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你説的話,到孩子耳中卻變成了譴責?聰明父母告訴你原因
現在大部分家長開始越來越重視“科學育兒”,也很積極在網上看一些育兒類的知識或是講座。可是還是有不少家長會有這樣的疑問:“為什麼我學了這麼多的育兒知識,卻還是依然帶不好自己的孩子呢?”
案例:
曾經看到過這麼一個事情:
寶媽在懷孕的時候,就開始學習育兒知識,迎接自己即將要出生的小寶寶,但是等到孩子生下來的時候,沒想到自己所學的育兒知識,似乎對自己的孩子完全不管用,這讓她很懷疑自己看過的育兒知識有不切實際的成分。
寶媽“卸貨”後,按照育兒書籍裏所説的,一步步進行實施,但是成效甚微。寶媽睡前都有給女兒讀故事書的習慣,想要培養和孩子的親密度,可是女兒卻總是不配合自己,讓她常常火冒三丈,原本美好的睡前閲讀,硬生生地成了母女間的爭吵。
某次,寶媽又在給女兒讀故事書,女兒一下子説自己口渴,一會兒又説想要上廁所,寶媽讀完了4個故事,女兒還是沒有睡覺,寶媽火氣一下子又上來了:“你怎麼這麼不聽話呢?我都給你讀故事書了,你怎麼就不肯睡覺呢?”女兒哇地一下就哭了起來,最後女兒還是因為哭累了才睡着。
為什麼你説的話,到孩子耳中卻變成了譴責?聰明父母告訴你原因
其實,相信像上文提及的例子,很多寶媽都有相似的經歷,明明參照了育兒知識來做,教育效果卻甚微?其實,往往是因為家長沒有了解孩子,也不懂孩子,當孩子不配合的時候,家長的話到孩子耳中自然成為了“譴責”,為什麼呢?
雖然家長是按照育兒知識進行教育,但是卻過於參照育兒知識了,每一個孩子都是不同的個體,家長要學會理解孩子,也要學會變通,才能與孩子相處融洽。
與孩子的溝通,其實就像哄娃一樣的道理,當孩子還不會説話的時候,孩子哭了,家長要知道孩子是因為餓了哭,還是因為身體不舒服而哭,家長要學會觀察孩子,理解孩子吃哪一套,才能更好地對症下藥。
除此之外,家長要懂得還要想要的是什麼,不同的孩子適合不同的教育方式,家長要學會傾聽孩子,知道還要想要的是什麼,孩子得到家長的尊重,也會願意“聽話”。
當然,育兒讀物也是不能不看的,家長需要不斷地從他人的先進經驗中收穫育兒方法,再針對自己的孩子採取相應的措施。
這套《正面管教》,就是這樣一套優秀的經驗之書。它並不會把教育孩子的方法全都寫在書上,讓家長依樣學樣。而是通過一個個帶娃的小故事,讓家長能夠從中領悟到育兒的奧秘,從書中慢慢學會理解自己的孩子。
這樣,家長就能夠和孩子無縫交流,不再產生隔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