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隨着全球化的發展,中西文化交流越來越密集,在中國都能看到西方文化的身影,特別要講的是西餐。説到吃西餐,我們就會想到牛排,牛排是西餐的代表美食,而很多人去西餐廳首選就是牛排。
吃牛排在中世紀的歐洲只有達官貴族才能吃上的,不過隨着時代的發展,人們荷包鼓起來了,吃牛排對於我們現代人來説,是一種選擇。這麼一説,在吃牛排的時候是有一些講究的,比如去西餐廳,點餐前,當服務員問你要幾分熟的牛排時,可千萬不能信口開河,不然就糗大了。
講一個我的親身經歷有次和朋友去吃牛排,也是我第一次吃牛排。我心裏想,不要慌!雖然是第一次,我也是見過大風浪的人,於是我表面故作淡定,就和朋友坐了下來!
服務員很是勤快,我們剛坐下,他就過來問:“二位請點餐吧!”
説着就把菜單遞過來了
我多機智啊,順手就給我朋友推過去了。因為我沒來過,怕整尷尬了!
我朋友就點起餐來,點了一堆東西,最主要的就是牛排啊!
然後,遞給服務員,服務員這時候問:“請問這牛排要幾分熟的?”
我朋友説:“三分!”,然後服務員看向我!
我這時候的腦袋轉速肯定有7200轉,我想:3分數熟我肯定的拉肚子,不能要。
又一想:西餐牛排都不能吃太熟的,這點常識我是知道的!
所以,我張嘴就説:“四分熟”!話也説完了,我朋友看我楞了一下。然後看向服務員
我下意識的也看了一眼服務員,不看還好,這一看。
把我也嚇一跳,服務員臉都綠了,結巴的説出:“好的!”兩個字,轉身就走了!
我心裏納悶啊,這是咋了?我哪句話不對了?後來,我朋友就給我科普了一下!
牛排的熟度等級原來:對於牛排的熟度是有等級之分的,估計有一部分人會認為牛排的熟度是1到10,一共十個等級,如果你是這麼想,趕緊更正。牛排的熟度是沒有偶數之分,一共六個等級,類似生牛排的Very rare steak,之後是一分熟、三分熟、五分熟、七分熟,還有全熟。當你要在點餐時選擇牛排的熟度,那麼就要來看看你對這六種等級的接受程度。
首先是Very rare steak,上面有提到是説跟生牛排沒兩樣的,這種我們一般是不會選擇,總感覺吃完會拉肚子。接着是一分熟,這種相對Very rare steak,熟度上了一級,但是切開牛排,看到裏面還是會流出血紅色的血汁,血腥味也是比較濃。
再來説説三分熟,這個對比一分熟和生牛排來説會好一些,有一些温度,表皮呈棕褐色,但切開會看到桃紅色的肉,也能看到帶有一些血絲。
五分熟是牛排熟度的分水嶺,一眼看到切開的裏面是桃紅色,但還夾雜着棕褐色,這種熟度的温度已經很高了,但還有少許的血絲,但吃起來血腥味少了很多。對於菲力牛排、肋骨牛排這種比較嫩的,有部分人會選擇吃五分熟的,這樣吃起來能感受到牛排的鮮嫩。一般西方人在選擇吃牛排的時候,是會選擇三分熟以下的。
但對於提倡吃熟食的中國人來説,西方人的這種飲食習慣,我們是吃不來的。所以我們一般是會選擇七分熟或者全熟,七分熟表皮已經是熟的了,裏面基本看不到紅色部分,外焦裏嫩,沒有了血腥味,吃起來肉質也不會太老,比較適合我們的口味。
如果想要吃全熟的牛排,那麼要做好肉質會老的心理準備,比如純牛肉來説,煎過久的肉質吃起來會覺得比較老,但口感不會變差,如果是吃那些全熟的普通牛排,那麼吃起來會沒什麼口感,感覺上會很乾很柴。
現在想想,終於知道為什麼服務員臉會變綠!因為:壓根(原來)就沒有四分熟一説,這特麼給我尷尬的。
千算萬算沒有算到,在這熟度上有坑,我以為我偽裝的很成功呢!!!(仰臉笑)
所以,我們去西餐廳點牛排時,當服務員問起你需要幾分熟的時候,這下你應該懂得怎麼回答了吧!
另外,現在隨着西餐的普及,很多朋友也喜歡在家裏煎牛排吃,既經濟又實惠!
而且在家裏做牛排氣氛會很好,比較隨意,不會像在西餐廳裏面吃的那麼拘謹,還要尊重他們的文化,説通俗點還要注意點影響!
可是,自己在家煎牛排就不一樣了,既能體驗吃牛排的樂趣,又不用有所拘束,想怎麼吃就怎麼吃,大聲喊也沒人管你!豈不是妙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