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家長不進行教導,孩子是不會有物物交換的概念。我們常常能在超市看到這樣的一幕:由於孩子口渴或想吃東西,家長會選擇先把食品包裝拆開讓孩子吃喝,最後走之前再結賬的現象。家長這樣縱容的行為,會讓孩子以為任何東西都可以被自己拿來用而不需要付出代價。
日常生活中就遇到這樣的例子。有一寶媽週末帶自己6歲的女兒到超市購物,因為長時間沒有來超市,導致女兒從一進超市開始就特別興奮,到處亂跑,從貨架上拿了好多零食和玩具。
但是一旁的母親看到後就有些不高興,批評孩子過於貪心和浪費,隨後就把孩子拿的過多的貨物又擺放回貨架。
最後到了結賬離開的時候,母女兩人卻被保安攔下,説是有商品沒有付款。這下讓寶媽覺得十分委屈,拿出小票給工作人員看自己確實都付款成功。超市工作人員稱看到孩子偷拿了巧克力,但是寶媽拒不承認。母親為自己的孩子辯解:自己的孩子雖然調皮但是不會做出這樣的事情,自己也絕不容許孩子做出這樣的行為。
為了證明自己孩子的清白,母親同意搜身。可是沒想到,搜身後寶媽羞愧難當!自家孩子確實偷拿了巧克力。女兒解釋道:自己太想吃巧克力,但是媽媽之前以及批評過自己,所以不敢再告訴媽媽,只好偷拿。
這樣的解釋讓寶媽無言以對,只好先付完錢帶孩子離開,事後回到家再對孩子進行批評教育。孩子犯下這樣的原則性錯誤,原因在於家長沒有正確地教導孩子。家長需要反思是否自己的行為讓孩子產生懼怕心理,導致孩子犯錯。
那麼,如何教育孩子才能避免類似行為的發生?
1、耐心教導
對於一些低年齡的兒童,他們還沒有樹立起正確的三觀和道德觀,更不懂得什麼是"偷",什麼是"拿",也不會辨別自己和他人物品的區別。面對這個階段的孩子,家長不應該一昧打擊批評。家長要明白這個階段的孩子發生這樣的行為可謂是"正常行為",因為低齡兒童看到喜歡的東西就會想要佔有。
如果孩子到了可以交流的年紀,父母發現問題後應該耐心和孩子解釋這樣做不正確的原因,並告訴孩子如果想要擁有自己喜歡的東西應該如何通過正當手段獲得。
2、瞭解孩子的需求
如果孩子到了上小學的年紀仍然出現偷拿東西的行為,家長就一定要引起足夠的重視。因為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已經擁有一定的道德是非觀念,但是因為自控能力比較弱無法抵擋外界的誘惑,所以才會做出這樣的舉動。
這個時候家長一定要去了解孩子的需求,反思自己平時是否對孩子的需求過於壓制,沒有讓孩子的需要得到滿足。當然也不可以過度縱容孩子的任何要求,所謂物極必反,兩個極端的態度會導致一樣的後果。
3、及時批評和懲罰
很多青少年犯案多數都是因為盜竊罪。青少年偷東西一方面可能是因為家庭經濟困難和家庭教育的缺失;另一方面可能是因為小時候偷東西行為成為了一種習慣。
因此,每當家長發現孩子行為不端正的問題後,一定要對其進行適當的批評教育,而不能認為孩子還小不懂事就縱容他們,這樣會害了孩子的一生。
總結
父母的態度和教育手段會影響兒童的習性和性格,什麼樣的父母就會教育出什麼樣的孩子。遇到孩子偷拿東西的行為,家長在教育批評的同時也要反思自己平日是否也有不良行為被孩子看到並學習模仿。給孩子樹立一個好榜樣,讓孩子受到正確行為的薰陶和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