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諺有云:“立秋之日涼風至”,其實這“涼風至”並不會像我們想象之中,帶來一個涼爽的秋天,黃河以北的地區,在早晚時會迎來一些涼意,但整個白天,尤其是中午,氣温仍然很高,所以老百姓常講:“立秋早晚涼,中午汗還淌”、“立秋反比大暑熱,中午前後似烤火”。而位於長江中下游的南方地區更不用説了,此時則根本感覺不到秋涼的氣息,仍舊受着酷暑的煎熬。
立秋之日儘管被認為是秋天的開始,然而,無論是氣候特徵,還是人們的感受,這時都還不能算是真正的秋天。餘暑未消,既有秋老虎發威,又有雨水頻降,這就是中醫裏常説的“長夏”。
中醫認為認為長夏屬土,脾主長夏,此時要注意對脾胃的養護。在漫長酷熱夏季,人們由於頻飲冷飲,常吃凍食,很多人都會出現脾胃功能減弱的現象,而且很多人相信“立秋抓秋膘”,一到了秋涼伊始就開始貿然進補,連續着大魚大肉吃得過於油膩,或者大量補品補藥往肚子裏填,這樣一來,驟然加重了脾胃的負擔,使長期處於疲弱的消化器官一下子承受不了,很容易導致消化器官功能紊亂,出現胸悶、腹脹、厭食、消化不良、腹瀉等症。
另外我們説長夏的氣候還沒有完全到達“秋高氣爽”的境地,尤其我國南方地區,還繼續着“濕熱蒸騰”,我們講脾喜燥雨惡濕,脾陽是消化食物的動力,乾燥的環境有利於它運化,而濕為陰邪,性黏滯,重濁難纏,一旦我們的脾臟被濕邪所困,就不能正常運化水谷精微,人體就會出現食慾不振、脘腹脹滿、大便稀溏或者是人懶乏力,四肢倦怠等我們稱為“秋乏”的不適症狀,嚴重者,甚至出現四肢怕冷、水腫等問題。
結合這兩點,我們就要注意,在立秋之後,飲食上應以去暑補氣,增強脾胃功能為保障健康的重點,即使想補也應是清補。要給脾胃一個調整適應時期,可先補食一些富有營養,又易消化的食物,以調理脾胃功能。如魚、各種動物瘦肉、禽蛋以及山藥、蓮子肉、太子參、茯苓等,都是非常適合長夏的清補健脾之品.此外,奶製品、豆類及新鮮蔬菜、水果均宜適量食用。如果你所處的地區濕氣比較重,還是要注意除濕,可以多吃些薏米粥、冬瓜粥、紅小豆粥等有除濕功效的食品,同時記住對於過於油膩的食品或者大量的肉類一定要避免,這些食物都容易產生或加重內濕,傷及脾胃。
在起居上,這個時期也不能過於避熱趨涼,乘涼時,尤其要蓋好腹部。長夏晝夜温差加大,中午熱早晚涼,暑濕隱藏在身體裏不易散發。早上着涼之後就容易產生伏暑,表現出發熱、腹瀉等症狀。
【來源:中醫中藥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