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圈:技術流分析《敦刻爾克》到底神在哪兒?
設計圖片
騰訊娛樂專稿 文/耿颺 陳媛 責編/子時
當內地銀幕上第一次出現手舉五星紅旗,揚長穿過正在交火的兩大非洲幫派的鏡頭時,誰也沒想到這股雄性荷爾蒙的力量竟然持續激盪了一個多月之久,票房直抵50億+。它強大到佔據了所有人的視野,眼角餘光瞥見的同檔期其他影片,都被碾壓的黯淡無光。
吳京手舉國旗穿越火線的一幕,被很多網友評為《戰狼2》中最燃的畫面
然而,即便是再死忠的粉絲也在二刷、三刷影片後,被消磨掉了胃口。就在有人抱怨“戰狼之後沒片可看”的當口,我們終於又迎來了一部接棒的神作——《敦刻爾克》。
由諾蘭執導的《敦刻爾克》於9月1日登陸內地
之所以稱《敦刻爾克》神作,不僅僅是因為其在海外上映時一路飆高的票房成績、網站評分,更是因為它的導演——。畢竟連目前已被國內網友封“神”的吳京,也在微博上為他大呼“了不起”。
這位曾執導過系列三部曲、、《星際穿越》等多部優質影片的47歲中年大叔,正直手捧“保温杯”的年紀。或許是出於中年男人骨子裏對戰爭和歷史無法擺脱的反思情懷,這一次的諾蘭為我們講述了二戰歷史上最著名的一場“失敗”——敦刻爾克大撤退。
“保温杯大叔”諾蘭以往的燒腦科幻影片堪稱部部佳作
如今,這部充滿主旋律色彩的戰爭片已被全球影迷推上了神壇,這恐怕是自之後絕無僅有的例子。就連被喻為華人之光的導演,也曾因《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折戟北美。究竟《敦刻爾克》神在哪裏?《貴圈》帶着疑問替大家提前觀看了此片,我們找到了答案,並試圖用技術流的分析,將它分享給你。
Part 1. 歷史上的敦刻爾克大撤退——一場成功的逃亡
二戰爆發初期,德國軍隊發起閃電戰,在短短十幾天時間內,便將40萬英法聯軍困在了位於法國北部的狹小港口城市敦刻爾克。這座只能容納8萬人的海濱小城,此時三面受敵,它的東面、西面、南面全部暴露在敵軍的火力下,而北面一海之隔、40海里外的陸地就是英國。
40萬英法聯軍被困敦刻爾克,三面受敵
在這樣絕望的境地下,英國政府下令從海上撤離三萬人,他們發動海軍及大量民用船隻冒着德軍空襲的危險出海營救。從1940年5月26日到6月4日,歷時9天9夜,最終成功撤出三十三萬五千人,是原定計劃的10倍。
1940年5月31日,一艘戰艦載滿從敦刻爾克撤退的英軍士兵抵達英國港
這場撤退,在二戰歷史上的意義尤為特殊——它並不是一場普遍意義上的戰爭,而更像是一次成功的逃亡。撤出的這33萬士兵不但在日後成為了扭轉歐洲戰場的關鍵力量,“敦刻爾克”精神也被英國民眾視為堅韌、永不言敗的象徵,鼓舞着他們走向最終的勝利。
諾蘭的新片《敦刻爾克》便還原了這場大撤退的全部過程。他並沒有撒狗血般地謳歌軍民團結抵禦外敵的悲壯,而是通過空的三個視角,一小時、一天、一個時間維度的全景式交織,揭示了戰爭和每個人之間的真實關係。不僅讓你看清那段歷史,更讓你重回那片充滿絕望和死亡的海灘,帶你重新經歷了一遍敦刻爾克。
在撤退過,德軍不斷進行空襲,阻礙救援
誠然,即便你不熟悉這段二戰歷史,也絲毫不會影響你看懂本片。諾蘭打過這樣一個比方:就像當你看《泰坦尼克號》的時候一樣,哪怕你知道那艘船最終要沉,但真正讓你關心的,還是Jack和Rose的命運。
Part 2. 用一個畫面帶你身臨戰場
對於以往那些平鋪直敍的戰爭電影來説,《敦刻爾克》的敍事結構是複雜的;但是對於一部諾蘭電影來説,它卻又是極簡的。在看慣《盜夢空間》的夢境解構,以及《星際穿越》的多維空間後,你會發現,諾蘭這次在使用非線性敍事的手法上,收斂地極為剋制。
影片中的第一個畫面,就是在漫天飄落的德軍勸降單中,幾名被敵軍打散的英國士兵正在漫無目地遊走。他們已經極度疲憊,連路旁水管中殘留下的一點水都不捨得放過……一陣密集的掃射過後,身邊的戰友接連倒下,只剩下主人公湯米一人。▼
影片開頭,幾名英國士兵在漫天飛舞的德軍勸降單中穿行
求生的本能驅使湯米不斷奔跑,觀眾的視線也被迫追隨他轉過了幾個街區。隨後,他的腳步逐漸放緩,好像看到了什麼。這種第一視角的表達方式,代入感強烈,真實到沒有距離。▼
隨着鏡頭的切換,我們看到了那片著名的敦刻爾克海灘。成千上萬名身着深色軍裝的士兵和淺色的沙灘形成強烈對比,四周只能聽到海浪拍打的環境音,人羣反而得可怕——這是一種絕望到麻木的死寂。▼
值得一提的是,扮演士兵湯米的演員菲恩·懷特海德在影片拍攝時只有19歲,此前僅出演過一部迷你劇。諾蘭之所以大膽啓用小鮮肉,完全是為了貼近當時駐守英軍的真實年齡。他認為:“觀眾看到他,很自然的就會希望他能在戰場上活下來。這是人之常情,不需要什麼表演和設計。”這樣一張充滿生命力的面孔,卻要在戰場上漸漸枯萎,本身也是對戰爭殘酷本性的控訴。▼
19歲的小鮮肉菲恩·懷特海德在《敦刻爾克》中獻出了自己的電影處女作
Part 3. 多線敍事構建出的時間隧道
諾蘭的影片都帶有一種立場,他從來不希望自己的鏡頭處在完全客觀的角度。儘管在《敦刻爾克》中,畫面上始終沒有出現兩軍相抗的衝鋒陷陣、甚至是德軍的正面鏡頭,但諾蘭用其特有的電影語言讓觀眾感受到:在那裏,死亡無處不在,隨時降臨。
正如他自己説的,與其説《敦刻爾克》是一部戰爭片不如説它是一部懸疑片。因為最大的懸疑和真實戰場一樣——你永遠不會知道何時有子彈飛來……你只知道,這一切隨時都會發生,而你,只想活下來。
第一條線索:陸地,一週
一週這個時間單位,是留給駐守在敦刻爾克的英軍等待救援、撤退的時間。
在德軍猛烈的空襲轟炸後,敦刻爾克海灘四周的船塢、碼頭全部被夷為廢墟,唯一還可供船隻停靠的只剩下一條不足1200米長的防波堤——這是40萬聯軍的生命線。
等待救援的士兵擠滿了堤壩。他們不知道營救的船隻何時而來,而敵軍的轟炸卻無時無刻。▼
士兵湯米試圖加入其中一路隊伍走上堤壩,排在他前面的人地扭頭看了一眼,卻什麼都沒説。事實上,整部影片中的台詞很少,諾蘭沒有設計一段情節給觀眾“科普”歷史故事,更沒有英雄主義爆棚的心靈雞湯。
在拍攝這組場景時,諾蘭為了還原當時海灘上人頭攢動的景象,啓用了超過1000多名的羣眾演員,這樣非CG的大場面足以震撼人心。同時,在技術層面上,他也拿出了自己的“殺手鐧”——IMAX攝影機和65mm膠片,用其拍攝出的畫面分辨率幾乎是傳統膠片的10倍。
諾蘭身抗IMAX攝影機
本片的攝影霍伊特·範·霍特瑪是諾蘭的老搭檔,兩人曾合作過《星際穿越》。在拍攝水面場景時,霍特瑪站在堤壩邊,將體積碩大的IMAX攝影機裝進防水袋扛在肩頭進行拍攝。全片有超過70%的場景來自IMAX攝影機實拍,這個比例超過諾蘭以往任何一部影片。但由於其工作噪音巨大,以至於現場收聲都很困難,只有在拍攝人物對話場景時,諾蘭才會選用別的型號。
霍伊特·範·霍特瑪身穿捕魚褲,站在堤壩邊拍攝
在“陸地一週”這條線中,諾蘭真實地展現了殘酷戰爭下人類掙扎求生的本能反應。為了活着回家,湯米假借搬運傷員蹭上救援船,途中又不惜放棄同伴的生命力求自保。歷史中到處都是重複的人性,一念之間便足以摧毀所有。
第二條線索:海上,一天
這條線索也是激發諾蘭拍攝《敦刻爾克》的初衷。早在1992年,他和當時還是女友的太太艾瑪·托馬斯曾一同乘船從英國到敦刻爾克海灘,結果這段海上航程比他們倆設想的要艱辛。“那時候我就覺得,當時撤退行動中的人們,遇到的困難會是多麼巨大。這個故事值得講述”,諾蘭説。
在這次大撤退中,由英國人民自發組織的近千艘民用船隻起到了關鍵性作用。其中,最著名的“Royal Daffodil”號客輪,曾7次往返敦刻爾克,撤回了9500名士兵。返航時,船上有一處漏水孔竟是靠牀墊堵上的。
而在電影中,諾蘭卻並沒有選擇那些“大人物”、“大英雄”作為切入點。他選擇了一條最普通的家用遊艇“月光石”號,向觀眾傳遞了戰爭中的一絲人性之光。▼
“月光石”號遊艇在影片中是人性温暖的象徵
由奧斯卡最佳男配角得主馬克·裏朗斯扮演的道森先生,是這段海上故事的絕對主角。▼
老戲骨馬克·裏朗斯
和他一起駕駛“月光石”號駛向敦刻爾克的,還有他的兒子彼得以及小幫手喬治。▼
道森先生的兒子彼得,由.格林-卡尼飾演
原本喬治不需要一同上船的,但他希望自己能幫上忙。更重要的是,他想做些真正有意義的事情。▼
道森先生的小幫手喬治,由巴里.基奧漢飾演
在“月光石”號的行駛過程中,道森先生首先救起了由飾演的英軍士兵——他原本乘坐的營救戰艦被敵軍射來的魚雷擊沉了。得救後的墨菲緊縮在甲板上的一角,顫抖着不讓任何人靠近。
道森船長救起被困海上的士兵
在得知“月光石”號的目的地並非英國而是前往敦刻爾克後,他暴怒地要求道森先生掉頭,不想再回到那片死亡海灘。
兩人從最開始的口角爭執,延伸到了肢體衝突。結果,小幫工喬治被他意外推倒摔進船艙,頭部受了重傷。直到這時候,墨菲才意識到自己的所作所為,恢復了理智。
基裏安·墨菲已經是第五次和諾蘭導演合作
後來我們才知道,道森先生參與營救的情感基點,並不包含任何成為英雄的自覺。而是源自他身為父親的使命——他的大兒子就是一名英國空軍,在中犧牲了。
這艘“月光石”號上發生的故事,就是敦刻爾克撤退中的一面鏡子,照出這場奇蹟背後每一個人做出的努力付出,甚至犧牲。
第三條線索:空中,一小時
空中的這一小時,是影片節奏最緊湊、激烈的一段。在這條時間線上,德軍的空襲目標明確:炸燬唯一的堤壩,以及摧毀每一艘營救撤離的艦艇。而英國空軍的任務,就是儘量擊毀敵機,為撤退爭取時間。
出於戰略和保存實力的考慮,英國空軍給予這次撤退的空中支援少之又少,總共就派出了三架戰機。但這反而賦予了飛行員們孤膽英雄的意味,他們身上肩負的責大——是海灘上40萬人唯一的“保護神”。
“湯老師”飾演的飛行員法雷爾就是其中之一,他幾乎全程帶着面罩,只用眼神表演,台詞也沒超過10句。▼
湯姆·哈迪是片中唯一具備英雄主義色彩的人物
由於油量所限,戰機在敦刻爾克上空作戰的時間只能控制在1個小時之內,時間一過必須馬上返航。因此,飛行員們每一次加速追擊敵機,每一次咬住敵機進行“狗鬥”(兩架飛機在近距離戰鬥的型態),都會減少一分自己歸航的希望。
法雷爾在油箱即將耗盡的情況下,面臨着返航還是繼續戰鬥的考驗,這是好萊塢大片中常見的“生死時速”橋段。然而諾蘭通過海面、空中多重視角的穿插剪輯,讓你足以體會到飛行員在決斷時千鈞一髮的急迫感。▼
當燃料已經耗盡的戰機最後一搏擊落敵機時,海灘上的士兵們發出震耳的歡呼聲,既打破了畫面的沉寂,也終於讓觀眾可以暫時鬆一口氣。
這幾乎是整部影片中,唯一一處彰顯英雄主義的畫面。
為了拍攝出戰機在空中追逐的真實姿態,諾蘭將IMAX攝像機綁在飛機的外面,直接從空中跟拍。▼
而到了拍攝戰機迫降水面的一幕時,劇組竟然將攝像機綁在戰機上一同墜落。從來沒人這麼拍過電影,巨大的衝擊力讓攝像機外面的保護塑料殼都破了個洞,整個攝像機和膠片都被浸濕了。好在後期用了一種老式的濕洗方法,把膠片洗印了出來。不然,你們很可能就錯失了體驗這一幕裸眼飛行VR的機會。
Part 4. 《敦刻爾克》能否真的成就“諾神”?
《敦刻爾克》中能夠尋找到許多諾蘭過去作品中的元素和線索,可是組合在一起,卻又一次讓全世界觀眾大開眼界。
影片中,諾蘭用他最富個人色彩的“多線敍事”手法,將海上(一天)、陸地(一週)、空中(一個小時)三個時空串聯在一起,並將不同的時間密度壓縮在同一長度內交錯展現,營造出立體、豐富的空間感。這並非他流於自己的“俗套”或者“故步自封”,而是他希望觀眾通過這樣的方式,能夠確切感受到——“時間”這個看不見摸不着但切實存在的維度。
《敦刻爾克》用海陸空三個視角,全景式勾勒戰爭緊迫氛圍
三條主線圍繞“撤退”以環狀分佈,期間大量的使用穿插剪輯手法,讓它們的視角互為補充,既相互獨立,又互有關聯。這種手法雖然容易造成一部分觀眾的空間混亂,但在營造代入感和勾勒緊迫氛圍上卻見足功效:第一條線,敦刻爾克大撤退的一個星期裏,觀眾可以跟隨海灘上一個無助的士兵,在各種死裏逃生中,見證歷史中到處都是重複的人性;第二條線,英國普通民眾駕船救援的一天之內,觀眾可以跟隨船主,最大限度克服對死亡的恐懼,去接近營救和生還帶來的喜悦;第三條線,三名英國飛行員護航的一小時內,觀眾彷彿被一雙無形的大手推着去面對一個終極抉擇——拯救世界還是拯救自己。
最終,海陸空三條線索交織彙集:英軍飛行員擊落敵機,海上救援船隻靠岸,敦刻爾克士兵成功撤離。這時,配音中令人緊張的倒計時終於剎然而止,旋律舒緩下來。107分鐘觀影過程中積壓的恐懼、緊張全在這一刻得到宣泄。
“時間”是諾蘭電影中一直表達的主題。這讓他具有了作者導演而不同於商業片導演的一種特質。《敦刻爾克》就是這樣一部體現着導演勃勃雄心,以及為了實現這份雄心而真誠努力的作品。
或許現在,這位47歲的英國導演,是時候收穫奧斯卡的肯定了。
總結陳詞:
看《敦刻爾克》,請不要執着於一板一眼辨清歷史細節,而是儘量打開自己的五感,跟隨諾蘭感受他精心設計的每一幀畫面,每一個表演,每一個音符,去體驗,去感受,去共情,然後,面對自己的答案。
最後,重要的事情説三遍:要看IMAX!!要看IMAX!要看IMA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