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時候帶孩子會覺得孩子真的不好帶,當我們能夠學着理解孩子的行為時候,教育他的方式和心情都會不一樣。
今天主要分享孩子去幼兒園容易哭鬧的問題:
當我們還是孩子的時候,第一次上學,第一次去幼兒園的情況怎麼樣的?相信都會從父母身邊的親戚口中得知。
而我小時候就是屬於那種安全感極低的孩子,所以哭鬧特別嚴重,現在的孩子也一樣,每年的新生入園,就會看到很多孩子花式嚎啕大哭。
• 有的幼兒一開始高高興興地上幼兒園,對新環境表現出極大的興趣和好奇,而隨着新鮮感的消失,他們開始想家,開始哭鬧;
• 有的孩子一入園就大哭大鬧,不肯上幼兒園;
• 有的孩子則整天眼淚汪汪"我要回家,我要媽媽”;
• 有的孩子不吃不睡,回家愛發脾氣睡眠不安;
• 還有的孩子甚至會表現出生理上的種種不適,如頭痛、肚痛、尿頻等現象,回家後症狀馬上消失。
很多父母會為此很操心,有的父母會靜靜的安慰,説下班就來接她,有的呢會直接對孩子説,你怎麼這麼不懂事?有的面對孩子的入園恐懼,還會採取躲貓貓的方式,偷偷走掉,但這真的能夠讓孩子順利入園嗎?
02幼兒花式哭鬧入園的原因做媽媽的都知道,至此我們也會發現,孩子出生時是這樣,第一次去幼兒園也是這樣。
實際上,孩子上幼兒園哭鬧是一個普通性的問題。幼兒園生活是孩子成長過程中一個關鍵轉折期,他們在生活習慣、活動方式和同伴交往方面存在着很大差異,因此才會表現不一。
就是每個孩子都會有的分離焦慮。
分離焦慮是每個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必經的階段。分離焦慮是指孩子因不願意和自己的家人分開,而產的焦慮情緒,通常會表現為哭鬧與抗拒。
這種現象從孩子的心理發展來看,其實意味着孩子有了物體恆常性的概念,他們知道每個物體(也可以是人)都是不同的,並且是一直存在的。
這也是孩子認知能力的發展,因為在孩子有物體恆常性的概念之前,他們只知道眼前物體的存在性,當他們看不到某樣東西的時候,他們就認為那樣東西不存在了。
所以,當孩子出現分離焦慮時,父母不需要過度擔憂和緊張,因為這是孩子成長的必要階段。
全能自戀期:孩子出生後6個月之前,他們認為自己無所不能,他一動念頭世界(其實就是媽媽或者養育人)就會按照他的意願轉。
生理斷乳期:6個月以後孩子,這時母乳已經不能完全滿足發育需求,他們需要藉助輔食幫助成長,開始脱離對母體的完全依賴。
也就是從生理的斷乳期始自週歲左右斷奶----結至進入幼兒園或小學即開始具有社會性角色。
心理的斷乳期:始於出現第二性徵,長短相當於常説的青春期。
他們從幼稚走向成熟。從心理上依附於父母,到出現獨立意向,獨立活動的願望變得越來越強烈。
社會斷乳期:
就一個完成大學教育的人來説,他經歷了兩個“社會斷乳期”,其一為生理斷乳至進入幼兒園或小學的園齡前或學齡前階段,與生理斷乳期吻合;其二為大學階段。
當孩子進入幼兒園,一方面是生理上對母親的分離,還有少許的社會斷乳期,身邊不再是熟悉的家人,而是開始接觸陌生人。
走入同學關係,是孩子社會獨立的一大步。他們需要克服陌生的環境、陌生的人、陌生的生活方式。
孩子初期成長時會有分離焦慮,這對孩子來説是一種新的挑戰。那麼,在這個階段我們如何幫助孩子度過呢?
03我們可以幫助孩子緩解焦慮在《兒童心理學:你不懂孩子》中講到,面對孩子分離焦慮,最應該處理孩子與父母的關係,即孩子的第一個焦慮來源,父母。
緩解的第一步,就是:
①給孩子足夠的愛
面對孩子初期分離焦慮的情況,我們可以做的是從寶寶出生開始就給予他足夠多的愛。
心理學中的依戀理論認為,孩子幼年時得到父母越多的愛,將來他們越能夠更好的獨立。
因此,在寶寶去幼兒園之前和寶寶建立深厚的依戀關係,可以讓孩子能夠更安心地踏進幼兒園的大門。為此,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可以多和寶寶玩耍、交流,表達對他們的愛,這些都能幫助親子依戀關係的建立。
如果需要短暫離開孩子,也要和孩子做正式的道別,告知孩子幾時會回來相聚,並且準時返回。
這這樣可以很好的與孩子建立安全感。也能安心的接受父母的告別,面對新的朋友也能很快的適應相處。
前面我們有説到,父母為了讓孩子呆在幼兒園,會欺騙孩子,或者偷偷溜走,這種做法可能在初期對爸爸媽媽來説比較容易接受,但是對孩子安全感的建立是沒有好處的。
反而會增加孩子的焦慮甚至説她的依戀關係會沒有安全感,等到成年還會體現在親密關係裏。所以與孩子共同面對引導是最合適的。
處理好與孩子的關係後,就是幫助孩子對陌生環境進行適應。
②熟悉陌生環境
如果有條件的話,我們可以提前帶孩子熟悉幼兒園環境,認識老師和其他小朋友。
如果沒有這個條件,放學時站在門口接領居家的哥哥姐姐,或者看哥哥姐姐們放學的情況,這些都會讓孩子對幼兒園充滿期盼。
③需要注意和孩子説話的方式
在描述幼兒園活動時,儘量使用玩耍、愉快、開心等積極的話語,避免説教孩子要守規矩,要聽老師話不要搗亂,要好好學習。這樣我們的孩子才能沒有負擔,帶着更愉快的心情開始他們的幼兒園生活。
最後:人生就是一個不斷分離的過程。
前一陣看過一個動畫《包寶寶》,是一部以加拿大多倫多華人家庭為背景,拍攝製作的關於家庭情感羈絆和孩子生活成長的短片,講述了一位年邁的中國媽媽因兒子長大成人,戀愛成家而離開母親,而造成和養育自己的媽媽感情割捨疏離的故事。
影片的母親因孩子的長大離家,產生一種矛盾的情感衝突,一方面,理智上任何母親都希望孩子成家立業,生活穩定;另一方面,在情感上又有一種難以割捨的情結。
故事的最後,這位母親失望氣憤之餘,一口吞下了她的“包寶寶”。然而,這一切不過是她的一場夢。當她從夢中驚醒後,她那離家出走的兒子回來了。
母親逐步明白,人生就是一個不斷分離的過程,沒有什麼是不變。孩子分離也是一樣的,孩子成長的過程中,也是父母的成長。
#我要上條頭##育兒的煩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