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玫瑾教授專訪:如何培養孩子的責任感 關鍵做到這幾點

你要告訴孩子,我上班很累,然後我現在回來,我想歇一會兒,能不能幫我把拖鞋拿過來啊然後再不行的話,那我躺着,你給我倒杯水過來。

為什麼要這麼做呢?首先先要讓他覺得你也是弱的,你也需要照顧。原來你都照顧他們(孩子),所以你現在讓他照顧你。尤其是你現在這種狀況,讓他給你端杯水的是理所應當的。

當她慢慢在這個成長過程當中,把這個變成一個既成事實,也就是説我照顧爸媽是應該的。

那他到初中,就是青春期這個階段就更為重要了。

我認為這個責任感,是屬於孩子要承擔的,孩子不承擔,就沒有責任感。

這個責任,説得形象點就肩膀上有重量了,這就叫責任。你沒重量哪有責任?所以,你不給他派活兒,他怎麼有責任感?

怎麼派活呢?我曾經講過一個例子:

一個單親的媽媽,孩子上網吧玩兒的不回家也不上學,他的媽媽是開出租車掙錢的,為了掙點兒錢,媽媽就天天都在路上轉,後來的因為這個孩子,媽媽實在沒辦法就拿了一箇舊的懸賞貼在校門口求救,“誰能幫我孩子戒除網癮?我給他1萬塊錢!”

其實媽媽的1萬塊錢也很不容易的。後來我看到這個案例,我就跟他媽媽講,我説把這1萬塊錢做你自己的工資,然後那幹嘛呢?讓你的孩子到晚上到週末陪你出車。

讓他再跟你的共同參與工作的過程當中,讓孩子去知道你掙錢多麼不容易,告訴孩子單親媽媽一邊照顧他一邊要工作是多麼的辛苦,而你現在在逐漸長大。你想逃避學習對吧?如果説媽媽逃避工作的話,我們吃什麼?

這個過程我覺得媽媽還要學會跟孩子討論,你覺得學習難在哪。有的孩子説我真的什麼都學不進去,我學不懂,有的孩子還説:我就不想學我就是覺得寫作業煩。

我們有的時候吧,總是一個簡單的要求讓孩子去學,其實沒有那麼簡單的。

孩子在這個過程當中很容易學不進去,於是就逃避。在逃避過程當中家裏頭又不讓他承擔一些責任,這種孩子很容易學壞。

我認為在青春期這個階段,家裏所有的事情都應該分他一份,要做“家人有責”

舉個例子:洗菜、炒菜、刷碗、洗衣服,收拾房間等等家務,我們可以列舉一個單子出來。讓孩子挑選他想做的事情。

比如説一共有八項,孩子小我們大,我們優待孩子,讓孩子挑選兩項,我們挑選三項。這樣的一個過程當中,讓孩子慢慢養成責任感。包括老人住院,家長照顧週一到週五的晚上,週六週日讓孩子去陪伴照顧。

因為你在照顧別人的過程當中就是你的成熟過程,你會知道一個生命現象是怎麼回事。

所以責任感責任感,他要有壓力,沒有這個分量,他是培養不出責任感的。

有些學校比較好,給孩子弄一個班幹部什麼的,他會為同學做事。你看當班幹部的人都特別早熟,所以我在家裏也是這樣,要讓他去學會做事。

在這個過程中要給孩子鼓勵,就是我讓她做了,她不願意做。你告訴他怎麼做, 你看真棒,你做的挺好的,一次就做到這樣,很棒。

多鼓勵他,然後讓孩子慢慢的就覺得我能夠承擔生活中的很多事情,假如媽媽爸爸的是有一方突然沒了,我能把家裏的很多事兒我馬上能挑起來。因為你之前就做很多家務,所以你做飯都沒問題。

所以我覺得責任感是靠這樣的,有意而為的,這個問題真的非常重要。

尤其青春期,我們培養人幾個階段:

六歲之前是情感和習慣,就是性格的東西;

小學的是學習的能力,養成學習習慣的養成;

到初中就是成人的教育,尤其初中開始未來的職業規劃,第二就是男性女性的這個要點是什麼,最後就是家庭的分擔和社會的責任,包括法律的意識,都是要在青春期就要完成的。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393 字。

轉載請註明: 李玫瑾教授專訪:如何培養孩子的責任感 關鍵做到這幾點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