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追星“產業”畸形化需強力矯正

一家之言

網信辦此次出手整治,是對未成年人成長的進一步保護。

7月13日,網信辦發佈通知,表示將嚴格管控誘導未成年人無底線追星、拜金炫富等存在價值導向問題的不良信息和行為。新京報記者調查發現,目前各個明星的“打投組”、“反黑組”粉絲羣體中,確實存在學生黨、未成年人的身影。

據新浪微博社區管理官方微博@微博管理員14日上午消息,7月9日,微博與肖戰工作室就粉絲引導管理相關問題進行了談話。微博方面同時公佈了一批賬號因攻擊媒體機構,以及發佈不實信息引導罵戰,根據有關社區規則被關閉。

一場針對未成年人追星過程中不正常現象的糾錯行動正在啓動。

尚處於青春期的未成年人,願意拿出一定時間、精力去了解明星動態、購買明星的周邊產品,這本無可厚非。但近年來未成年人追星已經逐步“產業化”。所謂的粉絲團、應援會往往以組織化形態出現,並且利用微博等網絡平台,通過打榜、上熱搜等方式為明星造勢。

而這種行為日趨帶有明顯的商業化色彩。之前就曾有媒體曝光,許多明星粉絲團、應援會背後都有着利益鏈,比如管理粉絲的人員,可以通過組織粉絲有償打榜、上熱搜、推銷明星周邊產品如演唱會門票等從中牟利。而不少明星工作室為了讓自家明星獲得更高的知名度,默許乃至縱容此類行為,以獲取更多的市場熱度和流量,並以此作為未來出演影視劇、接廣告的抬價基礎。

而包括微博等平台對此現象也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也想借粉絲組團打榜、上熱搜等進行流量加持並從中獲益。

由此,未成年人追星“產業”畸形化形態日漸擴散,並帶來多重後果。部分心智不成熟的粉絲追星行為被誘導放大,並鬧出不少違背公序良俗、干擾網絡輿論生態的行為,如所謂罵戰、互黑等。粉絲團、應援會異化為摻雜小團體利益的商業組織,粉絲本就有限的時間、精力乃至金錢被透支,並造成不健康的過度追星心態。“流量明星”因此出現,不專注於本身專業能力提升而熱衷縱容粉絲造勢,轉而通過收取天價片酬、演出費,帶來影視文化市場的劣幣驅逐良幣,近年來國內影視綜藝節目的泡沫化、低劣化傾向與此緊密相關。而一些網絡平台藉此獲得營收等紅利,也助長了此類投機現象,讓網絡輿論及信息質量不斷下滑。

網信辦此次出手整治,是對這一現象以及背後畸形“產業”的強力矯正,也是對未成年人成長的進一步保護,並對目前影視行業“流量明星”等深層次問題加以淨化推動。

□畢舸(財經評論人)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959 字。

轉載請註明: 未成年人追星“產業”畸形化需強力矯正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