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6大訣竅,孩子學會折衣、收玩具、切菜!培養孩子自動自發

由 戚國慶 發佈於 健康

想帶孩子做家事,但卻不知從何下手?爸媽不用太着急,先把握引導原則,再從這3大類家事開始練習,相信孩子逐漸就能熟練上手。

把握6大引導原則

要帶孩子學習做家事並非難事,以下6點訣竅,讓爸媽能順利引導孩子完成目標!

1.瞭解孩子的能力發展

要決定讓孩子做哪種類型的家事之前,當然要先了解孩子的能力發展,如果一開始難度就太高,孩子沒成功完成,之後就會容易放棄。也許爸媽還不確定孩子的程度到哪個階段,可以在過程中慢慢調整難易度,也要搭配一些鼓勵的話語。

2.調整家事步驟

當孩子無法順利完成家事時,建議爸媽可調整做事步驟,大人先完成大部分步驟,可先讓孩子執行最後一個動作,使其有成功的經驗,之後再慢慢地學會前面的步驟,有助於提升孩子的自信心。同時爸媽在過程中,不要吝嗇給予社會性鼓勵,像是擁抱、讚美等,都能增強願意學習的動機。

3.説出明確的指令

若是爸媽想要孩子協助家事,應該避免模糊不清的指令,像是‘把這邊收一收;那邊好髒,幫忙擦一下’,對於年紀還小的孩子來説,會不瞭解真正要做的事是什麼,也不知道怎麼做才叫完成,爸媽應該明確説出‘請你把車車收進這個大盒子裏、這兩個餐桌是你負責的,要把桌上的菜菜擦起來’之類的話語,必要時搭配手勢或示範,才能傳達給孩子正確的資訊。

4.給予回饋跟讚賞

想要孩子自動自發、有動力去做家事,給予回饋跟讚賞是必要的,如果只是單單讚賞結果,當孩子下次做不到時,就會對自己失去信心。比起結果,爸媽更應該看到孩子努力的過程,以及付出的心力,即便孩子做的品質不好,也肯定其願意付出的心意,再提供可以改進的部分。不需以物質做為獎賞,也不因家事做不好而處罰孩子。

5.尊重孩子做事的方式

多數爸媽想讓孩子動手做,但又擔心之後善後的麻煩,2〜3歲的孩子會察覺爸媽的反應,如果爸媽每次都急着收拾殘局,孩子就會知道自己做的不好,下次就不願意再做。建議爸媽要尊重孩子的做事方法,也要能接受收拾的後果,可以等到孩子不注意時再處理後續,並引導孩子下次改善的方法,避免降低孩子付出的意願。

6.爸媽要以身作則

培養孩子做家事的好習慣,最重要就是爸媽也要以身作則。如果家中只有固定一個人在做家事,其他人都不幫忙,其實孩子都看在眼裏,進而也不會想參與。建議可以訂出全家固定做家事的時間,每個人各自都有負責的項目,讓孩子練習參與,久而久之,孩子就會發覺做家事其實是生活的一部分,不需要爸媽刻意提醒,就能隨手去做。

這些家事並不難!爸媽可以這樣教孩子做!

衣物篇

從幼兒園小班開始,能帶孩子從簡單的配對襪子、折手帕開始練習。孩子到了快進小學的年紀,才有摺好一件衣服的能力,不妨先從折手帕、毛巾開始練習,由於這些物品跟色紙的形狀較相似,孩子比較能上手。

而在練習配對襪子時,不要找顏色類似,或是圖案雷同的種類,利用孩子喜歡的圖案,甚至是卡通人物圖案的襪子,孩子才不會覺得難度太高而放棄。

專家提醒

衣服跟襪子在洗的過程中,多少會被翻面,但大多孩子不會注意到,這時爸媽可以利用一些話語,帶入正反面的觀念,像是‘找找看,圖案在哪裏?’、‘把衣服上的圖案找出來’,都是很簡單的引導方法。

收納篇

對於書本歸位、玩具收納等,就讀幼兒園小班的孩子還不會放回書架,爸媽只需引導將玩過的玩具、看過的書集中在箱子裏即可。等到孩子年紀再大一些,可再慢慢練習放回櫃子,或是更進階的架子上。

專家提醒

提供爸媽一個簡單的書籍收納法:如果家中書櫃較深,可以將書採取前後式擺放,後面放一般大小的繪本,前面就擺小本書,記得要用盒子裝起來,這樣拿取後面的書會更方便。

廚房篇

別擔心孩子會受傷,因此限制進入廚房的機會,通過像是簡單的洗菜、切菜,孩子會玩的超開心!

洗菜

約幼兒園中小班的孩子就能協助幫忙,一開始能以玩水的概念進行,之後爸媽就要慢慢帶入洗菜的觀念,告訴孩子‘先衝後切,因為農藥才不會跑進去’、‘像是青椒、玉米有凹凹的地方,都要仔細清洗’等。

專家提醒

如果擔心孩子玩得全身濕,爸媽可先準備一個高腳椅,接着幫孩子穿上圍裙並把袖子拉高,也能將水流調至最小,並在水龍頭底下放小桶子接水,就不用擔心浪費水的問題。

剪刀切菜

各位爸媽一定沒想到,孩子平常用的剪刀可以拿來廚房使用!剪刀可以拿來剪葱花、菜葉等,讓孩子拿捏手感後,準備進入小學階段,就能試着使用兒童刀子,同時也能教孩子正確的握法,記得砧板下要墊塊抹布,避免危險,全程也要有爸媽陪同。

專家提醒

當孩子開始學習用刀,像是紅黃椒、馬鈴薯等圓形食物,建議爸媽先剖半後再交給孩子,避免食材滾來滾去,造成孩子操作受傷,另外,像是較細小的葉菜類、洋葱等辛辣類食材,就不太適合剛練習使用菜刀的孩子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