豨薟草(肥豬菜)
來源產地
本品為菊科植物豨薟.、腺梗豨薟或毛梗豨薟的乾燥地上部分。夏、秋二季花開前及花期均可採割,除去雜質,曬乾。
生於林緣、林下、荒野、路邊。分佈於東北、華北、華東、中南、西南。
別名肥豬草、肥豬菜、粘蒼子、粘糊菜、黃花仔、粘不扎。
【性狀】
本品莖略呈方柱形,多分枝,長30~110cm,直徑0.3~1cm;表面灰綠色、黃棕色或紫棕色,有縱溝及細縱紋,被灰色柔毛;節明顯,略膨大;質脆,易折斷,斷面黃白色或帶綠色,髓部寬廣,類白色,中空。
葉對生,葉片多皺縮、捲曲,展平後呈卵圓形,灰綠色,邊緣有鈍鋸齒,兩面皆有白色柔毛,主脈3出。有的可見黃色頭狀花序,總苞片匙形。氣微,味微苦。
性味功效
《中國藥典》
辛、苦,寒。
歸肝、腎經。
祛風濕,利關節,解毒。用於風濕痹痛,筋骨無力,腰膝痠軟,四肢麻痹,半身不遂,風疹濕瘡。
《藥籠小品》
苦辛。生寒熟温。
治纏綿風氣,四肢麻痹,長於理風濕,未免燥血。
亦可搗汁熬膏。
《中華本草》
味辛;苦;性微温
歸肝經;
祛風化痰;通絡止痙;除濕解毒。主中風;半身不遂;口歪眼斜;癱瘓麻木
【用法用量】
9~12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