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要杜絕四點、注意四點,掌握技巧,教育需要與時俱進

當下的教育方式有很多,但誰也説不清楚,哪種教育方式最好?主要原因還是在於孩子的心性不同。當然教育過程中也有很多共通點,尤其是這四個應該杜絕的教育理念,家長務必要牢記並且實施到位。

家庭教育需要技巧,這四點要嚴厲杜絕

1、不要過分要求孩子

父母和孩子之間永遠都是獨立的個體,只是很多家長喜歡用身份去“壓制”孩子。可能家長的初衷也是因為過於擔心,總覺得孩子年幼思想不夠成熟,擔心他們做事莽撞沒有頭緒。於是拼命的希望孩子聽從安排,而且態度極其苛刻和嚴厲。

家長最害怕的是孩子變得無法無天,做事情時沒有底線,可若是方法用錯的話,只會讓孩子變得更加叛逆。為了避免親子間發生更多的爭執和矛盾,家長應該明白“信任”的重要性,而且真正的做到信任和放手。要讓孩子明白更多做事的道理,並且學會聽取他們的意見,若是可以,請跟孩子一起商量。

家庭教育要杜絕四點、注意四點,掌握技巧,教育需要與時俱進

2、期望孩子成才的心理強烈

家有兒女的父母,都希望他們成為人中龍鳳,甚至還為孩子規劃好了人生路線。在家長心中,他們設計好的所有事情,都是為了孩子能夠更加健康及優秀的成長。從某個角度來説,家長的規劃沒有錯,不管是給孩子報興趣班,還是替他們安排事情。

但是,家長唯獨忽略了孩子的意見,沒有詢問過孩子是否喜歡。可能最初孩子會因為好奇,配合家長的一些想法,但是之後孩子的主觀思想更加強烈,他們就會與父母發生分歧,甚至對着幹。無論怎樣,請不要忽略孩子的天性,給他們自由玩耍的時間。

家庭教育要杜絕四點、注意四點,掌握技巧,教育需要與時俱進

3、過於嬌慣和寵溺孩子

“小”並不是孩子做錯事的藉口,更不是家長為他們做事的理由。成長路上,太多的家長以“孩子年幼不懂事”為由,經常出面替孩子善後,甚至從源頭上規避了很多錯誤和困難的出現。可能孩子當下的生活很輕鬆,心情也很愉悦,但是他們失去了面對風雨的機會,相信承受力也會落後他人。

寵溺和嬌慣都是教育路上的大忌,容易使孩子變得自私和驕縱。最可怕的是,他們會變得沒有思想,總是想着依賴父母,將來不管是生活還是工作,都無法使自己變得獨立。誰的人生都是從0歲開始,所以很有必要讓孩子學會承受,哪怕是挫折和困難。

家庭教育要杜絕四點、注意四點,掌握技巧,教育需要與時俱進

4、習慣用言語威脅孩子

在孩子心中,父母永遠都是他們最親最信賴的人,尤其是幼兒階段,親子關係越是親密,孩子內心的安全感越充足。可是為了讓他們聽話,很多父母喜歡用“威脅”的方式,尤其是在孩子“屢教不改”的時候,家長就會用“不喜歡你”,或者是“不要你”之類的字眼。

這樣的話,可能會讓孩子瞬間聽話,但這全部源於內心的恐懼和害怕。因為孩子無法判斷父母話語的真偽,他們很擔心自己被丟下,所以只能假裝聽話。時間久了,會讓孩子變得膽怯沒有安全感,而且對他們的身心健康也會造成影響。最重要的是,對於父母再也沒有最初的信任和依賴。

家庭教育要杜絕四點、注意四點,掌握技巧,教育需要與時俱進

想讓孩子的未來可期,家長就要為他們提供更多的正能量。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長中的頭等大事,家長務必要學會尊重和信任,變優秀的路上需要更多的行為習慣支撐。

父母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會投射在孩子身上,進而對孩子的人生產生影響。要把孩子教育成什麼樣的人,首先家長就要成為那個樣子的人。

01

父母修養好,孩子有教養

教育來自生活的點滴,家庭是教育的主戰場。我們常説: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

正如盧梭所説:人的教育在他出生的時候就開始了,在他不會説話和聽別人説話以前,他就已經受到教育了。父母的言傳身教在孩子教育中意義重大。

我國傳統文化中有“養不教父之過”之語,列夫·托爾斯泰也曾説“全部教育,或者説千分之九百九十九的教育都歸結到榜樣上,歸結到父母自己生活的端正和完善上”。

教育是一個潤物細無聲的過程,想要孩子成為一個有教養的人,首先父母也應做到有修養。

無數事例告訴我們:有教養的孩子背後站着有修養的父母,熊孩子的背後往往站着不合格的家長。

年幼的孩子會通過模仿父母的行為,來獲得一種與父母共通的安全感。隨着時間變化,久而久之,這種模仿逐漸內化成孩子的性格。

如果父母表現出的都是缺乏修養的行為,那麼孩子通過模仿這種行為,也會變得缺乏教養。

父母以身作則的品德教育,是孩子健全人格塑造的重要環節。它決定着孩子長大成人後,品德是否高尚、處事是否得當,這一切的意義對孩子的人生而言,要遠大於遺傳智力的影響。

你的修養,就是你孩子的教養。以修養育修養,以品德養品德,要求孩子做到的,家長要首先做到。

家庭教育要杜絕四點、注意四點,掌握技巧,教育需要與時俱進

02

父母有格局,孩子有視野

“格局,是一個人精神上的基本架構,它昭示着一個人的胸襟氣度,也是一個人內在精神的直接反映”,父母的眼界與格局,決定孩子世界的寬度。

曾國藩説:“謀大事者首重格局。”父母有大格局,孩子才能走得長遠。

作為父母,不能只關心孩子吃得飽不飽,穿得暖不暖,對孩子的關心不能僅僅停留在物質層面,更要在精神層面關心自己的孩子。

養育孩子,不是隻有“養”還要有“育”。除了物質上的滿足,父母更應考慮的是把孩子培養成什麼樣的人。

擁有大格局的父母能創造各種可能,讓孩子看到自己的能力,發現自己的價值,從而內心變得強大起來。

父母的格局決定了孩子看世界的視野和態度。成為父母並不意味着失去自己,有大格局的父母不會把所有的勁都使在孩子身上,而是給孩子獨立生活和思考的空間。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教育孩子也不能急於一時。養育子女,讓子女接受教育的目的不能被簡單地理解為光宗耀祖、掙大錢、買大房子,如果父母的格局眼界侷限於此,孩子的格局也會受到限制。

父母要有大格局,就像紀伯倫在詩中所寫的那樣“你的兒女,其實不是你的兒女。……他們藉助你來到這世界,卻非因你而來,……你可以給予他們你的愛,卻不是你的思想”。

父母有格局,才能打開孩子的未來。

03

父母有遠見,孩子未來寬廣

《論語》中説“人無遠慮,必有近憂”,這句話不僅適用於我們日常生活,在教育孩子中也同樣適用。

父母的遠見裏,藏着孩子的未來。

《戰國策》中有言“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身為父母,沒有人不為自己孩子的將來打算。父母雖不能將自己的理想強加在孩子身上,但卻可以為孩子的理想或未來添磚加瓦。

孩子成長的旅途總要面對許多岔路,在人生重要的十字路口,父母需要給孩子提供指導,這時父母的遠見就體現出了價值。

聽過這樣一則故事:有一位小女孩特別喜歡畫畫,而且十分具有繪畫天賦。小女孩父母的朋友建議小女孩父母給小女孩找個老師,將孩子好好培養一下。

女孩的父母雖然口頭上答應了,但卻一直沒有在意。後來,隨着時間發展,小女孩身上的天賦被消磨殆盡。

王安石筆下的方仲永也是身懷天賦,卻因父母沒有遠見,而最終泯然眾人。

有遠見的父母會根據孩子的實際情況,為孩子的未來打算。讓孩子活得開心快樂絕不是讓孩子處於散養狀態。讓孩子做個孩子,有個孩子的樣子也不等於孩子的生活中只有玩。

學習與快樂並不是衝突對立的,一個有遠見的父母不會唯成績論,以“成王敗寇”簡單粗暴地評價孩子,反而會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發現孩子的長處,會引導孩子不斷地完善自己。

父母有遠見,孩子未來的路就更寬廣。

04

父母有原則,孩子有紀律

父母的愛可以無條件,但一定要有原則。

《顏氏家訓》中説“父子之嚴,不可以狎;骨肉之愛,不可以簡。簡則慈孝不接,狎則怠慢生焉。”

教育孩子有原則地約束比無條件地縱容更重要。父母在教育孩子上沒有原則或者雖有原則卻屢屢破壞原則,那孩子的將來可能會出現許多麻煩。

有原則,就是遵守規矩。原則就是當孩子做錯事時,我們不能因為愛去縱容,去破壞現有的規矩,而是要讓孩子意識到他們的錯誤,耐心地引導孩子改正錯誤。

父母有原則,才能教育出有紀律、道德感強的孩子。如果做父母的不能堅持做父母的原則,放縱孩子,不讓孩子明白道德規矩,教育出的孩子也不會有原則,不會有紀律觀念。

孩子越小,父母越需要理性,越需要堅守原則。面對孩子的不良行為和不合理要求,父母必須用堅決的態度使孩子明確行為的界限。

許多家庭都有這麼一個通病,就是家裏雖有規矩,但當孩子一哭一鬧父母就失去了原則。

許多被慣壞的孩子都有一個共通點,就是他們的要求總是能被滿足,只要一哭一鬧甚至不哭不鬧,父母就會一而再,再而三地降低自己對孩子的要求,降低底線,失去了做父母的原則。

想讓孩子守規矩、講規則,家長首先要堅持自己的原則。當家長針對自己孩子制定了一些規則後,就要嚴格遵守執行,不能輕易破壞規矩。

在教育孩子過程中,父母一定要把握好尺度,既不失去愛,也要堅持自己的原則。

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鏡子。孩子的教育不僅是教育孩子,更是家長的自我教育。孩子在日常生活中不僅複製父母的行為,更會複製這些行為背後的品格、修養、原則、格局。

做一位好父母應該明白,教育孩子的過程也是個提升自己的過程,完善自我為孩子做出榜樣比一味要求孩子“成為誰”更重要。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3549 字。

轉載請註明: 家庭教育要杜絕四點、注意四點,掌握技巧,教育需要與時俱進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