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背後:東晉大量人口苦於賦税徭役躲起來

  陶淵明的《桃花源記》真真假假描寫了一個叫“世外桃源”的地方。其實,在陶淵明所生活的東晉末期,類似“桃花源”那樣的地方,是有很多的,並且背後隱藏着辛酸的經歷。

  東晉時,中原混戰,世家大族及作為其家產的農奴紛紛南下江南圈地,建立新莊園。晉皇族司馬氏在南方推舉司馬睿建立東晉以後,皇帝手裏一沒有大軍,二沒有錢糧,三沒有人才,所以只好與士族門第“共天下”。東晉皇室在立國的100多年中,一直想實現自立的軍隊和賦税系統,但是又一直遭到來自士族勢力的掣肘,這就給老百姓提供了開闢“樂土”的空間和必要。

  西漢末年開始,很多中原百姓成羣結夥,逃進南方的深山老林。現在看東漢末的人口資料,常看到“人口鋭減”這個詞,其實這些“鋭減”的人口,多數不是死亡,而是跑了。跑到哪裏去了呢?比較多的是去巴蜀、荊州、武夷這幾個方向。他們到達南方後,多選擇閉塞、險要的山林深處,開闢平地而居。其中發展得比較大的聚落,以鄉黨為核心,選出首領,稱為塢主。塢主選精壯男組成私人武裝,在聚落周圍修築壁壘,這就形成了塢壁或塢堡。其結局或是被朝廷招安,或是被貴族武裝攻滅,或是繼續獨立,成為土豪。

  晉宋時,皇帝從貴族那裏得不到錢糧人力,所以對佃民徵求的徭税都非常重。史載,當時貧者不復堪命,很多逃亡入“蠻”,成了山民。在這種背景下,我們的主角漁夫從武陵的某個小漁村出發了。為什麼武陵漁夫要駕船“緣溪行”,往上游的深山老林裏去呢?漁人捕魚,不往水闊魚多的地方去,而要順着小河溝逆流而上?他肯定是在溪水裏發現了異常——當時的朝廷,對於逃户聚落是懸賞誅求的,漁夫到上游去冒險,當然有目的。

  接下來幾天,村民輪流請他到自己家裏招待,可以推測,就在同時,桃花源裏的頭領們一定在討論:這個鬼頭鬼腦的傢伙是不是官府派來的探子?有沒有必要幹掉他。過了幾天,沒什麼動靜,大家怕漁夫的家屬把他失蹤的事告官,於是才把他放還了,但臨走時還是向他申明:“不足為外人道也!”這個漁夫一脱離險境,馬上原形畢露:“便扶向路,處處志之。及郡下,詣太守,説如此。”此處全用短句,以強調漁夫行動的迅速、堅決。太守非常重視此事,“即遣人隨其往,尋向所志”,馬上就派人出發了,可是一回去漁夫就發現:自己的記號已經被破壞了,去的路被隔絕——一定是漁夫從洞口出來,背後就有人跟着他,見到記號就給破壞掉了。

  最後提到的南陽劉子驥,是個名聲不錯的人,聽説這個案子,準備前往探險。可還沒找出什麼成果便生病死了,所以,“後遂無問津者”。劉先生死了,應該有更多的人站出來,完成他未竟的遺願,加倍去尋找這塊世外桃源才對啊,可為什麼從那往後就沒有提出去找桃花源的人了呢?原來,劉子驥是有身份的人,他的探險隊不像漁夫那樣單槍匹馬,所以要是他找到桃花源,那裏邊的人恐怕就在劫難逃了。所以,很有可能,這位多事的劉先生不是善終,這裏也許是作者加的一個隱語。為什麼桃花源中的人要除掉他?因為漁夫和劉子驥的背後就是官府,官府到來就意味着苛政!

“桃花源”背後:東晉大量人口苦於賦税徭役躲起來


  可見,《桃花源記》並不是 “塑造一個理想的世外桃源”,而是要記述一個社會現實:晉末,大量人口苦於賦税徭役,成團躲起來,在地下社會里生活。最終,東晉朝廷的基礎日益衰敗,終於被門閥士族趕下台。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328 字。

轉載請註明: “桃花源”背後:東晉大量人口苦於賦税徭役躲起來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