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丸之父顧方舟:一生只做一件事,就是做了一顆小小的“糖丸”

提到“糖丸”應該會勾起很多人的兒時回憶吧!糖丸,其實是疫苗的一種,是由液體脊髓灰質炎疫苗與奶粉、奶油、葡萄糖等輔料混合製成。新生兒出生滿2個月開始服1粒,之後在3月、4月再各服1粒,4週歲時再服1粒,其他年齡需要時也可服用。顏色是白色的,味道冰冰甜甜的,還記得小時候,就為了能吃上白衣天使們獎勵的“糖丸”,甘願忍着疼痛去打預防針。也正是這小小的糖丸,為眾多孩童的健康保駕護航,讓曾經一種可怖的疾病成為了歷史。

糖丸之父顧方舟:一生只做一件事,就是做了一顆小小的“糖丸”

脊髓灰質炎俗稱小兒麻痹症,是由脊髓灰質炎病毒引起的傳染病,多發生於7歲以下的兒童,多數患兒會留下跛行的終生殘疾,甚至嚴重可導致死亡。我國1955年,曾在江蘇南通大規模爆發脊髓灰質炎,導致1680例患兒突然癱瘓,另有466例死亡,隨後病毒有徐蘇蔓延到其他地區,每年約發生20000~43000例,引起全國恐慌。而糖丸疫苗的研發,遏制住了病毒的蔓延與發展。

那你知道糖丸是誰研發的嗎?他就是“糖丸之父”——顧方舟

糖丸之父顧方舟:一生只做一件事,就是做了一顆小小的“糖丸”

顧方舟(1926-2019)出生於上海市,原籍浙江寧波,中共黨員,是英國皇家內科學院院士,曾擔任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原校長及一級教授,積極推動院校的科學研究及教育事業等工作。他是著名的醫學科學家、病毒學專家。對脊髓灰質炎的預防及控制研究長達42年,是脊髓灰質炎疫苗的研發者及開拓者之一,並獲得“人民科學家”的國家榮譽稱號。他曾謙遜地説:我一生只做了一件事,就是做了一顆小小的“糖丸”。但實際上乙型肝炎疫苗納入兒童免疫接種的國家計劃,他曾參與積極推動,此外我國還有眾多公共衞生事業成果背後有着他的身影。要説這脊髓灰質炎疫苗的研究難,這難到哪呢?咱們來看看當時的疫苗研發背景。

當時,大概在上世紀60年代初,是由美國和蘇聯率先研製出了脊髓灰質炎疫苗,疫苗分為兩種,滅活疫苗和減毒疫苗,也就是咱們常説的“死”疫苗和“活”疫苗。那有疫苗了,為啥還要研究新型的疫苗呢?因為脊髓灰質炎病毒是分型的,不同國家或地區可能不同,所以我國流行傳播的脊髓灰質炎病毒的分離與定型是首先需要解決的任務。1957年,顧方舟調查了國內如北京、上海、天津、青島等十二個地區脊髓灰質炎患者的糞便標本,首次採用猴腎組織培養技術將病毒分離出來,並通過病原學及血清學方法確定脊灰流行病毒以Ⅰ型為主,發表了《上海市脊髓灰質炎病毒的分離與定型》。

糖丸之父顧方舟:一生只做一件事,就是做了一顆小小的“糖丸”

之後需要解決的是根據我國國情選擇一條合適的疫苗生產路線。當時國際上有死疫苗和活疫苗兩種可參考生產路徑,各有優缺點。死疫苗可直接投入生產,但成本較高,一針大概要幾十元,要打三針,之後還要打一針加強針。而當時我國人口眾多,生產力及人民經濟實力並不高,不符合中國國情,推行起來會較為困難。效果方面,當時美國已大規模推行死疫苗,顧方舟發現美國Salk研究的死疫苗雖能防止已經感染病毒的患者不發病,但控制脊灰流行的效果不如人意,不能阻止脊灰病毒在人羣中的傳播

而活疫苗雖然成本上不高,相對於死疫苗,成本大概為其千分之一,但活疫苗需要在國內進行有效性和安全性的臨牀研究。結合當時我國國情,顧方舟提出建議應選擇活疫苗路線,他的意見被衞生部的採納。隨後,於1959年12月,中國醫學科學院與在北京衞生部生物製品研究所協商,成立脊灰活疫苗研究協作組,顧方舟擔任了組長,在距離市區幾十公里外的昆明西山,帶領團隊挖洞建房,實驗室拔地而起。

糖丸之父顧方舟:一生只做一件事,就是做了一顆小小的“糖丸”

實驗分為兩步,臨牀前的動物實驗和臨牀試驗。在經歷了一番波折後,終於通過了動物實驗。接下來的臨牀試驗是以人為研究對象,具體可分為Ⅰ、Ⅱ、Ⅲ三期。Ⅰ期臨牀試驗目的主要是觀察疫苗對人體的安全性,研究對象是健康人羣。因為脊髓灰質炎的感染人羣主要是7歲以下兒童,所以需要兒童來試藥。雖説要求的人數不多,但其實難就難在這裏了,有誰能捨得自己的孩子冒着癱瘓甚至死亡的風險來當小白鼠試藥呢?研究進行至此,該如何攻克呢?顧方舟和項目組同事毅然決然地選擇以身試藥,喝下了疫苗溶液。一週過去後,各項生命體徵平穩,並無任何異常。成人安全,但不能代表疫苗對小孩也安全。

糖丸之父顧方舟:一生只做一件事,就是做了一顆小小的“糖丸”

古人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脊髓灰質炎疫苗如果研製成功,將能保護全國眾多孩子們免受病魔的璀璨,健康成長。顧方舟咬了咬牙,決定拿自己剛滿月的兒子做試驗。他的原話是:“我們幹這行的,我們自己生產的東西不相信自己,那人家怎麼能相信”。在顧方舟的感召下,同事們也紛紛給自己的孩子服用了疫苗。一面是至親骨肉,一面是擔負着成千上萬孩子們健康成長的使命,我想那段日子,是這些初為人父母最為難熬的日子。所幸,孩子們沒有出現任何不良症狀,疫苗是安全的!疫苗是安全的!

Ⅱ期臨牀試驗是中等範圍使用後的疫苗安全性及有效性評價。1960年,在成立了專門機構、制定了研究方案後,2000人份的疫苗在北京投放,結果表明,疫苗安全有效。Ⅲ期臨牀試驗,是進一步擴大範圍使用後的流行病學檢測,受試人羣擴大到450萬人,並在北京、天津、瀋陽、青島多個地區展開試驗。在接下來的近一年的密切監測後的數據表明,各市脊灰髮病率產生了明顯的影響。與1959年相比降低1~12倍,未服疫苗組發病率比服疫苗組高7.2~20倍

糖丸之父顧方舟:一生只做一件事,就是做了一顆小小的“糖丸”

三期臨牀試驗圓滿成功,下一步可以大批量生產,全國範圍內使用了。顧方舟再次帶領團隊,排除萬難,在距離昆明幾十公里的玉案山花紅洞,僅用了9個月的時間,生生在一片荒山上為全中國的孩子們建起了生產疫苗的基地。1960年12月,首批500萬人份疫苗生產成功,在全國十一個城市推廣開來。經過廣泛調研,各市脊髓灰質炎發病率紛紛降低。

脊髓灰質炎疫苗不耐熱,需要在-20℃~8℃環境下儲存及運輸,才能保證疫苗不失活。另外服用方法上,家長需將疫苗滴在頭上,一不小心,就會造成浪費,小孩呢還不願意吃。為了解決液體疫苗運輸難、小孩不願吃等問題,顧方舟等人經過一年多的研究測試,把疫苗做成糖丸,儲存時間大幅延長,常温可存放多日,冰箱冷藏可保存兩個月,口感甜甜的也大大增加了小孩子們的可接受度。偏遠地區運輸不方便,顧方舟還想出了一個“土辦法”,將冷凍的糖丸放在保温瓶中。

糖丸之父顧方舟:一生只做一件事,就是做了一顆小小的“糖丸”

隨後疫苗在全國範圍內逐步推廣,1978年我國開始實行計劃免疫,脊髓灰質炎發病人數繼續呈波浪形下降。2000年10月,世界衞生組織證實,中國本土“脊灰”野病毒的傳播已被阻斷,成為無“脊灰”國家,已經74歲的顧方舟作為代表,在“中國消滅脊髓灰質炎證實報告”上籤下了自己的名字。此後,糖丸爺爺繼續深耕脊髓灰質炎研究,研製成功“脊灰”單克隆抗體試劑盒,在“脊灰”病毒單克隆抗體雜交瘤技術上取得成功,並建立起三個血清型、一整套“脊灰”單抗。

顧方舟曾謙遜地説:“我的一生只做了一件事,就是做了一顆小小的糖丸”。然而正是他將畢生精力完全投入到了醫藥研究事業中,才成功戰勝了脊髓灰質炎病毒,造福千秋,為成千上萬的家庭帶來了幸福。正如他的名字一樣,像一座方舟,承載着孩子們,披荊斬棘,保駕護航,渡過脊灰病魔難關。

糖丸之父顧方舟:一生只做一件事,就是做了一顆小小的“糖丸”

2019年新年伊始,為我國免疫事業做出傑出貢獻的病毒學專家顧方舟辭世。直到這時,可能很多吃過糖丸的人才知道顧方舟的名字,然,英雄已逝,我希望我們能夠有更多的人更早的認識這些偉大的醫藥研究者們,他們的精神值得我們每個人去銘記學些。

最後,借用“糖丸爺爺”顧方舟的話,吾輩醫學研究者們共勉。“我祝願全國免疫工作者,看好每一個孩子,保護每一個孩子,使得他們能夠健康地成長”。

#健康真知筆記#

參考文獻

[1] 劉選國. 小兒麻痹症疫苗研發的啓示[N]. 新華每日電訊,2020-08-21(011).

[2] 楊吉凱,劉月華,李卉. 新編公共衞生與預防醫學知識精要[M]. 吉林科學技術出版社,2019:245-246.

[3] 吳昌華. 自然科學發展史簡明教程[M]. 中國鐵道出版社,2018:292-293.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3156 字。

轉載請註明: 糖丸之父顧方舟:一生只做一件事,就是做了一顆小小的“糖丸”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