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夏至。這一天太陽到達北迴歸線,日照最長,此後逐漸縮短。夏至後,炎熱高温,心情急躁易怒、消化功能變弱、常有食慾不振,北京老年醫院中醫科副主任醫師李金輝提醒,此時節養生應注意清心瀉火消暑熱,健脾和胃化濕邪。
晚睡早起,清晨、傍晚可運動
夏至時節起居應順應自然界陽盛陰衰的變化,“晚睡早起”,每天應安排午睡,睡“子午覺”,以促進體力和精力的恢復。晚上睡覺時間不應超過11:00,中午11:00~13:00間宜小憩,以0.5~1小時為宜。運動應安排在清晨或傍晚天氣較涼爽時進行。可在河湖水邊、公園、庭院等空氣新鮮的地方進行一些活動量較小的運動,如散步、慢跑、太極拳、八段錦等,條件允許的話可以到森林、海濱地區去療養、度假。游泳是夏季裏最清爽的一種運動,有益於祛暑消夏、鍛鍊身體。
夏至後,炎熱高温,應儘量避免在強烈陽光下進行户外工作或活動。外出要採取遮陽防曬措施,穿衣要選擇柔軟、透氣、吸汗的淺色棉質衣服為佳。夏日炎熱,腠理開泄,易受風寒濕邪侵襲,吹空調應注意室內外温差不宜過大,以免損傷陽氣。天氣炎熱,心情急躁易怒,心氣不暢,容易疲倦。夏至養生重在“靜心”,俗話説“心靜自然涼”,聽聽慢節奏音樂是一個調息的好方法,舒緩的音樂可以幫助呼吸慢下來,讓心臟得到休息。每日温水洗澡是值得提倡的養生措施,有助於人體血管擴張,暢通血液循環,這樣既可以帶走熱量,涼爽肌膚,也能消除疲勞,改善睡眠。
少食冷飲,多補水分
夏至時節,天氣炎熱,人的消化功能相對較弱,常有食慾不振,開始消瘦,即“苦夏”。應注意飲食營養均衡,進食易消化食品,可適量吃一些苦味和酸味食物,如苦瓜、芹菜,具有清暑、明目、解毒的作用;烏梅、葡萄、山楂,不僅能斂汗、止瀉、祛濕,還可以生津解渴、健胃消食、增進食慾。
夏月伏陰在內,飲食不可過寒,冷食不宜多吃,少則猶可,貪多定會寒傷脾胃,令人吐瀉。西瓜、綠豆湯、烏梅小豆湯,雖為解渴消暑之佳品,但不宜冰鎮,以免傷脾胃陽氣,影響脾胃運化,很容易發生嘔吐、腹瀉等急性胃腸道疾病。
氣温高,濕度大,散熱困難,容易中暑;人體內的水、電解質大量流失,血容量減少,中老年人如心腦血管供血不足,極易誘發急性心肌梗死和腦血栓形成,因此要注意多補充水分,可適量喝點淡鹽水,既能補水,也能補充出汗丟失的電解質。
最後,李金輝介紹幾個夏至時節食療、藥膳、代茶飲方。
沙蔘玉竹老鴨湯
準備老鴨1只,北沙蔘、玉竹、生薑適量。老鴨洗淨切塊,冷水焯鴨肉,燉煮去浮油,加玉竹、沙蔘、薑片。小火煲1.5小時,出鍋加鹽調味。鴨肉性涼,味甘鹹,滋陰益氣,是夏季清補佳品;北沙蔘補肺陰,清肺熱;玉竹養陰潤燥,生津止渴。夏至酷暑,沒有食慾,此湯可增進食慾,滋陰清熱,苦夏納差者尤宜。
綠豆湯
綠豆湯具有清熱解毒、止渴消暑的功效。綠豆的營養成分比較豐富,是經濟價值和營養價值較高的一種豆類。體質虛寒者不宜過多飲用。常温飲用,不宜冰鎮。
冬瓜湯
冬瓜有清熱解毒、利水消痰、除煩止渴、祛濕解暑之功效,是夏天消暑湯水之首。冬瓜燉排骨,營養美味,夏至時節,食慾不佳,可開胃促進食慾。
酸梅湯
烏梅、山楂、陳皮、甘草、冰糖、桂花適量。將浸泡好的烏梅、山楂、陳皮、甘草連水倒入鍋中,加1500ml-2000ml水大火煮開後,轉小火煮40分鐘關火,加適量冰糖攪拌至融化後燜10分鐘。用紗布過濾掉渣,撒點幹桂花進去即成。酸梅湯是中國傳統的夏季飲料和解暑佳品,解暑提神,生津解渴,清肝瀉火,健脾胃解油膩,尤宜於此時節濕熱重時飲用。
生脈飲
黨蔘、麥冬、五味子適量(生脈飲)代茶飲。益氣養陰,生津止渴,尤其適合夏季出汗多、疲勞乏力的人羣。
竹葉菊花茶
竹葉、菊花適量沖泡代茶飲。清心瀉火,清肝明目。尤宜於夏季心肝火旺,小便黃赤,頭暈眼花者。也可加適量荷葉,更具清暑化濕之功,適宜於濕熱重者飲用。
新京報記者 劉旭
校對 劉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