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出生以後,在家長們的精心呵護下一天天長大,年輕的寶媽們難免在一起分享自己的育兒經驗,聊聊自己寶寶的趣事,順便也吐槽一下自己的苦惱。小喬在和姐妹們交流時就發現,自己的寶寶已經一週半了,只是會幾個簡單的詞語,還是模模糊糊的,只有家人能聽明白是啥意思,外人還聽不出來。而其他姐妹家的寶寶,在10個月時,就能説出這些詞語了,到了一週半,都能説出簡單的句子了。
小喬有些着急了,為啥自己的孩子在語言方面會發展得較為遲緩呢?難道這就是別人所説的“貴人語遲”?小喬多方打聽,並且還上網查閲了不少資料,逐漸瞭解到,每個孩子的發育水平是不一樣的,有的説話早,有的就是説話晚,小喬在瞭解到這些情況後,也不太着急了。
根據已經成熟的研究表明,多數寶寶在7~8個月時開始有了想講話的意識,對語言開始有了自己的理解,而在10~18個月之間,視每個寶寶的發育情況開始語言表達,一般能掌握50個左右的口語詞彙,並且形成連續的簡短句子。但影響孩子語言水平的差異因素也是存在的,所以,個體語言能力發展不均衡很正常,寶寶説話晚,並非是許多人所説的“貴人語遲”。
一、寶寶説話晚並非“貴人語遲”。
1、男女性別的差異。
男孩和女孩的一些先天因素還是有差異的,大腦皮層中負責語言的部分就不一樣,一般女孩會比男孩的區域大,這就意味着,女孩天生語言能力就比男孩要強,在接受外界的視覺語言任務時,其語言中樞會變得比男孩更加活躍,所以,同齡的男孩要比女孩説話略微晚一些。
2、家長以肢體語言代替了語言表達。
孩子在不會講話時,肯定是以自己的肢體語言來表達想法的,而孩子想用語言表達時,與之前的行為又沒有明顯的界限,年輕的家長們並不一定全部明白,依然會按照孩子的肢體語言與其互動,而忽略了孩子想要發聲説話的慾望,孩子見自己的目的達到了,可能也就不想多説話了。
3、家長語言種類複雜。
小一些城市的家長,相互之間會用家鄉方言交流,而對孩子卻是改為了普通話。而孩子在剛剛接觸這個世界時,根本無法區分這兩種語言的差異,對其來説是處於紊亂的語言環境中,孩子還無法分辨和判斷,尤其是南方的方言和普通話完全是兩個語系,這樣的孩子,聽不清楚,自然也就無法表達了。
二、影響寶寶開口説話的3個因素。
1、生理原因。
有些孩子的聽力有先天性障礙,粗心一些的家長可能不太容易發現。若孩子聽不到爸媽的話,自然也就無法模仿,從而也不可能練習講話,沒有辦法將聲音表達出來。還有的孩子可能是聲帶發育存在障礙,導致孩子遲遲不能説話,這些因素都要經過專業的醫療診斷才能進一步確定。
2、心理原因。
3、環境因素。
孩子學説話是需要環境的,家長們整天和孩子在一起,説一些瑣碎的事情,其實對於孩子的語言發育非常有好處,可以給孩子提供一系列的語言刺激,讓孩子有可以模仿的對象。而一旦家長因為工作或者自己行為上存在懶惰的慣性,減少了和孩子的語言交流,則也會影響孩子的語言發育水平,孩子就會説話晚,説不清楚。
擁有了可愛的寶寶之後,哪位家長不希望孩子能夠早日開口講話,愉快地和孩子進行交流呢?因此,家長們急迫的心理是可以理解的。在不違背孩子生長髮育客觀規律的情況下,家長巧用以下3個方法,可以幫助孩子早日講話。
三、巧用3個方法幫寶寶早日開口講話
1、注意和孩子講話的方式。
2、以繪本來引導孩子講話。
繪本是非常好的早教工具,家長可以對照繪本上的動物、人物、水果等等,邊和孩子講話,邊指點給孩子,讓孩子加深印象。孩子對於色彩豔麗的事物總是感興趣的,家長可以結合繪本中的描述給孩子講故事,不要期待孩子一下子就可以説很多話,只是不斷地給孩子刺激,讓孩子逐漸適應後,才能更好地開口。
3、適當地給孩子一點兒壓力。
當孩子想説話時,家長要鼓勵孩子多講話,同時也可以適當地給孩子一點兒壓力,讓孩子將想説出來的東西表達出來。比如,孩子想要一件玩具,可能就指一下,卻不説,家長不妨暫時裝一下糊塗,就等孩子説出來之後再給他,這樣就能夠鍛鍊孩子主動講話。
其實,平時只要有機會,家長可以和孩子多講話,即便是聊幾句家長裏短也好呀!只要有合適的語言環境,多數孩子還是能夠在正常的發育階段學會講話的。這一點,家長們不必太過着急,恰當的方式會有助於孩子早日開口,家長不妨根據自己的情況靈活實施。
今日話題互動:各位家長,還記得您的孩子是何時開始説話的嗎?對於孩子能否早日講話,您還有哪些好的方法呢?歡迎留下您的想法和建議,一起參與話題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