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孩子並不可怕,真正可怕的是比熊孩子還熊的家長。
一大早閨蜜就給我打電話,説了週末發生的奇葩事件,她的言語之間滿是生氣,不過最後的結局很解氣,她倒也看開了。
她週末約了一個朋友去參加美食節,她們正排隊買五彩的棉花糖,等了20分鐘終於買到了棉花糖,可是這時突然有個小男孩衝到了她們前面,很沒禮貌地説:“喂,我餓了,把棉花糖讓給我吃!”
閨蜜原是個心善的人,但遇到這麼不講禮貌的孩子要吃的,她是萬萬不肯的,於是搖頭:“想吃的話,叫你的家長自己買吧!”
閨蜜説完正準備走,沒想到小男孩突然搶走了她的棉花糖,還向她做鬼臉:“搶到了,就是我的棉花糖了!”
“你這小孩子怎麼這樣子,有沒有家教,你的家長呢?”閨蜜開始大聲地質問孩子。
“拿你一根棉花糖咋了?真小氣!我家寶寶還小,你一個大人,這樣罵他像什麼樣子,你才沒家教!”一個老人衝過來,把孩子拉到身後,用手指着我們,表情還特別地氣憤。
閨蜜終於意識到家長比熊孩子還熊,絲毫不講道理,還有點倚老賣老的感覺。閨蜜很生氣,一根棉花糖本沒什麼,可這祖孫倆做得太過分了,如果不説點什麼,她心裏過不去。
閨蜜故意放大聲音,笑着説:“我千辛萬苦買的棉花糖,既然你們想要,我就發發慈悲施捨給你們倆吧!看你們挺可憐的,現在天氣這麼冷了,還跑來蹭吃蹭喝的,不過蹭我一根就算了,別蹭別人吃的了!”
此話一出,周圍的人都圍過來,對祖孫倆指指點點的,這位老人被懟得啞口無言還紅了臉,她從孫子上搶了棉花糖,怒狠狠地還給了閨蜜。老人帶着孫子,哼得一聲走了。
閨蜜丟了那根棉花糖,感慨:“果然每個熊孩子背後都有一個蠻不講理的家長!”
熊孩子的製造者是誰?
很多人喜歡將一切原由歸於社會因素,説是現代社會的擁擠、浮躁與勢力讓孩子變熊了,但這根本構不成理由。
①單從人數比例與數量上來説,以前的時代,一個家庭有7-8個孩子,但卻少有一個熊孩子。而當今天社會之中,一家基本都只有一個孩子,熊孩子反而越來越多了呢?
②如果是從生活條件來説,舊時代温飽都解決不了的時候,孩子們都沒有爭搶、打劫食物。而物質豐富的今天,孩子怎麼反而會無禮地搶別人東西吃,變得“熊”起來呢?
原來,孩子的人數在精簡,每個家庭的物質生活在急劇地增長,但是父母的教育開始進入誤區,這才讓為數不多的孩子成為了當代的“熊孩子”。
所以,根源不是熊孩子變多了,而是許多家長把孩子養成了熊孩子。
想要挽救熊孩子,根源在於改造熊家長。
那作為新時代家長,到底該如何處理孩子的教育問題,當孩子真的犯錯了之後,父母應該如何處理會更加的恰當呢?
1、父母置身於“旁觀者”的身份看待孩子所犯的錯。
很多家長在看待別人家的孩子或者陌生孩子的時候,往往能夠更加公正地評判孩子的言行,好與不好。
但是對於自己的孩子,不管是孩子説謊、暴躁、自私、無理、或者是打架,有些父母都會覺得自家孩子沒有錯,這是他聰明的自我保護,不被欺負的表現。
所以,父母對於孩子“偏愛”矇蔽了雙眼,讓父母開始無法公正地分辨事非,於是助長了熊孩子越來越熊的結局。
其實當孩子犯錯的時候,父母要置身在“旁觀者”的角度對待事件,就會減少對孩子偏愛,也能把握到愛的真理,成為了能分辨黑白的父母。
如果家長每次都能做到公正、不偏頗,孩子也就能真正地分得清自己哪些事情可做,哪些不可做了。
2、幫助和引導孩子為所犯的錯承擔應有的後果。
父母在其中需要做到兩個要求:
第一個要求:父母對孩子的態度要改變,由“無條件撐腰”轉變為“引導孩子認錯”。
如果發現孩子做錯的時候,父母不能一味地袒護,而是要督促孩子承認自己錯誤,並且真誠地改正錯誤。
當孩子感受到父母的重視與堅定,才會真正地感到“懺悔”,明白自己哪裏做錯了。
第二個要求,父母要鼓勵孩子承擔責任,並且及時補救。
當孩子犯錯了,父母首要鼓勵孩子不要逃避,勇敢地承擔責任。責任重大的時候,要陪伴孩子、給孩子勇氣,並且要引導孩子開動腦筋去盡力補救。這樣以來才會讓孩子直面錯誤,孩子也能在錯誤中領悟到規則和底線。
孩子只是孩子,他們很擅長模仿,但是也是可以被重塑的,家長趁早糾正孩子,越有利於孩子重塑三觀。
所以,父母要冷靜下來,平和而公正地看待熊孩子,那麼孩子未來可能不會再熊了。
因為一個覺醒的家長便是一個新的開始,他會以終點為“起點”,一點一點精進自我,也一點一點幫助孩子、引導孩子重新回到正確的道路,如此孩子才不至於被家長養廢了,反而有可能會變得越來越優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