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嬰兒會表達自己的情緒嗎?當然會了,但你能看懂嗎?

由 谷太枝 發佈於 健康

生活中,我們常常會聽到這樣的話語“孩子還小,不懂事不用擔心”,可事實真的如此嗎?大人們用自己的判斷去為孩子做決定,絲毫不考慮孩子的感受,總認為孩子沒有自己的想法,自欺欺人,這都是不對的,事實上嬰兒是完全有想自己的思想的,只是沒有能力語言表達而已。

據科學研究表明,孩子出生後就已經懂得如何表達自己的興趣、不安和厭惡了,因為沒有掌握説話的本領,哭就成為了孩子表達自己情緒的“工具”,所以父母們只要能夠認真去體會孩子的哭聲,就可以明白孩子想要表達什麼了。通常來説,孩子哭,主要有三種類型:

一、 生理性

在多數人的理解中,孩子明白拉屎、尿尿一般都在兩三歲左右,其實這是不對的,據研究表明孩子6個月後就明白了拉屎、尿尿,但苦於表達,最終只能拉在褲子上,當然在這之前,孩子還是會給予父母們一些信號,比如“哭聲”。

孩子表達“生理性”的需求時,會發出一些與往常不一樣的哭聲“先是一段有節奏的哭聲,中間有短暫停頓,其後發出類似口哨的聲音”,只要父母們耐心觀察孩子的哭聲,過不了多久,就能聽出這樣的規律。按照這種規律,再結合現實一定能夠明白孩子所求。

二、 負面情緒

除了用哭聲表達自己的所需,孩子還會用“哭”來像父母傾訴自己的不滿,例如:生氣、憤怒等,這種哭聲是很好判斷的“哭聲大,且持續時間很長,中間沒有停頓。”如果父母們聽到這種哭聲,就需要明白孩子是生氣了。

雖然這種哭聲很容易判斷是孩子生氣所為,但也僅僅只能到這步,要想再深入的分辨孩子為什麼生氣,僅憑哭聲是不可能的,父母們還得用“經驗”來獲取信息,例如:一邊哄孩子,一邊安慰他,等孩子平靜下了情緒,再輕聲詢問孩子,讓孩子用手或者其他方法,給予父母一定的信息即可,當然,到了這步絕大多數父母都是有自己的一套方法的。

三、 恐懼

生氣、需求在孩子的哭聲中,佔有百分之九十空間,而剩餘的一部分就屬於其他類了,這類哭聲不常見,但卻實實在在的存在,比如:恐懼。

孩子在遇到令自己恐懼的事情時,會發出特殊的哭聲,例如“尖叫”,這種聲音與生氣一樣很好判斷,但卻很難處理,通常情況下,當孩子發出這種聲音時,父母要儘快找到令孩子恐懼的源頭,而後解決掉,如果沒有辦法找到,那麼就趕緊帶孩子離開,然後安撫孩子,要記住只有親密的與孩子接觸才能有效的讓孩子感到安全感。

最後提醒父母們一點“孩子哭並非沒有原因,用心去感受,你會收穫很多以前從不瞭解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