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孩51天減重16斤 胖子也會營養不良
這個春天你是否也勵志減肥了,效果如何呢?西安姑娘婷婷是個成功範例。
20多歲的婷婷1米63的身高,工作後體重直線飆升,從100斤達到142斤,生活中常常陷入尷尬。逛商場看到喜歡的衣服不敢試,生怕營業員説沒有自己的尺碼。不敢最後一個上電梯,生怕超重後的“滴滴”聲,迎來整個電梯裏嫌棄的目光。為了減肥,婷婷開始控制飲食,堅持了一個月,早上不敢吃,中午吃個快餐盒飯,晚上吃點小零食,但還是沒有效果。她又開始吃輕食、減肥藥、拔罐減肥……前前後後嘗試七八種方法,都以失敗告終。今年3月初,婷婷瞭解到,醫院是專門設有減重門診的,於是找到西安大興醫院內分泌代謝科減重門診的慕利梅醫生。經過詳細詢問肥胖史並進行分析,婷婷的BMI26.8,體脂率36.7%,內臟脂肪6.5級,肌肉骨量優秀,蛋白12.2%,皮下脂肪24.5% 。常規體檢均無異常,診斷為單純性營養不良性肥胖。
胖子還會營養不良?慕醫生告訴婷婷,營養不良主要是兩方面問題,一是就餐“內容”不對,二是就餐順序不對。這樣會造成身體熱量過剩而部分營養素缺乏,身體就會給大腦信號要求繼續攝入,人就會越來越胖,當飲食營養均衡,熱量負平衡,反而會讓體重下降。
3月8日,婷婷正式開啓減肥之路,進行綜合的飲食營養管理,按照醫生建議,每天保持規律飲食作息。經過51天,成功減重16斤,現在體重126斤,BMI從26.8降到23.1,她表示還要繼續堅持減肥。
慕利梅醫生介紹説,許多“胖子”都是熱量過剩的營養不良,錯誤和不合理的飲食方式是“罪魁禍首”。要用科學的辦法改變不良飲食習慣,合理膳食,健康減重不反彈。
老陝愛吃碳水 超重肥胖率高於全國平均水平
肥胖被世界衞生組織確定為十大慢性疾病之一,是當今社會僅次於吸煙的致死原因,也是目前世界範圍內最嚴重的公共衞生問題之一。
《中國居民營養與慢性病狀況報告(2020年)》中顯示,我國居民超重肥胖問題不斷凸顯,慢性病患病、發病仍呈上升趨勢。中國成年居民超重肥胖率超過50%,18歲及以城鄉各年齡組居民超重肥胖率繼續上升,18歲及以上居民超重率和肥胖率分別為34.3%和16.4%。高血壓、糖尿病、慢性阻塞性疾病患病率和癌症患病率和2015年相比有所上升。
“我們接診過20多歲的姑娘來減肥,查出了糖尿病;還有27歲的小夥子快300斤,腎功能不全、肝硬化、心衰,危及生命,最後只能手術減重。”西安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內分泌科主任馬衞國介紹説,相關調查數據表明,全國人口超重及肥胖比率超過50%,也就是説,超重肥胖人口有7億人,北方城市明顯高於南方,而陝西省略高於全國水平,在全國城市中佔位第14名。
“老陝愛吃麪食,飲食中碳水多,這是胖子多的一大原因。”馬衞國説,很多老陝一日三餐都以麪食為主,早餐包子油條,午餐來一大碗油潑面或者涼皮肉夾饃,晚上稀飯饅頭,麪食在三餐中比例很高,而蔬菜水果蛋白質脂肪相比少,就形成了高碳水飲食方式。再加上近年來生活方式的變化,開車多久坐多走路少運動少,熬夜多睡眠少壓力大,飲食結構也在變化,紅肉攝入多,高糖食物多。還有城鎮化進程的加速,大家都不勞動了,孕婦胎兒肥胖比例也很高,十多斤的新生兒很常見,兒童少年肥胖率也高,這些都形成了巨大的超重肥胖人羣,而且男性肥胖者佔比更多,因為女性在健身方面表現優於男性。
學習科學減重 呼籲飲料限糖
BMI指數是國際衡量人體胖瘦程度的標準,BMI等於體重除以身高的平方。BMI值“24”為中國成人超重的界限,“28”為肥胖的界限;男性腰圍≥85釐米,女性腰圍≥80釐米為腹部脂肪蓄積的界限。近十餘年來的研究發現肥胖會誘發多種疾病的發生發展,包括2型糖尿病、高血壓、缺血性心臟病、睡眠呼吸問題、肝癌、腎癌、乳腺癌等癌。
“目前大醫院一般都設有減重門診,如果體重超標嚴重多次減肥無效者,建議來減重門診進行科學減肥。”馬衞國介紹説,該院設有內分泌科、營養科及普外科聯合的減重門診,對超重者進行規範化的評估,排查是否疾病引發的肥胖,然後對症給出科學的減肥方法。“排除其他疾病後,大多數人通過運動和飲食的調整,就能實現減肥的目標,一些患者則需要服用專科藥物甚至進行外科減重手術。”
馬衞國建議,減肥首先需要限制飲食,適當減少碳水攝入,增加脂肪蛋白質的攝入,每天可以從減少30%的熱量開始,比如500千卡,也就是2兩多主食。但不推薦過度長期節食,可能帶來代謝紊亂營養不良等嚴重後果。同時增加纖維素的攝入,多吃水果蔬菜,增強飽腹感。保持良好心態和毅力,堅持規律持續有效的運動非常重要。
此外,馬衞國特別提醒,不能忽視高糖飲料對於兒童及青少年健康的影響。2020年調查顯示我國18.9%的中小學生經常飲用含糖飲料,而且日趨嚴重,呼籲社會重視該問題,對於瓶裝飲料及現制果汁、奶茶等進行限糖,要求醒目標識具體含糖量。
如果已經因為肥胖出現氣短胸悶等症狀,或者有影響生活和工作的不適感,建議到醫院專科門診就醫。
華商報記者 李琳
來源:華商網-華商報
編輯: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