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才算是焦慮的表現?自己控制不了時有更好的辦法嗎?
我們拿廣泛性焦慮障礙來舉例,這種疾病佔據焦慮障礙的57%左右,常緩慢起病,臨牀特點是經常持續存在的、無明確對象或固定內容的焦慮不安,包括緊張,害怕、過分擔心等;病人感到十分痛苦而又無法擺脱是這類疾病的特有表現,因為患者伴有自主功能紊亂,交感神經系統功能活動過度,使患者出現了過度焦慮和不安。
精神性焦慮,這也是最常見的表現之一,患者會對未來幾乎不可能發生的事件表現出過度的擔心和害怕。其實病人可能根本不知道自己擔心什麼,但就是感到提心吊膽,坐立不安,緊張而不沉穩,心煩意亂,沒有耐心,遇到小事就會六神無主,驚慌失措等等;任何事情都會往壞處想,就連休息的時候也坐卧不寧;多數患者自述這種焦慮緊張的情緒是自己過分擔心所致,而害怕又找不到對象,總是擔心未來會出現不好的結局,這也叫做預期焦慮;這種情緒和煩惱不同,煩惱主要是針對過去的事情後悔和對現實的不滿,還有部分患者表現激惹易怒,無端發火,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減退,工作力下降等等。
軀體性焦慮,主要表現自主神經功能的障礙和運動和不安的症狀,比如口乾、出汗、心悸心慌、胸前區不適感、氣急或窒息感、尿頻尿急、腹部不適、頭痛頭暈、耳鳴、皮膚刺痛感等等。
睡眠障礙,常表現入睡困難,輾轉反側,因過度擔心而難以入睡,可伴有一些不愉快的夢境體驗。還有病人表現為睡眠間斷,夜驚,夢魘,常常從噩夢中驚醒而緊張害怕,次日精神不佳,疲乏無力,頭腦感覺昏昏沉沉,沒有清新的感覺。
最科學有效的方法就是心理治療與藥物治療相結合,目前心理治療和認知行為治療,通過建立良好的醫患關係,讓患者清楚的瞭解焦慮症的實質乃功能性疾病而非器質性疾病;因為患者軀體不適表現讓他們擔心自己的健康狀況,可能誤認為焦慮是軀體疾病所致,如果沒能及時解釋清楚會影響療效。
那麼認知行為治療主要針對患者的個性特徵,很多焦慮障礙患者對現實生活不滿意,對人生期望過高,凡事往壞處想,擔心結局不好等等;長時間處於高度警覺之中、容易產生一些歪曲的認知,這是造成疾病遷延不愈的原因之一。所以我們可以通過認知方法改變患者對疾病性質的歪曲認知,若能適時的給予行為治療如放鬆訓練、系統脱敏等處理焦慮引起的軀體症狀,能取得事半功倍的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