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文宏教授提醒:這類主食別吃太多,否則容易吃出脂肪肝、糖尿病

米飯、饅頭、麪條等等,都是人們最常接觸的主食,其主要成分是碳水化合物,能為人們身體提供日常活動所需的熱量。然而,張文宏卻提出建議,讓大家不要吃精細主食,否則容易吃出脂肪肝、糖尿病等問題。

張文宏教授提醒:這類主食別吃太多,否則容易吃出脂肪肝、糖尿病
為什麼不要吃精細主食?

日常生活中吃的白米飯、白饅頭、白麪條以及白麪包、餅乾以及蛋糕等,經過精細加工的食物都被判斷為精細主食或精製碳水化合物。

而以精製碳水化合物為主的飲食方式並不健康,主要原因分為兩點:

  • 第一,精細主食經過加工後,會導致大量膳食纖維、維生素以及微量元素流失;
  • 第二,精細主食中膳食纖維含量較少,卻保留大量的澱粉,澱粉在人體內消化和分解速度快,容易造成人的血糖快速升高,增加胰島的負擔,長此往來甚至容易誘發糖尿病、脂肪肝等疾病。
張文宏教授提醒:這類主食別吃太多,否則容易吃出脂肪肝、糖尿病
主食吃多少比較合適?

《柳葉刀》曾發佈一個研究表明:主食跟人的壽命關係密切,吃的太多或太少都有機會影響壽命。

2018年《柳葉刀》一研究顯示,長期不吃主食可能影響壽命,使得壽命明顯縮短。研究團隊納入15428名參與者,年齡段皆在45~64歲的區間,研究碳水化合物跟死亡風險之間的聯繫。結果顯示,碳水化合物攝入跟人的死亡風險呈現U型關係:

  • 碳水化合物提供能量佔比達到50%~55%時,人的死亡風險是最低的;
  • 碳水化合物提供能量佔比小於40%或大於70%,人的死亡風險都有所增加。
張文宏教授提醒:這類主食別吃太多,否則容易吃出脂肪肝、糖尿病

此外,不同年齡段的人羣對於主食攝入量需求也是不一樣的。未滿20歲的人,蛋白質供能佔比例達到16%,脂肪和碳水化合物分別佔到42%,死亡風險最低;進入中老年後,蛋白質以及脂肪功能佔比例分別降到11%和22%,碳水化合物增加到67%,這情況下死亡風險最低。

主食怎麼吃才健康?

1、控制吃主食的量

食物分為5大類,包括大豆堅果類、禽畜魚蛋奶類,還有蔬果類、谷薯類以及油脂類等,谷薯類也就是人們所説的主食。成年人每天主食攝入量應達到250~400克,舉個實際的例子,如果一個成年人的體重在120~140斤,那麼一頓飯裏主食則需有2~3兩米飯又或是吃1~2個饅頭。

張文宏教授提醒:這類主食別吃太多,否則容易吃出脂肪肝、糖尿病

2、選對主食

成年人每天主食中除了有全穀物和薯類外,還應包括雜豆類等。薯類有地瓜、紫薯以及土豆;雜豆類包括紅豆、鷹嘴豆、白扁豆以及綠豆等;全穀物包括燕麥、糙米、玉米和大小麥以及稻米等。以上主食中都含有微量元素、B族維生素和膳食纖維,有助於促進胃腸道蠕動;同時它們的升糖指數較低,有效防止血糖升高太快。

3、正確吃主食

粗糧和細糧搭配着吃,主食中粗雜糧佔比例應達到1/3。早餐、午餐和晚餐中,至少有一餐以谷薯類和雜豆類為主食,可選擇雜糧米飯或饅頭、全麥麪包等。

張文宏教授提醒:這類主食別吃太多,否則容易吃出脂肪肝、糖尿病
家醫君寄語

主食只是吃薯類、雜豆類以及雜糧,易造成攝入營養不均,同時因為它們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吃的太多還會造成消化不良,影響胃腸道健康,因此,主食攝入切記做到粗細搭配。

對於肥胖人羣來説,應嚴格控制每天總熱量攝入,尤其是控制碳水化合物和脂肪含量,避免多餘的熱量轉化成脂肪堆積,加重肥胖問題。


家庭醫生在線專稿,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207 字。

轉載請註明: 張文宏教授提醒:這類主食別吃太多,否則容易吃出脂肪肝、糖尿病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