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經評論:警惕食品宣傳“偽科學” 防止“以謠生利”

  【“舌尖上的安全”系列評論】

  食品是網絡謠言重災區。“塑料紫菜”“方便麪是垃圾食品,吃多了致癌”“食品添加劑不能用”……近些年來,我們經常能在一些自媒體或“相親相愛一家人”羣裏看到類似的提醒。這些“舌尖上的謠言”半真半假,侮辱性極強,傷害性極大,看上去是“為你好”,實際上是將“偽科學”渲染得淋漓盡致,不僅引發消費者恐慌,也給相關產業帶來極大損失。

  分析起來,“舌尖上的謠言”都有套路,比如標題誇張、混淆概念、無明確時空信息、假專家坐鎮等。有的實際上稍加分析就可辨明,比如曾有謠言稱“肯德基的雞有六個翅膀”,這明顯違背常識。那為什麼有很多人輕信“舌尖上的謠言”呢?一來是食品安全問題歷史欠賬較多,人們的敏感神經易被觸動,常常有“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的心態,而最根本的原因則是信息不對稱。

  早在2017年,知名研究機構尼爾森網聯發佈的調研報告就顯示,公眾對食品安全的關注度達93.83%。與這個數據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公眾對信息的瞭解度只有50%左右。根據傳播學者的判斷:謠言=(事件的)重要性×(事件的)模糊性÷公眾批判能力。當信息的不確定性增加時,如果公眾缺乏一定的科學判斷力,又無法便捷獲得相關權威信息,就很容易被一些目的不純的人利用。

  有的是“以謠生利”,比如王某利用公眾焦慮心態,製造“塑料紫菜”謠言後向紫菜生產廠家敲詐10萬元。有的是想博人眼球,賺取流量費和廣告費,比如一些自媒體已成網絡食品安全謠言傳播的主渠道,且呈公司化運作趨勢。有的是誤導公眾、有意抹黑相關產業,前幾年,“山寨社團”國際食品包裝協會就曾借消費者對食品安全的謹慎態度,發佈不實信息,造謠稱國內的一些方便麪紙桶包裝致癌物質(熒光性物質)超標,給方便麪產業帶來不小損失。

  人們常説,謠言止於智者。治理“舌尖上的謠言”,首先就要對症下藥,加強正面信息傳播,積極披露與食品安全相關的監管信息,努力縮小社會各方在食品安全方面的信息不對稱。去年9月,浙江省上線了全國首個食品安全數字化協同應用,增加了食品安全監管信息的透明度,方便羣眾隨時查詢食品是否抽檢合格、食品闢謠信息等相關情況。

  此外,還要加強科普宣傳,特別是闢謠要通俗易懂,這樣才能不斷提高公眾的判斷力,讓科學、理性、真實、權威的聲音跑贏謠言的速度。同時,還應創新監管手段,加大監管和執法力度,倒逼謠言的編造者和散佈者在法律的威懾面前循規蹈矩,防止“以謠生利”。當然,對於公眾來説,還是要少一些輕信盲從,要知道,每一次不經查證的“轉發”,都有可能是在為謠言“擴音”。(中國經濟網評論員 武曉娟)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評論理論頻道開放投稿,原創評論、理論文章可發至cepl#ce.cn(#改為@)。詳見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評論理論頻道徵稿啓事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181 字。

轉載請註明: 中經評論:警惕食品宣傳“偽科學” 防止“以謠生利”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