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慾減退,食後腹脹是脾胃不和,3招助你調脾胃,吃飯香

很多患者來看病的時候,會説:醫生,我吃點東西就腹脹,這是怎麼回事呢?甚至有人説,我不吃東西也會腹脹,這又是為什麼呢?

腹脹雖然只是小毛病,但是帶給身體的感覺實在是太糟糕了。肚子脹着難受,吃飯也沒食慾,睡覺也睡不安穩,必須起來走一走才會舒服些。

腹脹是一種常見的消化系統症狀,生活中很多人都遭遇過,今天就説一説腹脹的常見原因及解決方法。

食慾減退,食後腹脹是脾胃不和,3招助你調脾胃,吃飯香

腹脹,多半是脾胃出了問題

《萬病回春》雲:“腹脹者,脾胃氣虛也。”

腹脹,多是因為脾胃出了問題。平日腹脹時可不要忽略了這個脾胃給你發出的信號。

《醫宗金鑑》中專門有一章是《腹脹總括》,開篇就提到“腹脹脾虛因久病,多由食滯停,補虛健脾兼理氣,攻食消導自然寧。”

腹脹可分為虛實。虛一般為脾陽虛、脾氣虛等;實多為胃實、食滯、氣滯等。

脾主運化,包括運化水谷和運化水液兩個方面,其運化功能主要依賴於脾氣升清和脾陽温煦的作用。

「人納水谷,脾氣化而上升」(《醫學三字經·附錄·臟腑》),「脾升而善磨」(《四聖心源》),水谷入胃,全賴脾陽為之運化。故「脾有一分之陽,能消一分之水谷;脾有十分之陽,能消十分之水谷」(《醫原》)。

所以脾陽虛或脾氣虛的人,脾的運化功能受損,納入的水谷只能變成廢物,停滯在腹內,出現腹脹不適。

胃主通降。胃之通降是降濁,降濁是受納的前提條件。所以,胃失通降,可以出現納呆脘悶、胃脘脹滿或疼痛、大便秘結等胃失和降之症狀。

食慾減退,食後腹脹是脾胃不和,3招助你調脾胃,吃飯香

哪些人羣容易腹脹?

1、愛生氣、鬱悶的人

情志失調多思則氣結,暴怒則氣逆,悲憂則氣鬱,驚恐則氣亂等等,情緒問題可造成氣機逆亂,導致脾胃升降失職,造成腹脹。

其中尤以肝鬱氣滯,橫犯脾胃,致胃氣阻滯而成之腹脹為多見。

2、暴飲暴食的人

暴飲暴食,本身脾胃不好的人,脾胃的運化能力有限,如果吃了12分飽的食物,自然是負擔加重,無力運化,食積在這裏,便脹氣了。

還有任意食用生冷粗硬,或偏食肥甘厚膩,或嗜食濃茶、烈酒、辛辣等食物,損傷脾胃,導致食谷不化,阻滯胃脘,升降失常,胃氣壅塞,則會出現腹脹不適。

食慾減退,食後腹脹是脾胃不和,3招助你調脾胃,吃飯香

3、過度進補的人

很多人動不動就覺得自己虛,常常會想給自己補點什麼,隔三差五就給自己補個參雞湯、阿膠等。

但人蔘、黃芪等為補氣佳品,脾虛之人,或過量食用,氣則有餘,容易腹脹不適。

4、術後或久病卧牀之人

動則生陽,但術後、久病之人,需長期卧牀,導致陽氣虛弱,影響脾胃之功能;或又因大病、手術等創傷,使得脾胃受損,運化失常,導致腹脹。

三個小妙招緩解腹脹

1、食後摩腹、散步:消食導滯

《千金翼方》説:「平日點心飯訖,即自以熱手摩腹」,又説:「中食後,還以熱手摩腹。」

食後摩腹的具體方法是:吃食以後,自左而右,可連續作二、三十次不等。這種方法有利於腹腔血液循環,可促進胃腸消化功能,經常進行食後摩腹,不僅於消化有益,對全身健康也有好處。

如果在飯後,邊散步,邊摩腹,則效果更佳。《千金翼方》將其歸納為:「食後,還以熱手摩腹,行一二百步,緩緩行,勿令氣急,行訖,還牀偃卧,四展手足,勿睡,頃之氣定。

這是一套較為完整的食後養生方法,可以消食導滯,改善腹脹的症狀。

食慾減退,食後腹脹是脾胃不和,3招助你調脾胃,吃飯香

2、用四子散外敷腹部:温通經絡

四子散由吳茱萸、白芥子、紫蘇子、萊菔子組成,各100g,用布袋裝好後,再用微波爐加熱後外敷腹部。(請注意加熱時間,切勿加熱過久)

吳茱萸,《本經》中雲:「主温中下氣。」《本草綱目》説它:「開鬱化滯。」

紫蘇子、白芥子、萊菔子為三子養親湯。白芥子主痰,下氣寬中;紫蘇子主氣,宣通降氣;萊菔子主食,開痞降氣。四子同用,有温經通絡,調理氣機,改善脾胃升清降濁的作用。也可適用於術後久卧,有腹脹、便秘等不適的患者。

王鴻謨攜5位名醫聯合打造精品養生課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499 字。

轉載請註明: 食慾減退,食後腹脹是脾胃不和,3招助你調脾胃,吃飯香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