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在媽媽腹中就有嚴重腹水 仁濟醫院首例胎兒宮內治療獲成功
圖説:手術中 來源/院方供圖(下同)
今年3月,28歲的準媽媽付女士(化名)在孕22周做大排畸B超檢查時,發現腹中胎兒有大量腹水,有存在先天性消化道畸形等可能。但母愛讓這位準媽媽不忍心放棄寶寶,希望能為她爭取一個生的機會。她輾轉來到仁濟醫院婦產科主任醫師張羽的門診。經過院內外多學科會診後,仁濟產科團隊為其制定了在孕32周時宮內抽取胎兒腹水後再行剖宮產的治療方案。5月22日,這個寶寶在經過宮內治療後順利出生,母女平安。寶寶出生後,即被送到上海兒童醫學中心NICU(新生兒監護室)進行進一步治療。
據介紹,在付女士產檢32周時,B超檢查提示胎兒的腹水越來越嚴重,胎兒腹圍達470毫米,腹水最深處已經有8釐米,已經嚴重壓迫並影響到胎兒的心肺發育。由於還伴有羊水過多,付女士的肚子已經比許多孕足月的媽媽還要大,她腹脹難忍,夜間已經無法平卧,繼續妊娠對她和寶寶都已經無法承受,同時孕媽媽血小板減少,只有40X109/L。考慮到一般32周的早產新生兒存活機會較大,醫療團隊決定,是時候讓寶寶出生了。可是寶寶腹水那麼多,出生的一刻肺部擴張受限,可能無法建立自主呼吸;付女士還伴有血小板減少,分娩時還有大出血可能,這些問題都亟待解決,否則將嚴重威脅母嬰的生命。
5月19日,付女士按照原先的安排入院待產。婦產科副主任林建華、主任醫師張羽等高度重視這一特殊孕婦,組織了院內MDT多學科討論,同時還邀請了復旦大學婦產科醫院超聲科主任醫師嚴英榴、兒童醫學中心新生兒監護室主任醫師孫建華等專家共同制定治療方案。大家一致認為,考慮到目前大量腹水已嚴重壓迫胎兒心肺,可影響出生後新生兒的肺部擴張,使其無法建立正常的呼吸和循環,可考慮宮內行胎兒腹水穿刺引流術,使胎兒橫膈下降,緩解心肺壓力,提高搶救成功率。同時,考慮到孕媽媽有血小板減少,胎兒宮內腹腔穿刺術有誘發胎盤早剝等風險,可能對母嬰造成二次風險,因此建議穿刺後立即行剖宮產術終止妊娠。
5月22日,付女士在輸完血小板後被送入了手術室。嚴英榴、周瓊等醫生密切配合,在B超引導下熟練地找到了最佳的胎兒腹腔穿刺點,順利為尚在腹中的寶寶進行了宮內腹腔穿刺引流術,共抽取胎兒腹水共計600毫升。手術效果立竿見影,術後超聲顯示胎兒心率正常,腹水明顯減少了。
緊接着,由張羽主刀,在全麻下為患者施行了剖宮產手術。孩子順利出生了,體重為3560克。早已在手術室嚴陣以待的上海兒童醫學中心新生兒搶救團隊與仁濟醫院醫護團隊通力配合,為新生寶寶進行了初步復甦,很快就聽到了寶寶的第一聲啼哭。隨後,寶寶在搶救團隊的監護下,順利地經轉運暖箱車轉至兒中心新生兒重症監護室進一步診治。母女平安。
當得知孩子已經順利轉至兒童醫學中心後,付女士喜極而泣。目前,新生寶寶正在該院的新生兒監護室進行治療,生命體徵穩定。
新民晚報記者 左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