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翻拍劇的清流?拉倒吧
俗話説,人活一口氣,樹活一張皮。
然而,這口氣、這張皮用在婚姻問題上,卻苦了多少父母、累了多少年輕人。
不結婚,父母臉上無光;結婚,也不是你想結就能結。
説到底,婚姻不是純粹的多巴胺引導的愛情行為,而是精打細算的社會行為。
結婚or不結婚,人人都有屬於自己立場。
就算是關係很鐵的閨蜜,有時也未必會達成統一意見。
今天要説的這部劇,就跟婚姻有關——
《誰説我結不了婚》
像是一個沒有結婚的人,感覺尊嚴受到挑戰,着急忙慌地從嘴裏蹦出個反問句,以強調自己在婚姻市場,仍有選擇權。
看到劇名,我們很容易產生這樣的疑問:“我”是誰?又為什麼不結婚?
看完劇,便了然,其實,“我”在這部劇裏指的是三個閨蜜。
主流觀念裏,她們都已經過了適婚年齡,甚至被歧視為掉價的“郊區房”。
單身未婚,各有原因。
此後,她一蹶不振,陷入了寫劇本、作品問世、被人們遺忘的惡性循環,整日庸庸碌碌,被貼上了過氣的標籤。
她不結婚是因為她覺得單身是一種自然而然的選擇和結果。
她打心眼裏拒絕婚姻,把婚姻看作是事業的絆腳石。
儘管劇情為她有限的“不良”行為打了圓場,但明顯不夠有説服力,得靠最後的性情轉變來拯救。
她單純,努力,因為對投資人心存愛慕,所以一直未婚,苦等至今。
在三個女主身上分別賦予了不同的人設,展現了不同的愛情觀和婚姻觀,意在以此來輻射不同年齡層的“剩女”,以此來引發多圈層的共鳴。
但可惜的是,在刻畫女性羣像方面,編劇並沒有融入太多個性化設定,而只是概念化地對刻板人物進行濃縮。
所謂的“女性羣像”,不過是複製《歡樂頌》的模板,去設定幾個角色、賦予幾種個性、搭建幾種情感模式而已。並不是典型環境中的典型人物,只是共識組合下的人物類型。
通過這個鏡頭,引出了女主程璐的第一次出場:
她45度角斜視遠方,坐在咖啡小院裏,悠然地端着咖啡,桌上放着蘋果筆記本。
好一個文藝氣質濃厚的小資女形象!
光憑這一個鏡頭,就可以立馬讓觀眾對其產生偏見——又是一個對當代女性充滿刻板印象的電視劇。
老闆嫌她年紀太大沒有感情經歷,寫出來的感情戲,都索然無味,於是找年輕槍手偷偷改了她的劇本——專改感情戲。
她所在的律師事務所,話語權全都被男性所把持。
為了“殺”出一條向上爬的血路,田蕾不得不使出各種伎倆。
甚至為此,總結出了一套“利益至上”的處事原則:
“從利益出發,它要不要做;從風險出發,它該不該搏;從能力出發,它該不該幹;從結果出發,它劃不划算。而不是別人告訴我,我對不對。”
一邊,是她心心念唸的投資人;一邊,是為她解決困局的富二代小奶狗。
選擇“選擇我愛的,還是愛我的”,成了她眼下最棘手的難題。
除此之外,最令人失望的角色,非潘粵明飾演的社會心理學教授魏書莫屬。
問題不在於這個心理學教授是否真實,夠不夠接地氣,而在於他那些愛情理論和社會研究,寒磣到遠不如他所鄙視的心靈雞湯。
日劇向來喜歡把大問題分解成小問題逐個擊破,説完就結束了,雖短小精悍,卻回味無窮。
我們國產劇卻總喜歡把大問題往廣義上説,雖面面俱到,卻食之無味。
《誰説我結不了婚》將日版的一個女主改編成三個女主,即便體量擴充了,可説的其實還都是那些司空見慣、不痛不癢的老套故事。
然而,跟隨劇情推進,我們卻並沒有等到那個精彩的“破。
全劇只是毫無新意地陷入了觀眾所熟悉的職場女強人、都市剩女、職場純潔女的老框架裏。
02不想還是不能?
接下來,我們再來説説這部劇的立意。
既然該劇以“不是不能,而是不想結婚”作為切入點,那麼它自然而然地就應該對婚姻提出某種開放性的反思。
可《誰説我結不了婚》對婚姻所進行的反思,顯然並不足夠。
只是偷懶般地,借職場女強人田蕾之口,直接對婚姻説“不”。
幾乎在所有影視劇裏,婚姻對田蕾這樣的女強人來説,往往都是雞肋。
她們沉迷工作不可自拔,以至於忽視了生活、情感方面的其他需求。
編劇透過這個角色,大打獨立女主的不婚人設,其實是討巧,更是偷懶。
她不是不想結婚,只是沒有遇到令她滿意的結婚對象。
單着單着,她就習慣了一個人的生活。
這個角色的心理軌跡,倒是跟當下青年人比較貼切。
同時,這也是該劇在本土化改編上比較成功的地方。
魏書頂着蓬鬆的三七分捲髮,戴着眼睛,神神叨叨搞研究,專門研究單身女性。
而程璐,剛好就成了他的研究對象。
與此同時,程璐也感情受挫,亟需找一個人來為她指點迷津、順利戀愛。
於是,兩人一拍即合,就此產生了交集。程璐給魏書充當課題訪談對象,魏書給程璐擔當情感軍師。劇中的主線故事,就此成功搭建。
真實世界裏,無論是劇中所説的“她”時代,還是我們所感受到的“他”時代,偏見和歧視都無處不在。
一部好的電視劇,如果以女性“不是不能,而是不想結婚”作為切入點,那麼對於這一問題,就多少應該作出一些明確的回應或實質性的反思。
否則,它註定只能淪為一部平庸之作。
《誰説我不能結婚》太過温吞,對待婚姻這個主題,就像劇中丁詩雅評價田蕾人品時一樣,顧左右而言他,不説重點,甚至忘了要表達什麼,只顧着用陳舊情節和老段子填充劇情。
日版的譯名是《我選擇了不結婚》,更有自我意識。在沒有看劇的情況下,光憑這個劇名,就能夠傳達出一種“我”因為個人自信,所以選擇不結婚的感覺。
翻拍版的劇名“誰説我不能結婚”,則透露着一股尊嚴受傷後的倔強。
彷彿“我”説完這句話後,下一秒就要用行動向人證明自己結得了婚,宛如是對主流婚姻觀作出的一種應激反應一般。
正因如此,所以該劇又飽受詬病,被人吐槽為“催婚劇”。
儘管立意不錯,可最後還是僅僅止步於傳統的情節劇框架。
好的表演,可以給平庸的作品加分。可即使如此,我們還是不該因此而忽視劇情上的漏洞和懶惰。
否則,國產電視劇便永遠只能在電視劇鄙視鏈的下游徘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