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説,“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當父母的,都希望自家的孩子能多跟好孩子玩,遠離“壞孩子”。
但孩子卻完全不照着父母劃定的線走,只要互相吸引、趣味相投,他們便會玩在一塊,有的家長甚至因此斥責或者打罵孩子。
家長眼中的“壞孩子”真的很壞嗎?關於“壞孩子”的定義,家長們的答案可能有很多。最常被家長定義為壞孩子的是以下三種類型:
- 成績差
許多家長會以孩子的成績來評判孩子的好壞。其實,這種做法過於片面。孩子的學習成績跟他的道德品質並沒有直接的關係,況且,現在學習成績不好,也不能代表以後也不好。
- 習慣不好
有些孩子會有一些不好的習慣,比如,不講衞生、不懂禮貌等。孩子的這些習慣確實不好,但這大多跟孩子的父母教育方式有關,不能因此就定義孩子是“壞孩子”。
- 有一些不良的行為
有些孩子確實會會做出一些故意毀壞公共物品、偷東西、不尊重他人,甚至是有一些暴力行為等。跟這類孩子交往的風險確實比較大,能避開就避開。
孩子跟“壞孩子”交朋友,父母一味地制止有用嗎?許多家長在看到自家的孩子與自己眼中的“壞孩子”成為朋友時,通常會採取直接阻止的方式。然而,家長一味地制止,往往會有以下兩種結果。
第一種結果,孩子聽從家長的安排,嚴重影響孩子的正常社交發展。
著名的女排教練郎平,曾經在一期綜藝節目中分享了她一位教師朋友的故事。她的這位朋友,從小就對孩子各種管控。特別是在孩子交友方面,更是各種管束。當這位教師朋友發現孩子結交了學習不好的朋友時,就會要求孩子不要再跟他們一起玩。
久而久之,孩子不僅不懂得如何跟人交往,還得了社交恐懼症。直到成年後,這個孩子的身邊連一個朋友都沒有。每次一到假期,孩子就躲在家裏玩遊戲。最後,連大學也不去上了。
第二種結果,家長越禁止,孩子越要反着來。
小文爸爸發現,小文最近經常跟班裏調皮搗蛋出了名的小浩玩。小文爸爸便對小文説:“小浩總愛搗蛋,是個壞孩子。以後不許你再跟他玩了!”小文聽了,不高興地頂撞道:“不,我偏不!我就喜歡跟小浩玩!
其實,這就是“禁果效應”帶來的反作用。好比《梁山伯與祝英台》的故事一樣,當家長越反對他們在一起時,兩人反而越想在一起。最後,他們為了反抗家人的禁止,不惜以犧牲性命為代價。
那麼,當家長髮現孩子跟“壞孩子”交朋友時,難道只能不管不顧,任其發展嗎?當然不是,我們可以按照以下3個步驟進行引導。
首先,我們要先了解孩子為什麼喜歡跟這個孩子在一起。
引用上面小文爸爸的例子來説,爸爸可以這麼對小文説:“文文,爸爸發現你最近很喜歡跟小浩一起玩?你們倆為什麼這麼好呢?”
當爸爸用好奇的心態來問小文時,小文就會一五一十地將原因告訴爸爸。可能是因為小文被同學欺負時,小浩幫了他;也可能是他們有着共同的愛好,比如,都喜歡玩恐龍玩具。
接着,引導孩子去思考、分辨對方行為的對錯。
當我們瞭解了孩子為什麼喜歡跟那個孩子在一起後,不要急於給對方貼標籤。我們可以先問問孩子是如何看待對方的言行的。
比如,上面小文的爸爸可以這麼問小文:“文文,爸爸發現小浩會欺負女生。你覺得他這麼做對嗎?”這時,小文就會去思考對方行為的好壞。同時,我們也可以引導孩子換位一下被欺負的人的心理感受。孩子們生理和心理上雖然還未成熟,但他們都具備分辨道德是非的能力。
最後,告訴孩子,可以跟對方玩,但不要受到對方不好的言行影響。
在孩子的一生中,總會遇到形形色色的人。我們護得了孩子一時,護不了孩子一世。所以,我們要讓孩子在實踐中,慢慢學會辨別什麼樣的朋友值得深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