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着社會的發展,科技的進步,電子產品快速滲入到我們的生活裏,越來越多的孩子沉迷網絡不可自拔,平板、手機、電腦、一個個遊戲,一部部動畫片,如同黑洞一樣吞噬着孩子的精力。
面對這種情況,家長們逐漸焦慮起來,打罵、訓斥、勸慰、獎懲,五花八門的方法輪流上陣,可是仍然無法解決孩子網絡上癮的問題。
到底應該怎麼辦呢?
孩子為什麼會沉迷網絡?
孩子為什麼會沉迷於網絡?無非是這兩個原因:
1.父母錯誤的示範
有些父母喜歡玩手機,看平板,下班回家很少陪伴孩子。在孩子看來,手機是一個好東西,至少比自己可愛有趣,否則父母為什麼端着手機不陪自己呢?
在父母的影響下,孩子也開始玩手機,而且漸漸的迷戀上了手機,一天不玩就難受的慌;看到孩子玩手機不鬧騰,不打擾自己時,父母感覺很開心,於是就把手機作為安慰孩子的工具,時間久了,孩子習慣成自然,就越來越離不開手機了。
2.從網絡找寄託
有些孩子不愛學習,成績差,厭學,但是又沒有其它的興趣愛好;有些父母忙於工作,不關心孩子,面對問題不是打就是罵,很少跟孩子用心溝通、交流;有些孩子遭遇了難以彌補的創傷,比如父母離婚,親人去世,對他們造成了巨大的打擊……
這些孩子都有一個共同的特徵,就是孤獨寂寞,內心悲痛,但是又不知道怎麼發泄出來,於是就在網絡尋求心靈上的寄託。
簡單來説,孩子沉迷網絡多跟父母的教育有關。
如果父母能夠做出正確示範,下班後經常陪伴孩子,遠離手機,關愛孩子,跟孩子耐心溝通,引導孩子正確發泄自己的情緒,那麼他們就不會這麼容易網絡上癮了。
遠離網絡,走進自然比什麼都重要
如何幫助孩子遠離網絡上癮呢?
首先了解孩子沉迷網絡的原因,是父母的錯誤示範,導致孩子習慣成自然?還是內心壓抑,通過網絡尋求安慰?然後根據原因,做出正確的引導和教育。
比如父母遠離手機,下班回家多陪陪孩子,陪寫作業,陪玩遊戲,或者外出運動;週六週末別一味的上補習班,輔導班,還可以拿出時間帶孩子親近大自然,到室外走一走看一看。
孩子沉迷網絡不可自拔?看了這本書,才知道為啥別家孩子如此優秀
最近看了一套繪本《克蘭西去登山》,看了以後我才明白,為什麼別人家的孩子不會沉迷網絡了,他們的人生比網絡上更精彩,更有趣!
這套繪本描繪了作者14歲時,跟蛋叔徒步旅行的經歷,雖然只有短短几天,但是他們卻經歷了很多的磨難,揹着十幾公斤包裹爬山累到虛脱,遭遇暴風雨,因意外掉到山下,跟蛋叔分開獨自在荒野求生……
可以説,這不僅是一趟走進自然的親子旅程,更是一趟打開視野、勇於探索、體悟哲學的旅程。
鍛鍊自我、勇於探索、領悟哲學的旅程
這是一場帶着“目的”的旅程。
克蘭西想要尋找河的源頭,於是便死磨硬泡,想要蛋叔帶他去旅行。
面對孩子的奇思妙想,很多父母不當回事,可是蛋叔卻非常重視,把旅行的難點、重點講解的非常清楚,幫助克蘭西做體能訓練——每天揹着一堆烤土豆上學,體能訓練的差不多了,又開始準備旅行用品——各種乾的脱水的食物,衣服、帳篷、水袋、火柴、藥物……
這是一場鍛鍊體質,磨鍊意志的旅程。
旅行的揹包非常沉,蛋叔的22公斤,克蘭西的8公斤,背起來在室內走都感覺非常困難,又何況是爬山呢?一般家長,估計早就把孩子的揹包放在自己身上了,可是蛋叔沒有,既然想要徒步旅行,自己的負擔必須自己承擔。
他們坐上火車、汽車,終於來到了營地。休息了一夜,艱辛的徒步旅行馬上就要開始了……
整個旅途,克蘭西一直表現的非常勇敢、樂觀。
背上三四天的水,克蘭西被墜倒在地,自嘲是一隻翻殼的甲蟲;爬山非常累,但是克蘭西沒有想過放棄,反而提醒自己是他求着蛋叔來探險的;累的衣服全部濕透,渾身疼痛,還能跟着蛋叔和攀巖的鄰居一起載歌載舞,玩的不亦樂乎;如此惡劣辛苦的旅程,還不忘觀察周圍的美景,給媽媽描繪花朵的樣子……
不小心掉到山下,獨自一人待在荒野裏,沒有緊張害怕,反而找到新植物,觀察並描繪下來;自己一個人找到躲雨的好地方,利用放大鏡生火照明、保暖……還能跟小動物一起玩耍呢。
14歲的孩子,表現出來的一言一行,比大人都優秀!
他憑什麼這麼優秀?除了父母的教育,還跟户外運動有很大的關係!
美國心理學家霍華德·加德納曾在《精神狀態》一書中提出''多元智慧''的定義,在他看來,一個人除了要具備語言學習、數學邏輯、人際交往等能力外,身體運動和自然智能也是必不可少的。
登山、徒步、攀巖等户外運動,就是身體運動和自然智能培養的方式,既可以讓孩子鍛鍊身體,增強體質,又可以在接觸大自然的過程中,培養孩子的感知能力。同時還能夠培養孩子勇勇敢樂觀、陽光自信,積極健康的人生態度。
如果你的孩子每天玩手機、看平板,沉迷網絡不可自拔,何不帶孩子走進大自然,多參與一些户外運動,不僅可以密切親子感情,還能轉移孩子對網絡的注意力,在大自然中放鬆自己,培養健康的體質,和樂觀陽光的心態!
【本文圖片均來源網絡,侵立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