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話蓬萊小面
在風光旖旎的膠東半島最北端,鑲嵌着一座享譽中外的濱海小城,這就是煙台市境內有着人間仙境美稱的蓬萊。
蓬萊旅遊資源不勝枚舉,但凡來到這裏的人們,十之八九是追尋着心中那份夢棲心泊已久的美景而來。
誠然,蓬萊的名吃花樣繁多,蓬萊小面作為當地一道最具特色的美味小吃,着實為這座風情小城增色不少。
記得上世紀 80 年代,我正上小學,最常吃的早飯就是蓬萊小面,那時無論春夏秋冬還是雨天雪地,母親總會隔三差五騎自行車帶着我,到位於縣城鐘樓西路南面的一家麪館裏吃麪。
因為當時那裏的小面質優味兒美又經濟實惠,所以每次去人都特別多,高峯時隊伍排到門外,以至於店內連插腳的地兒都沒有了,這時母親總會先環視一下四周,用犀利的眼神給我找一個空位子坐下來,這用蓬萊話叫“佔場兒”,然後她自己再一溜小跑地去排隊、買面、交錢、取面。
而我在一旁經常是等得心急不耐煩,無奈之中只好環顧左右先看着人家吃。
印象最深的一次是一個大雪飄飄的早晨,我身旁坐了一位膀大腰粗的壯年,一眼望去五六碗小面,一字排開,再加上兩枚雞蛋,不大的桌子已然被他佔據了大半,待他坐穩後,眨眼之間兩枚雞蛋已被他剝得溜光水滑嵌入碗中,接着便是秋風掃落葉般地埋頭苦幹起來。
看着他吃麪時大汗淋漓的幸福表情,説實話真真把我看饞了,從那一刻起,我更堅定了蓬萊小面是世間不可多得的美味。
母親把面買回來了,以我的飯量,通常是一個小面外加一個雞蛋。
每次捧過面來,我都要先將鼻子湊上去,聞一聞那鮮味十足的面香,再喝上一小口熱熱暖暖的滷汁兒,頓覺口齒留香,胃口大開。
儘管當時的小面面滷只有鮮魚一種,不像現如今的這麼多,可那鮮香醇厚的味道和麪條韌勁十足的口感,卻令我難以忘懷。
我笑着回答他,你錯了,可別小看了這名不見經傳的蓬萊小面,先從做法上説吧,它不是單單像蘭州拉麪那樣抻出來的,也不是像山西刀削麪那樣刻意削出來的,更不是像手擀麪那樣專門擀出來的,而是師傅們辛辛苦苦在不借助任何鐵製器具的情況下,以摔為主,結合拽、拉、扯、抖等嫺熟的手工技法有條不紊地在面板上摔出來的。
為此蓬萊小面還有一個別稱叫做“摔面”。
這樣製成的麪條吃在口中才能達到韌而不硬、軟而不爛、面香醇厚的效果。如果説面坯是成就一碗好面的基礎的話,那麼對於蓬萊小面來説,其面滷質量的好壞則是影響麪條味道的靈魂所在。
待吃的時候,先將煮熟的麪條在冷水中過涼,然後再放到碗裏澆上熱滾滾的面滷兒,這樣一碗地道的蓬萊小面才算大功告成。
當你接過熱氣騰騰、香味四溢的蓬萊小面時,稍用心就會發現透過琥珀色清亮鮮滑的滷汁,下面絲絲縷縷粗細均勻的麪條依稀可見,一股獨特的鮮香直入你的鼻息。
我敢斷言,這時候縱然是定力再好的人,也難以經得住它的誘惑,定會迫不及待地坐下來,盡情一品這蓬萊小面的內涵和真諦。
與此同時,你在吃麪的同時再佐以當地的特色小菜,拌韭葉、醃香椿、脆蘿蔔等,愛吃辣的再舀上一勺紅潤噴香的辣椒油,擼起袖子甩開膀子吃起來那更叫一個過癮,用蓬萊話講,這真是太得胃了。
如今隨着時代的進步和觀念的改變,蓬萊小面也在不斷地推陳出新,不僅用餐環境愈來愈好,口味選材上更是今非昔比,什麼扇貝面、海腸面、海膽面、大骨面等應有盡有。
想大快朵頤的還有三鮮面、五鮮面、八鮮面供你選擇。
尤其是那八鮮面,偌大的碗中海蔘、鮑魚、對蝦、海膽、魷魚、蛤蜊等海珍品,林林總總一碗拿下,那口感怎一個鮮字了得?
在我吃蓬萊小面的經歷中,除了本地和外地的遊客朋友,還時常會遇到一些外國朋友前來品嚐我們的蓬萊小面,每當聽到他們發出由衷稱讚和驚奇的時候,我總會感到無比的興奮和自豪,因為蓬萊小面得到了世界各地人們的青睞,這難道不是它自身獨有的特色和魅力所在嗎?
來源:《走向世界 · 仙境煙台》
文字:梁偉
圖片:張吉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