瘋狂的預製菜,正在奪走我們吃新鮮食物的權利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花兒街參考(ID:zaraghost),作者:趙小爅,編輯:林默,原文標題:《羅敏砸錢的預製菜,還預製了你高血壓的命運?》,頭圖來自:視覺中國


如果你在北京CBD這樣的區域工作,如果你每餐點外賣的預算控制在50以內,那麼恭喜你,你已經進食預製菜一段時間了。


如果你看到趣店的羅敏全網砸錢推廣,直播19個小時賣預製菜,最後賣掉了2.5億,內心還有一絲疑惑,這都被誰吃了?


不用疑惑,被你吃了!


當你在CBD吃着50塊錢以下的外賣,那麼麪點小吃,是冷凍加熱後的速食或半成品。


中式快餐,是米飯料理包配幾片少得可憐的青菜葉子。


哪怕你點個輕食,都是用的即食肉製品,配上一大碗耐冷凍儲存的主食類蔬菜。 


這些外賣裏,只有一些裹着濃厚醬汁的不成形狀的肉,零星幾片菜葉子,以及佔據絕對優勢比例的一大碗主食。


吃一個月,你會發現,比吃普通外賣,胖得還快。


“五年前剛工作那會兒,30元點個外賣都是新鮮製作的。”一個在CBD工作的白領説,“現在50元以下,吃的全是預製菜”。


外賣,是第一個被預製菜佔領的地方。


有人説,不要點那些沒有門店的外賣。那些從點單到出餐只需要5分鐘的外賣商家,沒有真正的後廚,沒有新鮮的食物,只有給半成品和預製菜加熱的操作枱。


但有電商平台數據顯示,用户們日常下單的外賣中有70%來自預製菜。


一、佔領外賣


外賣平台不會限制商家使用預製菜。


美團表示,只要符合法律法規,允許餐飲商家通過菜餚復熱的方式進行生產、售賣。


餓了麼也表示,按原國家食藥監總局第37號令,在保證食品安全的基礎上,商户可以自主採用不同的經營形式。


一切都是合法合規的,你無從指責。即使你花了本來可以買一頓新鮮食物的錢,買到了一份加熱的料理包。


你更無從阻止,誰能擋住別人賺錢呢?


根據中金公司研究部的測算,一家面積20平方米,主要經營外賣,日均80單、實際客單價35元的餐飲門店,在採用預製菜後,食材成本從30%提升到了36%,而人工成本、租賃成本、能源成本、運營費用的下降可以覆蓋食材成本的提升,總體上提高門店的外賣利潤率。


這意味着,採用預製菜的外賣店家,雖然毛利更低,但淨利更高。


看到這裏,你是不是覺得,大不了不點外賣小店,只點知名的連鎖餐廳,人家大品牌總是現做的吧。


太天真了。


瘋狂的預製菜,正在奪走我們吃新鮮食物的權利


中國外賣市場每天約3000萬單,在餐飲企業的收入佔比中越來越大。出於成本和效率的考量,餐飲企業有極其充足的動力去做預製菜。


《2021 年中國連鎖餐飲行業報告》顯示,目前已經有超過九成的連鎖餐飲品牌入局預製菜市場,一些知名連鎖品牌使用預製菜的比例甚至達85%以上。


中國連鎖經營協會數據顯示,目前已有90%以上餐飲企業發力外賣食品,其中91.6%的企業出售半成品和預包裝食品。


在互相踩踏、極致追求降本提效的外賣行業,使用預製菜在某種意義上來説,並不是商家的個人選擇,而是整個行業的集體選擇。


預製菜,利好一切利益相關方,除了掏錢吃飯的你。


如果我點的外賣都是預製菜,我為啥不買預製菜包自己加熱吃呢?


我是圖你家微波爐熱菜更快?還是圖你賺我三倍差價?


二、侵佔食堂


我前兩天去一家餐廳吃飯,看到這家餐廳把自家招牌的酸菜魚分成了兩個菜,一個叫“霸王酸菜魚”,賣98元/斤(3斤起),一個叫“經典酸菜魚”,賣98元/份。


我問,“這兩個酸菜魚有啥區別?”


一個做餐飲的朋友告訴我,“一個是後廚現殺現做,一個是預製菜加熱”。


我記得,這家餐廳以前只賣現做的酸菜魚,賣188元/份。而現在,如果我想吃現做的酸菜魚,我就要多付出2倍的價錢。


當時正值飯點,餐廳內的客人幾乎桌桌都點了他家的酸菜魚,我問服務員,“點哪種酸菜魚的客人更多?”


服務員回答,“98一份的。實惠,上菜快”。


堂食,是第二個被預製菜佔領的地方。


根據艾瑞諮詢數據,2021年中國餐飲行業各項成本在營業收入中的佔比為:食材成本/已售存貨成本佔營 業收入比例約30%~40%,租金成本佔營業收入比例約10%~15%,人力成本佔營業收入比例約15%~20%。


2021年,餐飲企業單店平均息税折舊前利潤率在20%~30%, 眾多餐飲商家面臨着房租高、人力成本高、原料進貨成本高、利潤低的“三高一低” 的困境。


預製菜,成了餐飲企業為降本增效選擇的同一條路。


根據中國飯店協會的調研,目前國內超過74%的連鎖品牌有自建中央廚房。前瞻研究院的數據顯示,中央廚房具有獨立場所集中完成食品成品或半成品製作並配送,保障菜品新鮮並降低採購配送成本,可以減少約70%從業人員、節約30%配送成本。


做預製菜,當然是比做傳統餐飲賺錢的。


以“預製菜第一股”味知香為例。2021年,味知香實現營收7.65億元,實現淨利潤1.33億元,淨利率17%。


對比萬聯證券的研究報告顯示的傳統餐飲行業的平均淨利率。最高的細分市場是火鍋市場,平均淨利率為13.7%,西餐及休閒餐飲市場和快餐,平均淨利率為11.13%和 11.12%,而正餐的平均淨利率,僅為6.2%。


預製菜的這個淨利率是什麼水平呢?


以消費金融行業第一梯隊的巨頭“馬上消費金融”為例。2021年,馬上消金實現營收100.1億,位居行業第二,實現淨利潤13.82億,淨利率13.8%。


所以你看,為什麼羅敏這次決定徹底拋棄起家的現金貸業務?


因為賣預製菜,比放貸還賺錢啊。


如果你問,那以後普通人開餐館還能賺錢嗎?


看情況吧。


那些單純想賺點小錢的人,只能在現有的預製菜裏選擇自己的品類,於是賣滷肉飯肥牛飯、米粉拌麪、偽輕食的店鋪會越來越多。


至於那種初心最樸實的、因為做菜好吃才開餐館的人,大概率會一步步失去活下去的能力。


三、侵入家庭?


家庭,預製菜曾經最想去的地方。


我見過的最誇張的一個關於預製菜的宣傳是,以後預製菜普及了,中國家庭就不會有廚房了。


戲劇的是,這個預製菜曾經最想去的地方,是它一直沒能去的遠方。


中商產業院的報告中指出,預製菜在B端銷售佔比為80%。也就是説,80%的預製菜最終還是要從堂食和外賣流入消費者口中。這和以往的餐飲並無任何分別,也和預製菜在C端宣傳中的消費場景大相徑庭。


魔鏡市場情報數據顯示,2021年4月至2022年3月,淘寶+天貓平台上的方便速食/速凍食品類目共完成銷售額229.58億元,子類目銷售額TOP10基本上都是方便麪、粉類速食、自熱火鍋等產品,而速食菜/預製菜的銷售額僅4.5億元,佔比不到2%。


那些被資本給予了厚望的C端人羣,目前來看對預製菜並不太買賬,原因有二。


第一,對於個人來説,預製菜並不省錢。


根據艾媒諮詢做的調查,超過六成的消費者,買一道預製菜的平均花費在21~40元之間,不比外賣便宜。


瘋狂的預製菜,正在奪走我們吃新鮮食物的權利


以酸菜魚為例,北京盒馬鮮生門店的預製菜產品酸菜魚售價約39元,而在外賣平台上,酸菜魚+米飯的套餐價格基本為25~30元。


第二,預製菜也並不好吃。


江蘇省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發布的預製菜消費調查報告顯示,62.32%的消費者表示“預製菜品口味一般”,3.32%的消費者覺得“預製菜口味較差、不好吃”。


瘋狂的預製菜,正在奪走我們吃新鮮食物的權利


《2022年中國預製菜行業發展趨勢研究報告》顯示,61.8%的消費者認為預製菜的口味復原程度需要改進,47.8%的消費者認為預製菜的食安問題需要改進。在消費者認為預製菜行業需要改進的問題中,排在第一位的是口味復原程度。


對於手殘黨來説,只需簡單加熱的成品預製菜,“賣家秀”圖片僅供參考,自己加熱復原出來的“買家秀”壓根兒不是一回事兒,花同樣的錢不如點外賣。


對於真正喜歡做飯的人來説,預製菜既不新鮮,又不好吃,還抹殺了自己動手的意義。


四、循環的糖鹽油陷阱


“你不會在預製菜中吃到青菜,這就和你吃的預製菜一定是重口味的原因一樣。”一個做過冷鏈物流、現在做預製菜生意的朋友告訴我。


做預製菜主要有兩個重點。


第一個是挑選食材。


為了最大程度上讓預製菜看起來實惠划算,肉類是最受歡迎的選擇。看起來操作越複雜的菜,會更收消費者歡迎,客單價更高、利潤也更高。比如常年穩居預製菜零售榜首的佛跳牆。


對比之下,新鮮蔬菜做預製菜,要實現長久保鮮的技術難度大、 客單價低、利潤空間也更小。這就像西式快餐裏的蔬菜永遠只有玉米豌豆胡蘿蔔,這些耐冷凍儲存的主食型蔬菜一樣。


第二個是研究防腐。


為了保證食物不變質,預製菜會在肉的表面多裹上一層澱粉,醬料裏多加一些糖鹽油,再放一點合規合量的防腐劑——這都是你自己在家做飯不會有的工序。


這一切操作和添加都是合法合規的,雖然合規並不意味着健康。


  • 比如盒馬賣的預製菜產品“湖南風味小炒黃牛肉”,一份菜品250g,鈉含量為2500mg(1000mg/100克)


  • 比如象大廚賣的預製菜產品“魚香肉絲”,一份菜品350g,鈉含量為2751mg(786mg/100克)


  • 比如味知香賣的預製菜產品“金湯酸菜魚”,一份菜品450g,鈉含量為7173mg(1586mg/100克)……


這是個很恐怖的數字。


因為只一道菜的鹽分,就超過了《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22)》和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預防慢性病所建議的,每日食鹽攝入量——2000mg鈉(約5g食鹽)


當預製菜真的如資本所願,走進千家萬户的日常生活,成為你外賣、堂食、在家做飯的絕對主角——


你覺得,你離高血壓、糖尿病還有多遠?


預製菜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上世紀60年代的美國。


20世紀60年代,淨菜開始在美國實現商業化經營,通過供應餐飲行業,使餐廳、配餐公司等外食產業降低人工費、水電費和垃圾處理費,減少廚房面積和生產設備採購。之後部分淨菜企業開始面向家庭、個人零售,方便居民日常烹飪。


1969年,大型食材配送供應鏈公司西斯科(Sysco)在美國成立,年銷售額從最初的1.15億美元,增長到2021年的513億美元,翻了445倍。目前,西斯科(Sysco)共經營40多萬種產品,在美國餐飲供應市場上的佔有率高達16%。


根據歐睿國際數據,2020年美國預製菜市場規模為454億美元,披薩、漢堡、炸雞等冷凍食品成為預製菜主流選擇。


在美國的超市裏,冷凍預製菜食品擺滿了大部分貨架,價廉量大,而新鮮蔬菜肉類擺放在高端貨架上,用昂貴的價籤篩選着消費階層。


普利策新聞獎獲得者、調查記者邁克爾·莫斯寫了一本書:《鹽糖脂:食品巨頭是如何操縱我們的》,起底了整個美國加工食品行業的內幕:


人類天性嗜甜,嗜鹽,嗜油脂。於是食品巨頭、食品科學家、心理學家合作起來,利用人類的這個天性去創造了使我們無法抗拒的食品,最終——


到了20世紀80年代末,有1/4美國人正在遭受高血壓折磨,美國的兒童糖尿病患者確診率持續增高,美國的肥胖率世界第一。


當快餐越來越廉價,越來越多餐廳使用冷凍預製菜,你吃到新鮮食物的門檻也會越來越高。


於是,“越窮越胖,越胖越窮。越窮越生病,越生病越窮”。


你看現在那些追逐着中國預製菜風口的人,是不是也總是會拿“美國的預製菜市場已經很成熟”,來展望中國市場的美好未來。


五、標準帶走野趣,致我們終將統一的味蕾


2021年,中國預製菜市場規模已達3459億元,預計2026年市場規模將達10720億。《中國預製菜行業市場前景及投資機會研究報告》顯示,長期來看,預製菜行業規模有望實現3萬億元以上。


3萬億是什麼概念?


2020年,中國整個餐飲市場營收才3.95萬億。


食品企業一擁而上。包括但不限於,賣咖啡的瑞幸、賣火腿腸的雙匯、賣水的農夫山泉、賣火鍋的海底撈……


互聯網企業也來添一把火。包括但不限於,宣佈在未來三年打造20個銷售億級預製菜品牌的京東、成立一系列“預製菜事業部”的盒馬,推出獨立預製菜品牌的叮咚買菜,大力發展預製菜項目的美團買菜……


天眼查數據顯示,中國目前有超過6.8萬家預製菜相關企業,近58%的企業成立於5年內。


瘋狂的預製菜,正在奪走我們吃新鮮食物的權利


在這樣的滔天浪潮下,作為一個平凡消費者的我,只能淹沒其中。


我愛吃小酥肉。


作為每次吃火鍋的必點選項,我曾經樂於品嚐和比較每家店小酥肉的細微差別:


這家用的是純裏脊肉,特別嫩滑;這家用的肉有點肥了;這家面衣裹得有點厚了;這家復炸沒到位;這家加了花椒,香味很足……


但現在,我沒有這樣的快樂了。


因為十家店的小酥肉,九家都用的同一個品牌的預製品。它們不光長得一樣,吃起來也一樣,甚至連配的辣椒蘸碟,都是一樣的。


同樣的經歷,開始陸續發生在紅糖餈粑、涼拌三絲、酸菜魚、酸湯肥牛、紅燒肉、烤魚、蝦餃、水煮肉片、宮保雞丁、魚香肉絲、滷肉飯、肥牛飯、肉醬面上……


我可以還沒吃,就知道它的味道。


我可以在全國不同城市,吃到同樣味道的食物。


我可以不會被驚嚇,但也不再有驚喜了。


它合規、它經濟,所以它不可阻擋。


產品的標準化,可以帶來口味的標準化。而帶走的,是新鮮食物的一點野趣。是今天的你,已經所剩無幾的一點多元化的快樂。


如果説“趣店”創業時的校園貸風口,是在用今天的消費透支明天的青春。那麼羅敏此次選擇的“預製菜”,是不是在用今天的便捷,透支健康與生活的多樣性?


元代詩人馬鈺,有一手烹飪鱔魚的絕活兒,他曾在《西江月·赴胡公齋》寫道:


“我會調和美鱔。自然入口甘甜。不須醬醋與椒鹽。一遍香勝一遍。”


放到今天,如果將這道美餚做成預製菜,大概就變成了:


“全是醬醋與椒鹽,一遍味同一遍”。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花兒街參考(ID:zaraghost),作者:趙小爅,編輯:林默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5297 字。

轉載請註明: 瘋狂的預製菜,正在奪走我們吃新鮮食物的權利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