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令狐伯光
曹保平導演,黃渤,周迅等主演的《涉過憤怒的海》上映十來天了,票房也差不多達到了5億,在商業上還是相當成功的作品了。但這部電影在評價上面,可以説有着巨大的爭議。
伯光君其實一早就去看了,但因為有事沒有寫它。我個人覺得電影兩極分化在於這部電影本身半後段確實夠分裂,前半段和後半段是兩種電影,在處理上確實有較大的問題。
知道它絕不爛,但就是覺得有問題?《涉過憤怒的海》問題在哪兒這部電影最大問題就是前半段和後半段,從電影類型上來講都是不同的。前半段類似於日本電影,或者韓國電影的“復仇片”。説類似是因為眾所周知的原因,中國內地這種復仇電影是拍得很少的。
哪怕在影像風格上面,像日本部分雖然有日本電影影子,某些片段也有點韓國電影感覺。
但它還是完全不同的,曹保平在中國犯罪片導演裏還是大師了,無論是中國地鐵上面的光影衝擊,日本地鐵的迎面衝擊,再到黃渤回國進入別墅的那個打鬥長鏡頭,甚至拍二次元有種魔幻的詭異感。
這部電影的鏡頭語言很棒,同樣很棒的還有剪輯,節奏和配樂烘托的情緒。雖然偏向商業化,但是它絕對超過絕大多數韓國復仇片,在影像風格能達到類型化極致的韓國復仇片,大概只有樸贊鬱復仇三部曲,以及羅弘證的《追擊者》《黃海》等少數作品。
但是為什麼要列舉韓國復仇片的例子呢?
因為這部電影雖然影像風格到氣質都不同,但它在戲劇處理上是類似的。
什麼意思呢?我看到很多觀眾罵前面太假了,那很多觀眾在定位上面就搞錯了。以樸贊鬱的復仇三部曲為例,分別是《老男孩》《親切的金子》和《我要復仇》。
像最知名的《老男孩》裏面男主角被被囚禁15年,只是餵養男主角。然後男主角開始練拳擊,請問這誇張不誇張,假不假,在現實裏面能找到原型嗎?哪怕在韓國那麼壓抑和變態的國家,也很難找到現實原型吧。
而李英愛的《親切的金子》女主角坐牢13年,而反派換成了崔岷植,裏面又出現大量那種戲劇化的鏡頭,暴力鏡頭,性愛鏡頭和隱喻鏡頭,那麼它又真實不真實?誇張不誇張呢?
《涉過憤怒的海》前半段其實是同樣的復仇片,而電影一直在烘托的就是“憤怒”這個情緒。惡童李苗苗的作惡,前面女兒看上去乖巧,可愛,結果轉眼被殘忍殺死了。再遇到一個不服氣的父親,一直拱火當幫兇的周迅飾演的母親。
觀眾就會看到一個惡童殺人,母親幫兇,男主角用盡辦法去追殺壞人的過程。
這當中結合前面説到鏡頭語言,一開始出場黃渤帶領漁民抗擊警察就定了調,生猛、暴力、不服氣、敢反抗,鏡頭語言又搞得好,節奏和配樂也不錯,所以觀眾會一直有一股氣掛着一樣,感覺到壓不過來。
很多網友吐槽中間高潮戲那段颱風天追車,下魚,車禍太假了,邏輯不通什麼的。
這其實就完全是不道電影創作手法了,以同類復仇片角度來講,這場戲簡直是神來之筆,屬於國產電影裏極少數多個勢力匯合,然後用略帶魔幻的手法,把戲劇推到高潮的典型手法,能媲美的少。
我最喜歡的就是“就讓這大魚全都落下”這場戲,有一種荒誕的暴力美學,天上下起大魚,在單向行駛的橋上飆車,説明他們此時都已無可挽回地處於憤怒之海,而這憤怒之海正是娜娜的化身。
不是神作就是爛片?你怎麼評價《涉過憤怒的海》然而問題在於,這電影的後半段不是復仇到底的情緒宣泄,偏偏進入了人性叩問的現實主義。也就是後半段它屬於現實主義題材電影(頂多帶點懸疑元素),它沒有通過前面的憤怒,後面用某種情節設計宣泄情緒。
當電影開始揭露女孩自殺的真相,結果最終歸咎於男主角和原生家庭。
這個時候問題就出來了,雖然電影從邏輯上來講有鋪墊,還是説得通的。
比如女兒為啥自殺,老金説,他認為“女兒很皮實”,最後所有細節都説得通,娜娜從小一直活在很皮實的標籤下,通過接受父親的各種魔鬼訓練來證明自己值得,比如被丟進海里的方式學會游泳,用濕毛巾敷臉這樣類似水刑的退燒方法。
娜娜從這種冰冷,窒息,疼痛的感受裏獲得了一種“被愛”的體驗。
我覺得娜娜在最開始刀捅自己時還是比較清醒的,想以傷害自己的行為,喚起男友的諒解以“換回愛”,但是當發現無果時,她絕望了。在心理學裏有一種現象叫做退行,心智退回到更早的發展階段,娜娜最後躲到櫃子裏就是這種行為的表現。
但是最後老金的復仇不徹底,給人一種弱化了上層溺愛母親和惡童兒子罪的感覺,並且又把罪責歸到下層老金的頭上,那種討好上層,苛求下層樣子。惡童和母親無辜,雖然教育方式確實太過粗放的老金,結果害死了自己的女兒。
什麼人性叩問,什麼原生家庭之殤之類的,觀眾會很分裂。
什麼意思呢?絕大多數觀眾眼中優秀的電影(不從專業角度,不從藝術角度,雖然也有,但不苛求),最主要其實就是情緒,説到底就是最好能夠代入,情緒共振。因為電影時長有限,通常就是代入主要角色嘛。
這部電影前半段的塑造,加上父親母親,兒子女兒這種兩代人涇渭分明的角色。結果你會發現,無論是從父親還是女兒角色去代入都挺尷尬的,大多數看的會很不舒服。
如果你是長輩代入黃渤角色老金,還是那句話他教育方式確實粗放,但你苛求一個離了婚,長年在漁船上的,粗糙的,拼盡全力,甚至是開頭那種豁出去性命去掙錢,努力供養女兒的老男人。你還要同時還要兼顧對女兒的無微不至的愛,這本就是兩難全的,還要讓他承擔所有的錯誤,這不是在欺負老實人嘛!
你如果代入娜娜的角色,因為它後半段落入現實主義。現實中可能具體教育方式不同,但像老金那種離婚、打擊孩子、經常不在家,只給物質不關心內心,粗放式教育的中國式家長,確實又挺普遍的。
然而又有多少成年中國孩子像娜娜那麼癲狂的,亂搞男女關係;討好、乞求、發癲、自殘,這種人她簡直——
所以觀眾無論從老金身上,還是娜娜身上都找不到代入點。再結合前面復仇頂到極點的情緒,能不一口氣憋在胸腔裏出不來,簡直覺得莫名其妙。
不是爛片!但這一次,曹保平確實“玩過了”這部電影在角色和劇情上面還有一個問題,那就是李苗苗和周迅的景嵐這兩個角色也沒有支撐。景嵐還可以説是母愛,最大的問題我認為還是出現在李苗苗身上,導演直接推給“或許是先天自帶的”這種寬泛。
不需要任何描述的無良症,完美的適配劇情衝突,最後再給女主的死給上“最後一刀”。
這種做法無疑是偷懶的,敍述給到李苗苗身上就使其帶有了很強的文化指代--亞文化。然後這樣一看很割裂,感覺全片的視角具有來自精英階層和大眾主流文化對亞文化的批判,感覺沒有深入的去探究就直接給出一個結果。
最後老金放走李苗苗,觀眾反而覺得有種寬容惡童,讓他以被放生的形式存活,彷彿就是為了告訴觀眾,人不是他殺的所以他問題不大,讓前面所有老金對他瘋狗一樣的的逃跑、追逐、復仇像個笑話。
其他人就彷彿被這一個事件摘除了錯誤,惡童的釋放,導演讓我們的憤怒點最後定在了老金頭上,而明明這是一個所有人共同造就的悲劇,卻只由一人承擔,就非常的莫名其妙。
因為觀眾和老金一樣,原始目的都是“找到他,殺死他,弄他”。可是最後一步一步發現,女性受害者不完美,甚至兇手並不是兇手,情緒並沒有出口,落腳點又是無法割裂的原生家庭,之前導演還玩過了,還有更好的作品。
這真的就是你代入前半段,後半段它讓你不爽;你代入後半段,前半段太瘋癲了。
復仇不徹底,就是徹底不復仇?我能拯救黃渤新片那麼怎麼改能讓這電影觀感更好一些呢,我看到很多人説過原著劇情。原著是交代了李苗苗父母身份的,並且人也真是他殺的,其實原著觀感要更好一些。如果不按照原著那樣拍,就現在這個框架和劇情,如果表達要更好有一個辦法吧。
現在電影前半段高潮是追車戲,後半段其實沒有壓場的激烈戲份了。我覺得第一個高潮,應該是兩個父親面對一個孩子,李苗苗和他的父親,從需要到傷害,需要一次情緒釋放帶來的解脱。
老金需要一次血仞,吐露自己贖罪後快感高於喪女的極致憤怒。然後再通過後續發現殺錯人,這裏的轉折才是大仇得報後的反轉,他才是被憤怒的海吞噬隱藏的兇手,他“淹死”了自己女兒。
這個情緒釋放按照中國審查標準挺難搞的,如果搞成意外好像又挺荒誕。
我是覺得只用添加一個情節,那就是李苗苗為啥那麼壞。可以把這點交代了,同時娜娜還是他殺的。但原因像是《踏血尋梅》一樣,他雖然是惡童但有原因,結果和娜娜共情或者結合了,最終殺死娜娜是讓她解脱了。
最後老金知道是自己和“惡”共同害死女兒,但又不全是“惡”的原因,也有他自己的問題。最後他才選擇帶着惡童前往日本伏法,涉過憤怒的海,觀眾眼中“壞人”最終也受到懲罰,結局也和諧,應該也比現在好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