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女心理師》主創:不製造焦慮,要縫合傷口

由 段幹方 發佈於 娛樂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蔣肖斌

  《女心理師》原著小説出版於2007年,14年後才搬上熒幕,卻仍是國內迄今專注於心理諮詢行業的第一部劇。

  此前影視劇中出現的心理諮詢師,大部分奔着“犯罪心理學”走,甚至是神秘的“催眠大師”。而在這部劇中,心理諮詢師和來訪者,都是與我們擦肩而過的普通人。

  相比原著,劇中女主角賀頓也更年輕,是一個碩士畢業、30歲左右的年輕人。

  晚,也不晚,心理健康正和生理健康一樣,受到越來越多人的關注。中青報·中青網記者在專訪《女心理師》總製片人郭峯和編劇朱歷時,他們不約而同地給出了一個回答:我們不製造焦慮,我們要縫合傷口。

  改編

  原著是十幾年前的作品,人們的生活狀態已經不同以往,比如,14年前大家還不用微信聊天;更重要的是,人們的心理發生了變化。所以,劇集源於小説,但沒有拘泥於小説。

  郭峯透露,在徵求原著作者意見的基礎上,劇中會加入新的案例。“案例本身不難找,但既要保證是大家都可能遇到的問題,話題又不能過於陳舊、簡單,這兩者的平衡讓主創團隊費了很多思量。”

  觀眾可以在劇中看到父母離婚要不要告訴高三的孩子、討好型人格、暴食症等等現代人關注的話題。

  郭峯説:“案例基本都有原型,但要把案例經過加工,在影視劇的三稜鏡裏折射出問題,又讓觀眾覺得不那麼枯燥,不那麼冰冷。”

  寫《女心理師》劇本,朱歷花了10個月。她坦言,有兩個問題困擾着她:一是時間問題,如今的心理諮詢行業已經與十幾年前不太一樣,行業更加規範,一些當初允許的現在已經被禁止;二是案例問題,有時代烙印的故事需要貼合當下去改,甚至“大刀闊斧”地改。

  心理諮詢有各種流派,在改編劇本時,朱歷最終選擇了一個最治癒的流派——主張這個世界不存在有精神疾病的人,也不存在有心理問題的人,所有的問題只是因為你用了錯誤的方式來解決問題,只要找到正確的方式就可以了。

  “有的人抑鬱,是因為在一個錯誤的方向上不斷得到正向反饋,就覺得自己只有這條路。有一些’惡人’是因為他用了錯誤的方式,認為‘惡’才能解決問題。而當你展現給他看,原來世界上還有別的選擇,他也許會有不同的選擇。”朱歷説。

  科普

  朱歷很有“自知之明”,知道要寫好這樣一個專業領域的劇本,必須要採訪。她去過華東師範大學心理與認知科學學院和北京師範大學心理學部,向專業人士請教基礎的心理學知識,“去了之後才知道,心理諮詢只是心理學非常小的一塊內容,但和普通人的關係特別近”。

  採訪過程中,朱歷不斷被“教育”,寫劇本的過程中,一個心理諮詢師團隊也一直“跟着”她。朱歷沒有“浪費”這段難得的經歷。劇中有一個角色是做心理督導的教授,朱歷就把一些心理學的知識和大家對心理諮詢的誤解,通過教授的嘴巴説出來,“我儘量不寫長篇大論的原理,而是用觀眾能聽懂的語言”。

  朱歷希望,《女心理師》能成為一個“科普劇”,也許不夠專業不夠職場,但能讓觀眾看過之後,更多關注自己的心理問題、情緒問題,更重要的是,知道這些問題並不可怕,是可以找到好的解決方式的。

  郭峯認為,心理諮詢師對職業有發自內心的尊重和熱愛,相信人心複雜,可能出現問題,但問題是可以被幹預的。因此,《女心理師》希望對行業倫理有充分的尊重和表達,這要求嚴謹與創新同樣重要。

  絕大部分的心理諮詢過程是在心理諮詢室進行的,而且根據倫理,諮詢師在諮詢室之外不能主動接觸來訪者,這給影視化帶來限制。《女心理師》的方式,是“文戲武拍”。

  郭峯説,一是劇中創造了白色空間和黑色空間的概念,讓諮詢師“進入”來訪者的大腦,與他的潛意識對話;二是再現造成來訪者心理問題根源的場景,讓諮詢師“出現”在這個場景中,也把觀眾帶入,設身處地地去理解來訪者。

  “我們希望觀眾看後,能夠感同身受,對有心理問題的人的理解也會更深刻,而不再是覺得抑鬱症就是太矯情,焦慮就是擔不起大事。心理問題的成因是複雜的,很多是日積月累的,甚至根深蒂固的。”郭峯説。

  治癒

  年輕的心理諮詢師賀頓,面對有着複雜心理問題的來訪者,她要做出專業的、成熟的應對,這與她的年齡可能不一致,但在這個過程中,她發現了自己的秘密。因為原生家庭的問題,賀頓原本很難與男性親近,到後來已能夠擁抱愛情、收穫友情。

  郭峯説:“我們希望吸收原著的精髓,一個很重要的理念是,治癒別人,最終治癒自己;另一個理念是,我們生活在這個世界上,不能只是外求於人,還要內求於心,要自己幫自己。”

  郭峯透露,劇中的10個案例,全部都有解決方案,“沒有一個案例是為了製造焦慮,沒有一個傷口不被縫合”。郭峯打了一個比方,你看劇中的外科醫生給病人動心臟手術,自己的心臟病是不會好的;但你看到與自己類似的心理問題,在劇中被療愈,也許是能得到啓發的。

  影視劇不是教科書,小目標是不誤導,大目標是可治癒。

  《女心理師》目前在優酷更新了8集,有觀眾説,看出了一點懸疑劇的感覺。朱歷回應,“你沒看錯,每一個人都是一個謎”。

  “有一本心理學著作名叫《診療椅上的謊言》,這本書在《女心理師》中也有講到。”朱歷説,“很多來訪者在諮詢室未必會説真話,諮詢師要根據他説話時候的情緒,來找到問題的癥結所在。諮詢師不用辨別來訪者説的是否真實,只需要關注情緒是否真實,再進一步解決情緒的來源……這個過程就像破案。”

  朱歷看過一本心理諮詢師寫的書,説諮詢師和來訪者最好的關係,就是諮詢師成為來訪者的鏡子,他在引導別人的同時治癒自己,這是雙方關係最美妙的時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