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食,是寶寶成長髮育過程中的一顆“絆腳石”,常會見到這樣的場景:
寶寶就要吃炒雞蛋,沒有就不吃。
什麼都吃完了,就剩半碗胡蘿蔔。
拿着玩具或零食作為獎勵只為寶寶吃一口蔬菜。
為了讓寶寶好好吃飯,不挑食,寶媽們使上渾身解數。
挑食這一不良習慣,最容易在寶寶6個月至36個月時發生。0-6個月的寶寶,最好母乳餵養。母乳分泌不足或無法哺乳時,可選擇奶粉輔助或替代。
挑食會導致寶寶不能全面均衡攝取營養,影響身體和智力發育,後期對寶寶的行為和學習能力有一定影響,同時會降低寶寶的抵抗力,引發營養缺乏相關的疾-病。
寶寶挑食,家長一定要重視。
食物本身
食物的味道、顏色、形狀等都會影響寶寶的喜好。
⏰ 吃飯時間不規律
三餐不定時,正常的胃腸消化規律被打亂,影響寶寶的胃口。
父母本身有挑食習慣
呈現的食物過於單一,父母不愛吃的菜就不會常做,寶寶沒機會去嘗試和接受;喜歡吃的常出現,寶寶沒有別的選擇。父母自身的口味喜好會給寶寶潛移默化的影響,寶寶會先入為主地排斥某些食物,認為不好吃。
用餐環境和氛圍不好
用餐時,寶寶精神如處於緊張的狀態,易導致沒有食慾,誘發偏食。或已經挑食了,被逼着繼續吃,讓寶寶產生對立情緒或恐懼心理,形成惡性循環。
正餐零食主次顛倒
平時零食吃得多,正餐吃不下。或是因為挑食擔心寶寶沒吃飽,一會兒喂餅乾、一會兒喝酸奶,用零食吃飽了。
長期餵飯
有一定自理能力後,寶寶會覺得吃飯沒什麼意思。
生病導致食慾下降
這種情況,應及時就醫,在醫生的指導下治療進食。
誤區:挑食=缺鋅
有些寶媽知道,缺鋅會影響食慾進而導致挑食。當寶寶挑食時,就想到要補鋅。寶寶挑食的原因很多,缺鋅只是其中之一。未經診斷,一味補鋅,不僅不能改掉挑食習慣,可能還會對寶寶的健康產生不利影響。
抓住培養良好飲食習慣的時機
寶寶6個月大開始添加輔食,是學習接受不同味道的最佳時期。輔食的添加要循序漸進,種類和數量從少到多,味道從輕到重。對於零食類的食物,有原則地控制寶寶吃,避免寶寶過早接觸甜食。(寶寶三歲以前,最好都不要吃天然糖以外的添加糖)
提高寶寶對食物的興趣
很多時候,寶寶排斥某種食物是源於陌生。
① 對年齡較小的寶寶,可從顏色搭配上吸引他們;年齡稍大的寶寶,從形狀上創新,做得生動可愛些,把食物拼成小動物、小花等形狀,再用上寶寶喜歡的餐具,刺激寶寶的食慾。
② 邀請寶寶一起製作美食,嘗試動手的快樂,享用自己的勞動成果,自然地對菜產生好感和認知。
③ 藉助動畫和繪本引導,給小寶寶説些關於食物的故事。給大寶寶科普些關於天然食物的知識,認識到蔬菜的好處。
在烹調上花點心思
寶寶不喜歡某個食物,不要輕易放棄。葷素搭配,豐富口感,採用多樣化的手法烹飪。挑食的寶寶往往喜肉大過於蔬菜,換種烹飪方式把食物“變裝”,如將蔬菜剁碎包進餃子、餛飩裏,或者打成泥或切丁做成小麪包等,以“渾水摸魚”的方式讓寶寶吃進去。
父母以身作則
營造輕鬆的用餐環境,在寶寶面前儘量不顯露出特別的飲食偏好,吃飯時專心吃飯,別有玩手機或邊看電視邊吃等行為。寶寶成長過程總在模仿,而父母是主要模仿對象,一言一行都會對寶寶產生影響。
不要強迫寶寶吃
當寶寶接受一種新的食物時,要多多鼓勵表揚他們。偶爾會因為飯菜口味不合或者不想吃時,應該給寶寶自由選擇的權利,別讓吃飯成為負擔。
改變挑食不是一兩天的事,爸爸媽媽們勿操之過急,要有耐心,一步步引導寶寶培養好的飲食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