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魚既營養又健康?這些事項要注意
國人講究“無魚不成席”
隨着營養知識的普及
魚肉因其獨特的營養優勢
成為眾多“肉食者”的最優選擇
但是,魚肉雖好
也並不意味着它是完美食物
和其他食物一樣
吃魚也不能胡亂吃
魚肉是一種富含營養的食物
它含有豐富的維生素、蛋白質、礦物質
能有效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
一般來説都建議日常多吃魚肉
營養價值是高於一些紅肉的
另外,魚中還含有一種特殊脂肪酸
對人體的大腦和眼睛發育
也有着重要影響
魚肉美味又健康
但如何挑魚、吃魚可是門學問
未煮熟的魚
烹調魚時,請確保魚肉完全煮熟,吃了未經煮熟的魚,可能會導致寄生蟲感染。
此外,不要把未煮熟的魚和其它食物的盤子放在一起,避免交叉污染。
過度油炸的魚
鄭州市中心醫院營養科主任張師靜説,油炸過的魚雖然味道更誘人,但高温煎炸後會使魚肉的脂肪氧化,產生自由基、苯並芘等有害物質。
其次,魚類蛋白質、維生素、礦物質等在高温下會被破壞,嚴重影響營養物質的吸收。
醃製的鹹魚
在醃製過程中,亞硝酸鹽能與醃製品中蛋白質分解產物胺類反應形成亞硝胺,而亞硝胺是一種強致癌物。
大型肉食魚
我們都聽過“大魚吃小魚,小魚吃小蝦,小蝦吃泥巴”的説法 。由於大型肉食魚類處於水生食物鏈中的高等級,因此一般來講,更容易含污染物質,含汞量更高。如:劍魚、旗魚、方頭魚、鯊魚等。
個頭過大或過小的魚
相同品種的魚,個頭越大,一般來説年齡也更老,不僅肉質會粗糙,而且根據上面所説的原理,體內可能富集更多的污染物。
個頭太小的魚雖然安全,但是還尚未長大成熟,食用起來往往刺多肉少,不夠鮮香。
來源不明的野生魚
有的人總喜歡吃野味兒,認為野生魚營養多更健康。但其實不一定,由於環境污染的不確定性,野生魚可能富集了一些雪卡毒素、河豚毒素等會危機生命的物質,甚至還有一些未知有毒物。
痛風患者
過敏體質者
出血性疾病患者
服用某些藥物的人
肝硬化患者
肝腎功能嚴重損害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