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飯點還在玩玩具,一句“別玩了,快點吃飯”可能會毀了孩子
家長們最頭疼的事情莫過於哄孩子吃飯了,尤其是孩子還不懂事的年齡。而哪一種情況最難辦呢?大概就是孩子們玩得興起時,怎麼勸都不管用。
“快過來,別玩了,再不吃飯都涼了”、“你再這樣我可就收玩具了”、“別玩了,快點吃飯”等等,都是寶爸寶媽們在勸孩子時常用的話語。
然而這些話有用嗎?有過這種經歷的家長中,大多數父母都是搖頭表示無奈。殊不知,這些話語不僅沒用,還可能毀了孩子,為什麼這麼説呢?
案例
前些日子,朋友帶着孩子順道來我家來拜訪,問她去哪裏,她説帶着孩子去看心理醫生。我微微感到有些驚訝,畢竟現在肯帶孩子去看心理醫生的家長還是挺少的。
當説起事情原由時,朋友懊惱了不下三次。她説孩子自從上了小學之後,老師每次都説她上課注意力不集中,雖然説小孩子有注意力不集中的情況很正常,但是她家孩子尤為明顯。
後來她也特意觀察了下孩子,確實發現孩子有這一情況。不僅如此,孩子對於很多事情也是三分鐘熱度,她不止一次和孩子説過這一問題,也嘗試着糾正,可是孩子都不覺得這些有什麼問題。
恰巧朋友的姐夫是醫生,他建議她帶着孩子去看看心理醫生,説不定能發現些什麼問題。最後醫生經過幾次的診斷,發現問題出在父母經常打斷孩子專注力的情況上。
尤其是一個行為,朋友幾乎天天做專注。每次都是在孩子玩玩具玩的正起勁時,就把孩子玩具趕緊收起來,而後抱着孩子回到餐桌上。當然,其他時候也是如此。
試想,能讓孩子專注的事情其實不多,無非就是看電視、玩玩具這些,而孩子的專注力也是從這之中培養出來的。
如果就連孩子在這唯一可以專注的這些事情上面,都總是一而再再而三地被打斷,那孩子的專注力從何培養起?
為什麼專注力對孩子的影響這麼大?
1、專注力影響孩子的思維方式
當孩子專注於一件事情時,腦袋也會跟着運轉。但如果這期間專注力突然被打斷,思維運轉也會被打斷,那麼也就意味着原本可以得到發展的思維,卻因為突如其來的影響而中斷。
家長們總是覺得孩子坐不住,尤其是做作業時,還沒做多久,孩子便開始心煩意亂,於是胡亂把作業應付完事,當這一行為成為負循環,孩子想要進步也就很難了。
2、專注力影響孩子的行為發展方向
我表妹的兒子,從小學三年級時,就有老師不斷地反應他有多動症的傾向,一開始表妹還覺得老師把問題放大了,孩子只是不愛讀書,和多動症哪裏扯得上關係。
畢竟孩子不愛讀書,上課也就不愛聽課,難免會有些小動作。但是直到孩子到了初一,這幾年間一直有老師在反應這個問題,而且孩子學習成績也一直上不去。
這下表妹也開始懷疑孩子真的有多動症情況,於是帶着孩子去看醫生。在一系列綜合診斷之後,醫生表明可能是家長平時對孩子的專注力情況干涉過多,導致孩子出現多動症。
因此,家長們也需要注意,如果孩子的專注力出現問題,也可能出現多動症情況,且這種症狀與專注力情況成反比,專注力越低,多動症情況則越嚴重。
對於這種情況,家長們只能通過改變孩子的專注力來改善其多動症症狀。可以嘗試從孩子玩遊戲這一方面開始,之前李玫瑾教授就曾提過這一種方式。
或許很多家長都覺得孩子玩遊戲是壞事,但是其實玩遊戲也是可以鍛鍊專注力的方式之一,只是這一種方法用在初期就好,後期還需要用其他方法來加強,例如從做其他家務活再過渡到看書。
當然,這裏需要提醒家長朋友們,孩子的專注力並不是一蹴而就的,一開始孩子堅持不了多長時間,這是正常的。
家長們一開始可以以5分鐘為一個週期來鍛鍊孩子的專注度,再慢慢加到10分鐘、15分鐘、20分鐘等等。家長們應該記住,專注度是練出來的。
話又説回來,當孩子在飯點到了的時候,但是孩子又在玩玩具,這會該怎麼辦呢?無非就是參與孩子的活動當中,且引導他們儘快結束,但也不是草草了事。或者是找一個適當的節點先暫停,告訴孩子吃完飯再繼續,這也是個不錯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