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着國家綜合實力的增長,每個家庭的經濟條件得以不斷改善。當代社會越來越多的家庭開始對孩子過度嬌慣和溺愛,一家人把孩子視為掌上明珠,捧在手心怕碎,含在口裏怕化。大部分家長有一個通病,就是認為自己家的孩子是世界上最聰明的孩子。
所謂是“一歲看大,三歲看老”,一個孩子在三歲的時候性格大概已經成型,我們能夠通過對性格進行觀察,預估孩子將來的發展如何,有問題也能及時發現並改正。兒童心理專家李玫瑾教授指出,有三種類型的孩子,在家長眼中非常聰明,實際上這些孩子長大以後很難有出息,希望家長能夠重視一下。
這三類孩子看似聰明,長大多半沒出息,家長別瞎高興。
1、喜歡耍小聰明的孩子。
一個家庭裏面經常會對孩子的要求百依百順,獨生子女可謂是家中的“小霸王”。對於一些原則性問題家長不肯讓步,他們就會對家長耍一些小聰明來達到自己的目的。例如惦記着家裏的零食不肯乖乖吃正餐,就會找機會假意把飯碗打翻。例如外出時看到喜歡的冷飲,就會馬上和家長説自己口渴了。
家長其實是可以看穿孩子的這些小把戲,但內心認為這些恰恰能夠反映出孩子的腦袋轉得快,甚至覺得自家的孩子非常聰明。如果孩子經常耍小聰明而父母不及時制止,就會對未來的價值觀形成有很大的影響。
2、過於聽話的孩子。
大人們都喜歡聽話懂事的孩子,覺得孩子聰明,能夠理解大人的想法。家長讓孩子往東就往東,往西就往西,整個成長過程中不需要自身的思考,只需要好好聽話就可以了。但如果孩子對於家長的話過於言聽計從,久而久之容易形成依賴型人格。如果孩子的性格不夠獨立。長大後獨自進入社會,會產生惶恐不安的心理,嚴重缺乏安全感的他們,一旦身邊沒有人告訴他們下一步該怎麼做,就無法獨立完成一件事情,沒有主見的人很難有出息。
3、好奇心太重的孩子。
在家長眼中,如果一個孩子對任何事情都有很大的好奇心,那麼就會認為孩子的求知慾望很強烈,屬於是很聰明的孩子。但是對於孩子來説,年紀尚小的時候很多事情並不適合很早就瞭解。孩子的心智還不成熟,提早了解一些不適合的知識容易進行模仿,從而釀成禍端。好奇心太重的孩子長大後容易形成窺探別人隱私的習慣,如果好奇心得不到滿足,容易對心理造成負面的影響,長大後很難有出息。
以上三種類型的孩子家長如何正確引導,讓孩子變得更加優秀:
1、培養孩子保持誠實的品質。
在家庭教育問題上,家庭成員之間需要保持教育方式的一致性,避免給孩子鑽空子的機會。家長在日常生活中,需要幫助孩子明辨是非,清楚哪一個行為才是正確的,做一個誠實的孩子。如果犯了錯誤,需要讓孩子勇敢的面對自身錯誤,承擔起犯錯的後果,讓孩子想耍小聰明之前,能夠謹慎行事。
2、培養孩子獨立的性格。
一個孩子長大後要想有所成就,那麼就必須具備獨立性。培養孩子的獨立性,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對於孩子力所能及的事情,要放手讓他們獨立完成,並鼓勵他們積極鍛鍊自身的獨立能力和應對生活變化的能力。有獨立性格的孩子長大後才能有能力去應對生活中的各種挑戰。
3、利用孩子的好奇心,幫助孩子進一步探索新的世界。
家長要學會判斷孩子的好奇心背後隱藏的意識目的是什麼,如果是正向積極的知識,家長要站在孩子的角度,使用他們能夠理解的語言來解釋;如果孩子的問題暫時不適合他們過多瞭解,那麼則需要耐心的解釋其中緣由,不能草率敷衍了事。當孩子有好奇心的時候,這是他們吸收新知識最快的時候,家長要抓住這個機會,利用他們的好奇心,讓他們更好的進步,進一步去探索新的世界。
如何教育孩子,是一門永遠值得好好研究的學問。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也是終身的老師。在教育孩子之前,家長應該做好自身榜樣,在耳濡目染之下能夠很好地影響孩子。充滿愛心和耐心的家長,敢於跳出以往教育的條條框框,善於因材施教,便可以教育出更加優秀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