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於到了春天又可以吃各種野菜了,我特別喜歡挖野菜,用我老公的話説就是我看見綠的就總想挖哈哈!昨天天氣特別好,太陽特大温度也高,於是我兩開車去了郊外挖了不少野菜,還挖到了慕名已久的艾草,在南方艾草可能特別好找,可是在北方非常不容易碰到,所以能挖到艾草特別高興呀!晚上吃完飯就炒了一鍋紅豆沙,今天麻溜的就做了一鍋青團,又甜又糯不沾牙太好吃了。
朋友看了我發朋友圈曬的青團都問我為啥我做的不塌,他們説蒸好了總是塌了,艾團下面有個裙襬一樣的,麪皮往下塌了,所以今天就給大家分享一下我的艾團,照着配方做保證不會塌。
還有一個就是別蒸的太久,這東西個頭不大,餡兒也是熟的,所以蒸10分鐘就夠了,蒸太久了也容易塌。
青團,又叫青糰子、清明果。清明節吃清明果源於寒食節吃冷食。中國古代,每逢寒食節,人們便不生火做飯,只吃冷食。冷食是事先做好無需加熱的食品。而青團是江南一帶的小吃,因其色調而得名。青團有很多種餡料,有甜的也有鹹的,常見的有豆沙、綠茶、芝麻、花生、香芋、豬肉、蛋黃、肉鬆等餡料口味。不知道大家最愛吃哪一種呢?
所需食材:新鮮艾草200克,糯米粉160克,粘米粉40克,白糖10克,豬油10克,牛奶100克,自制紅豆沙300克,玉米油少許,小蘇打2克。
製作過程:
1先把新鮮的艾草摘去老梗洗乾淨控幹水分。
2燒一鍋開水把控幹水分的艾草放進去焯燙1分鐘,水裏記得放2克小蘇打,可以令艾草更綠,另外別用鐵鍋焯艾草,據説會發黑。
3焯過的艾草過涼水攥幹取50克放在料理機裏然後加點涼水,水量不要多,能令料理機轉動起來就行,艾草泥越濃做好的青團顏色更綠。(其他焯過的艾草密閉冷凍,將來想用化了再打泥也行。)
4用料立即把焯過的艾草打成艾草泥。
5看我打的狀態就是基本不流動狀態,這濃度挺合適的。
6取一個大碗稱160看糯米粉放進碗裏。
7再放40克粘米粉。(粘米粉就是大米粉,實在沒有就用家裏的大米用料理機打點也行。)
8再加10克白糖,如果你愛吃甜的就多放點。
9再放10克豬油,實在不愛吃豬油就用玉米油代替。
10打好的艾草泥取60克放進碗裏用筷子攪拌均勻。
11然後把燒開的牛奶放到90度加進碗裏,別用100度的牛奶,太燙了會令麪糊特稀,戴一次性手套將面揉光滑。
12揉光滑的麪糰狀態如圖,蓋塊濕布醒着。
13把自己炒的紅豆沙搓成30克一個的球球,自己炒的紅豆沙不太甜不膩,如果你用買的紅豆沙建議外皮的麪糰裏就別加糖了,太甜了膩得慌。
14搓好紅豆沙球球以後把麪糰放案板上搓成長條切成長劑子,我稱了一下基本每個皮是40克。餡兒是30克,你也可以根據自己喜歡的口感來定皮和餡兒的比例。
15重點來了,剛才為啥切成長劑子,現在把長劑子立着把大拇指伸進面劑子裏,其他手指輔助幫忙把劑子捏成一個深深的窩狀,這樣豎高的窩狀特別好包餡兒。(一般人都是把麪皮按扁成一個大圓片,不如我這方法好包餡兒。)
16把剛才搓好的紅豆沙球球放進窩裏,然後兩手配合,左手的大拇指往下按豆沙球,右手負責一邊轉動一邊收攏封口,最後封口處一定捏一下按平。
17再用雙手掌心把麪糰搓圓搓光滑些。
18蒸籠裏鋪好油紙,然後把包好的青團放進去。
19水開以後把蒸籠放進蒸鍋蒸10分鐘就行。
20蒸好的青團稍微晾晾在表面刷一層薄薄的玉米油,剛揭開鍋蓋青團顏色比較淺,慢慢會變深的正常現象哈。
21把刷了油的青團放在保鮮膜裏包好,保持濕潤也防粘,吃不完的放冰箱保存,再吃時熱熱就行。
小提示:因為艾草泥的濃度不一樣,所以每家做的顏色也不一樣,不用太在意顏色,好吃就是硬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