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週末,到我閨蜜家玩,吃午飯的時候,她家兒子非鬧着不吃,並且仗着有“外人”在,故意要挾他媽:“讓我看電視我才吃飯!”聽孩子這麼説,我感覺一陣耳熟,我家女兒,還有我外甥女、小侄子,不是一到讓吃飯都是這樣“講條件”嗎?我猜想,閨蜜也會妥協,讓孩子看一會兒再吃飯,或者邊吃飯邊看。
誰知,閨蜜一臉嚴肅,語氣堅決地説:“不行,按之前講好的規矩來,吃飯時嚴禁看電視。”然後,孩子的爺爺奶奶、爸爸也都隨聲附和,站到了我閨蜜這邊,於是孩子就乖乖聽話,安安靜靜地吃飯了。
“讓我看電視我才吃飯”,可以説,我閨蜜這個聰明家長的回答,解了不少家庭的難題。因為她沒講條件、沒有妥協,而是提前立了規矩,並且説服自己和其他家人一起堅守。
孩子愛講條件,不是壞事,但也不能縱容
其實,關於一吃飯就講條件看電視,一寫作業就講條件下次去哪兒哪兒玩,一做家務就講條件要零花錢……這些現象,在很多家庭中還是很普遍的。家長們會覺得,一讓孩子做什麼就講條件,孩子真是太不聽話了,讓人頭疼。確實讓人頭疼,但孩子愛講條件並不是不聽話的壞事,這説明他的自我意識覺醒了,思維也逐漸成熟了。
當然,孩子講條件,也有一方面原因是大人“慣”出來的。比如,孩子不聽話時,大人主動講條件:“好好吃飯,讓你看電視”、“寫完作業帶你去遊樂場”、“掃掃地給你10塊錢”等等,是大人先講條件,孩子才如法炮製的。如果孩子是這種情況下學會的講條件,建議家長不要再縱容了。
因為,這種講條件,會讓孩子過於看重物質獎勵,而削弱了孩子的興趣和主動性。甚至,還會讓孩子變得沒主見,凡事只會模仿大人講條件。如果家長還一味毫無原則地妥協,還會讓孩子養成凡事習慣“威脅”、恃寵而驕的壞毛病。
當時講條件,不如事前立規矩
之前,很多人都提倡父母與孩子之間,應該做朋友,彼此尊重,凡事“商量着來”,這樣才是最和諧的親子狀態。但是,別忘了,這個是有前提的,那就是孩子長大之後,知道什麼是“朋友”、什麼是“尊重”的時候才行得通。如果是兩三歲,甚至剛上小學的孩子,真的不適合跟他們“做朋友”,而是適合給他們“立規矩”。畢竟,太小的孩子,是非觀、自主意識還是比較薄弱的,如果給他們太自由的空間,他們不會乖乖聽話,而會更加肆無忌憚地鬧。
因此,也有人説,父母最大的失敗,就是在該給孩子“立規矩”的年齡,卻假裝跟孩子“做朋友”。所以,我們家長只有提前給孩子立了規矩,讓他們知道對錯,建立了良好的生活習慣和學習習慣之後,才能跟他們講條件、講尊重。在此,建議家長,教育10歲以內的孩子,與其當時講條件,不如事前立規矩。
比如,看電視這件事,提前説好什麼時間可以看,每次看多久,這樣根本就不存在孩子在吃飯的時候講條件要看電視的情況。即便存在,家長也能夠用立好的規矩回答他。大家覺得呢?
關注,你想了解的母乳餵養、輔食添加、疫苗接種、疾病護理、成長髮育,都能在這裏找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