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萬達奶茶,李寧咖啡:奶咖香裏的"危險誘惑"

由 勞新忠 發佈於 美食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雪豹財經社,作者茱莉,創業邦經授權轉載。

奈雪、喜茶們尚在虧損和裁員泥潭裏掙扎,一羣“大象”又闖進了新茶飲的“瓷器店”。

這是一批傳統企業的巨頭。企查查App顯示,5月5日,運動品牌李寧申請了註冊商標“寧咖啡NING COFFEE”,將在線下門店內售賣咖啡。

而在上月,萬達集團也在包括飲料的多個品類申請註冊“萬茶”商標。雪豹財經社瞭解到,萬茶是萬達2019年底推出的自有品牌影院特飲項目,開設在萬達影院內或附近的奶茶門店。

同在4月,中國鐵路也推出了茶飲品牌“扳道茶”,此前,中鐵廣州局集團已經推出現制“高鐵奶茶”。此外,還有中國郵政的“郵局咖啡”、“兩桶油”(中石油、中石化)的好客咖啡、易捷咖啡等“石油咖啡”。同仁堂也開設了咖啡店“知嘛健康”,賣起中藥咖啡。

新茶飲,成了一眾巨頭競相角逐的賽道。

只是,在早已強手林立的奶咖市場,闖進了瓷器店的大象們,能奔跑起來嗎?

扎堆奶咖

今年2月14日情人節當日,“郵局咖啡”在廈門開業,“喝一杯咖啡,寫一封信給愛的人”。除了把郵政服務和咖啡飲品結合之外,也提供郵政文化創意服務,如售賣文具、香薰精油、盲盒等潮品。

從微博到大眾點評,再到小紅書,“郵局咖啡”吸引了不少年輕人的好奇。其實,在賣咖啡之前,2021年6月,中國郵政還在福州開了“郵氧的茶”,也迎來了一撥打卡熱潮。

來源:小紅書

不過,中國郵政稱,“郵氧的茶”為中國郵政福建公司入股的中郵恆泰藥業開辦的新業務,與郵政業務無關。

但是,中國郵政做奶咖生意又確實像一場有準備的佈局。雪豹財經社發現,今年4月,中國郵政已經在申請註冊多個“郵局咖啡POST COFFEE”商標,國際分類包括廣告銷售、酒類、方便食品等。另據媒體報道,郵局咖啡計劃2022年陸續在北上廣深開設特色郵局咖啡店。

比中國郵政更早涉足咖啡領域的是財大氣粗的“兩桶油”,被網友調侃為“石油咖啡”。

2018年,中石油推出“好客咖啡”,在旗下崑崙好客便利店售賣現磨咖啡。到2021年,好客咖啡在20個省市開設了120多家門店,2021年咖啡產品銷售總額超過1億。

中石化也聞風而動。2019年,中石化與連咖啡合資的“易捷咖啡”品牌創立;2020年12月,易捷咖啡首家門店在北京玉泉加油站開業,開啓了“加油站+咖啡”的征程;2021年6月,易捷咖啡進軍瓶裝市場,除了在易捷便利店線下售賣外,也通過微信小程序和天貓等線上渠道銷售。

其中,易捷咖啡小程序推出的“一鍵到車”服務,頗有加油站服務風範。車主可選擇送達方式:外送、到加油站自提,或者下單時輸入車牌號,加油時由站員直接將咖啡送到車主手上。

在咖啡領域,瑞幸、星巴克這些新老巨頭都有快取類服務,顯然,中石化作為新晉者吸收了前輩們的經驗,讓車主用户需要提神時,體驗了一把“送咖啡到車”。

走得最遠的,當屬萬達。除了拓店外,萬達已在上游佈局原料種植。據公開報道,2018年,萬達即在貴州建了約1000畝茶園,為發展茶飲積累資源。

傳統巨頭切入新茶飲行業,有的像在玩票,有的則一板一眼、穩紮穩打。

絕不僅是“小目標”

一眾看似與奶咖生意毫不相干的玩家,為何在近年來紛紛切入這一賽道?

以萬達為例,電影業深受疫情影響,於是“票房慘淡、奶茶來救”。事實上,在萬達電影業務的收入中,相比於票房,商品及餐飲等非票房業務,一直貢獻着較高的毛利率(超過60%)。去年,萬達電影的一句戰役口號就是,努力提高非票房業務收入,打造新的利潤增長點。

“爆米花經濟”一直被認為是電影院運營的標配,萬達賣奶茶,就是“爆米花經濟”的升級版,目標是衝着打造高毛利新茶飲業務而來的。

並且,“萬茶”絕不僅僅是王健林的一個小目標而已。

雪豹財經社瞭解到,“萬茶”前期以與COSTA合作的融合店為主,2019年開始試水獨立店,2020年門店數突破70家。店內提供奶茶、果茶、芝士茶等多系列飲品;售價多在20元上下,最便宜一款9.9元,直接對標了蜜雪冰城。除了着手開店以外,萬達還在上游佈局原料種植,已運營貴州千畝茶園4年。

從融合店到獨立店,再到原材料積累,如今在多領域申請註冊“萬茶”商標,萬達的奶咖生意,本質上是要通過整合電影生態鏈的上下游資源,培育高毛利產品,打造餐飲娛樂一站式服務體系。

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告訴雪豹財經社,“萬達有自己的(地理)位置、自己的資源、自己的流量,也有自己的粉絲,做奶茶是順勢而為,同時也匹配它對於利潤的需求,符合整體業務的未來佈局。”

傳統巨頭扎堆入局,也側面映襯着新茶飲賽道的生命力。

據中國連鎖經營協會《2021新茶飲研究報告》,2021-2023年中國新茶飲行業增長率約為19%-20%;2017-2020年,中國新茶飲市場收入規模從422億元增長到了831億元,預計2023年有望達到1428億元。

來源:中國連鎖經營協會《2021新茶飲研究報告》

曾有聲音質疑,中國郵政、中國石油賣咖啡是不務正業。然而,殼牌零售業務總裁柯一凡曾對媒體稱:殼牌便利店每年賣出約2.5億杯咖啡,咖啡生意“比石油的利潤率要高得多”。

不過,相比於萬達,中國郵政、中國鐵路等涉足奶咖領域,雖然沒有迫切的利潤追求,但是如同李寧一樣,傳統企業也要打造年輕態的新產品,吸引新生代消費者。

中國連鎖經營協會的報告顯示,新茶飲吸引的是“新人類”,從小喝奶、吃水果的年輕消費者是主力客羣。與新茶飲的碰撞,“有利於培育Z世代消費者市場,幫助實現未來的可持續增長”。

對中郵、中鐵和“兩桶油”來説,利用全國龐大、密集的網點和客羣,順手賣杯奶咖,增加門店服務場景、充實業態,又培育年輕客户的認同感,何樂不為?

傳統巨頭跨界奶咖,不止於新茶飲生意本身。“跨界業務對於傳統企業自身業務服務體系的升級、用户黏性的增強,以及新利潤點的增加,才是巨頭們更看重的。”朱丹蓬對雪豹財經社分析。

圍城內外

但是,新茶飲行業也是個名副其實的“瓷器店”,即便頭部品牌的日子也不好過。

2021年,奈雪的茶頂着“新茶飲第一股”的光環上市後,隨即創下了2018年以來的最大虧損紀錄(詳見雪豹財經社《奈雪,不耐虧》)。另一新茶飲頭部品牌喜茶,則在今年陸續爆出延期發放年終獎和裁員的消息。

奈雪、喜茶之困,在“翻身在即”的瑞幸身上,同樣壓力巨大。2021年,瑞幸虧損5.391億元人民幣,僅是比往年虧損大幅減少而已。

在這個表面光鮮的“瓷器店”裏,新茶飲開疆拓土的紅利期已過。如今,新茶飲早已算不上一門賺錢的好生意了。

據招商證券調研,一家頭部奶茶店每天要賣出800杯,才能開始盈利。一家每年營收1000萬元的奶茶店,最終到手的利潤也就100萬元左右。此外,新茶飲還面臨着行業護城河太淺、原材料價格持續上漲等挑戰。

相比於喜茶、奈雪、瑞幸等專業選手,“萬茶們”的跨界還處於小規模試水階段。

在朱丹蓬看來,巨頭們還面臨着品牌定位的難題。在品牌的世界裏,“即使是巨頭也玩不過專業選手。”大象們在瓷器店被扎傷的概率,遠高於大象能夠起舞的概率。

從主業到副業的破圈,在巨頭們面前的不止奶咖香,還有香味後面暗藏的危險。

本文(含圖片)為合作媒體授權創業邦轉載,不代表創業邦立場,轉載請聯繫原作者。如有任何疑問,請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