闢謠:體質分為酸性和鹼性?酸性體質的人更會生病?別再被忽悠

平時在生活中,很多人會聽説到酸性體質和鹼性體質之類的説法,尤其是在一些養生保健場所。在這些場所,先是有人科普酸性體質以及鹼性體質的特徵,繼而再説出每個體質的優缺點,最後就是根據不同的體質推薦相關的保健品了。

闢謠:體質分為酸性和鹼性?酸性體質的人更會生病?別再被忽悠

説到這裏,相信你已經發現,所謂的“酸鹼”體質,不過是推銷人員用來推廣產品的一套説辭。我們都知道人的血液中確實是存在酸鹼值的,而在古人眼裏一些帶有酸味的食物對身體確實有着好處,比如山楂可以開胃健脾等。

正是這些説法,讓人鑽了空子,直接偷換概念,將其説成是酸性體質,或者是鹼性體質。在民間廣為流傳,影響到了無數人。他們到底是如何鑽的空子呢?且看這個過程。

人的血液酸鹼值,又被稱為PH值。PH值一般是在7.3到7.4之間,屬於偏鹼性的。一旦超過了這個範圍,身體都會出現各種問題。比如説胃酸分泌量過多,在沒有食物被消化的情況下,一些噁心嘔吐等腸胃不適會出現,長此以往粘膜還容易受到傷害。當PH值嚴重超標或者是過低時,都需要進行積極干預。

於是,體質的酸鹼性問題也就來了。正是因為血液本身是偏鹼性的,很多人就認為鹼性體質的人更加健康,而酸性體質的更容易生病。從上面的分析中,可以看出只要PH值遭到了破壞,不管是過酸、過鹼,健康都會受損,並不存在酸性體質就更易生病的説法。

闢謠:體質分為酸性和鹼性?酸性體質的人更會生病?別再被忽悠

何況,人體是具有自我調節功能的,當酸鹼值發生變化時,會通過各種方式進行調節,使其歸於平衡狀態,並不會經歷過度的變化。無論從哪個角度來看,酸性體質以及鹼性體質的説法都不可取。

説到底,每個人的身體都像是一台大的機器,由各個零部件構成,每個零部件也有着各自的PH值。胃裏面由於胃酸的存在,常常是酸性環境,腸道中的腸道粘液恰恰相反,屬於鹼性環境。不同的體液也有着不同的酸鹼性,根本無法從單一的零部件,卻判斷一個人是屬於酸性體質,還是鹼性體質。

隨着酸鹼體質而來的,就是一些酸鹼性的食物了

和推銷保健品的人相比,提出酸鹼性食物倒還算是有良心的。在常見的酸鹼性食物分類的中,奶酪以及貝類食物、牛奶以及雞肉、大部分的穀物也都被歸結為酸性食物,菠菜、西藍花以及綠茶、西紅柿等食物就屬於鹼性食物,而中性的食物只有水了。

闢謠:體質分為酸性和鹼性?酸性體質的人更會生病?別再被忽悠

事實上食物中的營養成分各不相同,每一種營養成分對應的酸鹼值也不盡相同,所謂的酸鹼性食物分類標準到底是什麼,根本難以界定。即便是水也分好多種,礦泉水、自來水其PH值也不盡相同。

在別人和你説酸鹼性體質等問題,還要向你推薦保健品時,應該毫不猶豫地拒絕。而在別人向你推薦酸鹼性食物時,接不接受問題不大,本來食物中的營養成分就十分豐富,排除酸鹼性之外,也能起到滋補效果。而且食物進入胃後,都要被胃酸分泌,被血液吸收,酸鹼性已經不重要了。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092 字。

轉載請註明: 闢謠:體質分為酸性和鹼性?酸性體質的人更會生病?別再被忽悠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