希望能夠由法律和影視方面的專家,共同推出相關的細則,明確什麼樣的情況才算侵權、抄襲和曲解,哪些情形需要譴責,哪些需要封殺,哪些需要起訴,讓行業從業者可以有法可依,共同改進。”

在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中國電影家協會副主席尹鴻看來,版權保護,尤其是創意產權保護肯定是大勢所趨。考慮到新媒體發展的不同方式和階段,未來對知識產權保護可能會更加細化,或許可以給短視頻創作者列出知識產權保護白名單,比如對視頻二次創作使用的時長、時段、單一作品的比例等進行細化,並劃定出可使用的範圍和範疇,既保證自媒體的基本使用權,讓更多人分享傳播,又能保證版權方的利益。

等車或者候機之時,看一段英文視頻,看up主是如何讀書的,都越來越常見。隨着各種新媒體技術和移動終端的不斷更新,時間被碎片化的社會節奏中,利用網絡進行學習,已經正成為我們生活的一部分。但是,唯有在法律的保駕護航下,對任何人都儘量公正的情況下,互聯網的知識分享平等精神,才能更加持久。

畢竟,隨意盜用或者未經允許裁剪使用他人版權作品而不被追責的年代就要過去了,所有從事內容生產與運營的機構與個人,版權意識也到了該徹底更新的時候,提升對版權內容的尊重,合法、合理地使用版權內容,是對他人勞動的尊重,也是自己的尊重。畢竟,我們人人都可以是作者。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採納有費用酬謝。報料微信關注:ihxdsb,報料QQ:3386405712】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3060 字。

轉載請註明: 文化觀察⑮|三分鐘看完一部電影?新《著作權法》正式生效,剪輯小能手小心侵權!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