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真正優秀的孩子,都是陪出來的

由 機東林 發佈於 健康

十年後,我們留給孩子最好的禮物,不是金山銀山,而是這樣東西……


孩子的優秀,離不開父母在背後默默的付出。


那些別人家的孩子,他們的父母做對了的第一件事就是“陪伴”。


1

好習慣是陪出來的
去年,重慶理科高考狀元謝欣穎,拿到了726分的優秀成績,而能取得這樣的佳績,與良好的學習習慣有很大關係。
班主任曾坦言:“她的學習習慣特別好,讓我都感覺很佩服。”
而這份習慣,源自父母平時的培養。
謝欣穎的父親曾説過:“學習上主要靠孩子自覺,他們只是小時候就培養孩子的學習習慣”。
比如為了培養孩子的閲讀習慣,從謝欣穎一歲多開始,父母就開始訂很多幼兒畫報、繪本:
“小時候她看不懂,我們就給她講,她主要是看圖。慢慢的,她自己看了給我們把故事講出來。”
堅持親子閲讀一段時間以後,女兒愛上了閲讀。平時除了學習之外,閲讀成為生活中很重要的一部分。
無獨有偶,另一位高考狀元楊晨煜的媽媽也提到:
“孩子肯定要從小培養,所有的習慣必須在他沒有自主思考的能力時,全部幫他打好。
監督孩子養成好習慣的過程非常痛苦,你得時時刻刻監督留意他。這個過程,家長也要自律,而不能像現在很多人那樣,把孩子丟一邊玩手機。”
孩子每個習慣的養成,都離不開父母用心的陪伴,學習上的習慣,要耐心地輔導,孩子想放棄的時候,給他加油打氣;生活上的習慣,更是要以身作則。
我經常聽到父母抱怨:“孩子的好習慣好難培養啊!壞習慣倒是一學一個準!”
孩子的好習慣養成關鍵期,往往是在10歲之前,這個時期,光靠催促、監督是沒用的,最好是父母陪着孩子一起堅持。
不然,大人的懶散會直接影響孩子,比如想讓孩子遠離電子產品,自己卻放不下手機;想讓孩子多看看書,自己一年不翻一回書;想讓孩子多運動,自己平時就愛宅在家裏......
孩子的優秀,他自己的努力固然重要,但是父母需要付出的努力也不比孩子少,尤其是孩子生命的前10年。
有智慧的父母,不會用自己的權威,耳提面命地逼着孩子努力,而是陪着孩子一起進步。
童年把孩子的習慣打好基礎,未來才會真正的省心。

2

幸福感是陪出來的
河南鄭州一位爸爸,為5歲女兒手工做玩具的視頻在網上走紅。
從女兒兩歲多的時候,他就開始為她手工製作各種各樣的玩具,如今已經堅持了三年。
用的材料很簡單,就是家中的塑料瓶、廢紙箱。他已經做了120多件小玩具,家裏被朋友稱為“玩具王國”。
這位爸爸坦言道:“(堅持做這件事)最大的意義就是對孩子的意義,可以陪伴孩子的童年,就是最大的意義。”
因為父母的陪伴,女兒臉上總是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對她來説,最珍貴的不是玩具,而是爸爸真誠地陪伴,每一件玩具,都成為父女倆最幸福的回憶。
高質量的陪伴,往往讓孩子更幸福。相反,長時間缺乏父母陪伴,孩子內心是極度缺乏安全感和幸福感的。
留守兒童就是最好的例子,身邊許多一線教師在多年的執教中發現,留守兒童與其他孩子相比或多或少表現得更加敏感、膽小、自卑。
孩子成長過程很重要的一件事是在受挫時,有爸爸或媽媽及時且積極的關注,這讓他感受到安全,他才會無憂無慮地成長,父母不用心陪伴孩子,他是感受不到安全感。
每一個幸福的孩子背後都有一個願意花時間陪伴孩子的父母。

3

好的親子關係是陪出來的
我曾經聽過一位媽媽的抱怨説自己3歲的兒子跟奶奶親,不跟她親。
一問之下才知道,她因為忙於工作,孩子從小就是跟着奶奶生活,自己幾乎沒有怎麼照顧過孩子。
有次,奶奶有事要回老家幾天,這是第一回,由她一個人帶孩子。
白天的時候,孩子還開開心心的,到了晚上就開始哭着要奶奶,怎麼哄都止不住,直到哭累了才睡去。
奶奶走了幾個晚上,孩子就哭了幾個晚上。
媽媽也很傷心:“我是他媽媽啊,他為什麼就跟我不親呢?”
我們身邊有很多自信的父母,仗着血緣關係,就很篤定地認為孩子跟自己親密無間,但事實是,不陪孩子,孩子也會變成陌生人的。
世上沒有哪一種關係不需要經營和維繫就能其樂融融。
那些親子關係很好的父母,都在與孩子相處中下了苦功夫。
心理學家艾莉森·高普尼克所説的:“你是個什麼人,你跟孩子關係怎麼樣,比你對孩子怎麼做要重要得多。” 
趁孩子還小的時候,抓住陪伴他們的每一分每一刻,很多小事都能增加和孩子之間的親密感,比如下班陪孩子玩一個小時、睡前陪孩子讀讀書、假日帶孩子出去旅行......
你真的沒有那麼忙。只要足夠真誠,足夠用心,孩子就很容易滿足,你們的親子關係絕對不會太差。
親子關係好了,教育也才能變得更加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