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的情緒對於孩子的影響是非常大的,有些孩子性格差,叛逆不服管教,背後都是有家庭因素的。都説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孩子天生就依賴父母,在成長過程中不知不覺會學習父母的舉動,性格也會向父母靠近。若是孩子從小生長在惡劣的氛圍裏面,性格自然也就不好。
小杰是一位五年級的學生,11歲的他年紀説不上大卻也不小了,該懂事了,但小杰卻很叛逆。在學校,他總是不認真聽講,與同學相處也不是很順利,經常鬧矛盾,甚至大打出手。有時老師叫他去辦公室談話,他也一副很無所謂的樣子,甚至頂撞老師。
在家裏,小杰也不聽爺爺奶奶的話,經常和他們大喊大吵,爺爺奶奶一説教,他就情緒失控。老師很擔心小杰的情況,也嘗試着與他父母溝通,原來,這一切都是有原因的。小杰的父母關係並不好,一度想要離婚。爸爸脾氣很暴躁,經常打罵小杰,媽媽工作忙碌,基本不怎麼管他,一回家就跟丈夫吵架,也經常順帶着罵小杰,小杰在家裏過得十分抑鬱,於是在學校情緒也很差,就變得越來越叛逆。
家長千萬不可忽視情緒對孩子的作用,孩子的情緒感知是很敏感的,大人們以為孩子年紀小不懂他們的事,但其實那種氛圍孩子是很夠感受到的。比如:很多時候,父母都免不了鬧矛盾,有些脾氣暴躁的,就會吵架甚至動手,試想一下,孩子如果經常見到或聽到父母吵架,會是什麼樣的感受?孩子會感到害怕,因為父母臉上都是憤怒的表情,會感到無措,因為他不知道該怎麼結束這種恐怖的局面,也會感到無助,對父母產生恐懼和疏遠。
若是脾氣不好的家長不僅互相吵架還對孩子也經常打罵,那麼,這種情緒的負面影響就更大了。孩子會在父母的打罵中感到恐懼,從此產生陰影,變成一個自卑不敢表達自己的人。長時間後,還會產生叛逆心理,自暴自棄,跟父母對着幹,用同樣的暴力情緒對抗父母,甚至會在不知不覺中影響了自己的性格。
以至於在學校也控制不了情緒,老師一説點什麼批評的話,就被刺激得情緒失控。若是孩子從小就生長在這樣的環境裏,對大吵大罵習以為常。那麼他們不僅會被影響,也不會意識到自己的行為是不合理的,因為父母就是這麼幹的。
孩子就像一個海綿,吸收着周圍一切可以學習模仿的東西。那麼,父母該如何在孩子面前剋制自己的情緒呢?
一、告訴自己,不要在孩子面前爆發
大多數普通人的生活都是充滿了酸甜苦辣和雞毛蒜皮的事的,往往就是這些柴米油鹽成了壓垮精神的最後一棵稻草。
有時候,晚上加班回來,終於可以好好休息,卻發現自家孩子還在客廳看電視不睡覺,工作的壓力加上養孩子的勞累可能就突然爆發了,忍不住要對孩子發火了。
這個時候,家長就要告訴自己,別在孩子面前發泄情緒,要控制自己,批評孩子幾句,讓他趕緊去睡覺,不要把情緒放大。
二、多一點寬容,少一點責罵
望子成龍的心理讓家長急切地希望孩子能夠變得優秀,但卻忽略了孩子只是一個孩子而已。他們正是頑皮的年紀,還不夠成熟,不要壓抑了他們活潑的天性。
有時候孩子犯了錯,不要一出口就是責罵,嘗試着跟孩子講道理,讓他意識到自己的錯誤。
家長也不要總是因為孩子太鬧騰而罵孩子,孩子只是處在一個好奇多動的年紀。
要耐心地陪孩子玩耍,温柔地跟孩子講話,頻繁的責罵只會讓孩子變得怯懦寡言,這並不是懂事,而是害怕。
三、情緒失控後,要學會跟孩子道歉溝通
在現實中,很多人對孩子都是愛之深,責之切,情緒一時上頭了也很難控制。這時候就要求家長能夠放下身段和麪子,去安慰孩子了。但這一點往往是大部分人都做不到的,大家都會想:哪有家長給孩子道歉的?
其實事後的安撫是很重要的,孩子受到了父母負面情緒的影響,心裏一時半會兒消化不了,感到惶惶不安,這時候去跟孩子道歉,解釋清楚,孩子的情緒就會得到恢復。
家長一定要記住,如果不小心對孩子發了脾氣,給自己幾分鐘的時間平復情緒。去看看孩子是不是正在因為自己的責罵而哭泣,抱抱他、安慰他,告訴他是自己沒有控制好情緒,自己是愛他的,以此來引導孩子把負面情緒宣泄出來。
一個性格良好的孩子離不開父母情緒的影響,如果不希望孩子成為一個情緒容易失控的人,那就從控制自己的情緒開始做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