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科大大聽到一個新手媽媽抱怨:
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原創
一翻留言,發現同樣煩惱的媽媽不在少數:小到剛滿月,大到2、3歲, 脹氣總找娃!
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原創
為什麼腸脹氣總髮生在小寶寶身上?腸脹氣和腸絞痛有什麼不同?如何及時發現?
今天,科大大(IDkexueyuer2012)就把你想知道的,一次説清!
1 3大信號早抓住,娃少遭罪!
首先,先和大家説説腸脹氣和腸絞痛的原因:
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原創
也就是説,腸脹氣可以引起腸絞痛,是腸絞痛的一個重要因素,只要能避免腸脹氣,就能預防大多數腸絞痛。
面對不會表達的嬰兒,家長要如何及早發現寶寶腸脹氣?
❐ 信號1:持續哭鬧
寶寶持續哭鬧不止時,家長先檢查娃是不是想睡覺了、餓了、拉了、冷了、熱了,如果都不是,就要考慮腸胃的問題了。
❐ 信號2:睡眠不好
小寶寶睡覺時間通常較長,如果出現哭鬧、夜醒頻繁,還腹部鼓脹、打嗝放屁等情況,但在排便或排氣後哭鬧緩解或安靜入睡,也要高度懷疑是腸脹氣或者腸絞痛了。
❐ 信號3:響屁連連
娃小肚子脹鼓鼓的,趴着時,屁股往上撅起、小臉憋紅,經常放屁,還一邊用力蹬腿一邊發出嗯嗯的聲音,排便也不順暢。
當寶寶發出1個甚至更多信號時,家長就需要提高警惕,儘快找到原因,幫助寶寶緩解不適。
2 家長的幾個動作,讓娃腸脹氣!
娃的腸道發育還不成熟,很容易受到脹氣影響,如果家長再雪上加霜,做錯一些事,更會增大脹氣的幾率。
@所有家長,快自查,你是不是做錯了這些事!
① 一哭就餵奶!一睡醒就餵奶!
娃哭≠餓!娃睡醒≠餓!過度餵養更易造成寶寶脹氣。
② 奶陣時,未暫停哺乳或控制奶水溢出量。
奶陣時,奶水猛地增多,甚至成噴射狀,一不小心就讓娃吸入空氣而被嗆到。
③沖泡奶大力搖晃或攪拌!
粗魯的搖晃,不僅會破壞奶粉中的營養物質,還會產生很多氣泡,讓寶寶不斷打嗝。
④寶寶的嘴巴沒有與乳暈或奶嘴底部緊貼。
母乳餵養的寶寶,確保寶寶的嘴唇與乳暈緊貼。
奶瓶餵養的寶寶,要注意奶嘴的孔不要太大,嘴唇吸到了奶嘴底部,同時奶瓶傾斜30~45度,確保空氣都在瓶底。
⑤媽媽吃了太多容易產氣或辛辣的食物。
母乳餵養的媽媽食用過多咖啡、洋葱、牛奶、豆製品等產氣的食物,也可能導致寶寶脹氣。
⑥ 少數寶寶對配方奶中的牛奶蛋白過敏。
如果發現寶寶喝某個品牌的奶粉會出現產氣過多的現象,那麼就需要諮詢兒科醫生,看是不是腸道過敏的問題。
切記不要頻繁給寶寶更換奶粉!
當家長們找到了讓娃腸脹氣的原因後,要做的就是緩解。
科大大總結成了2個詞
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原創
⇨ 減少進氣:
① 母乳餵養和添加輔食的寶寶,都要注意飲食。像奶製品、豆製品、澱粉含量高的食物,容易引起脹氣,得少吃!
② 不讓寶寶吸入太多空氣。不哭鬧時餵奶,不大力搖晃奶瓶,奶陣時暫停或用手按住奶頭,減緩奶水溢出速度等。
③ 減少奶量或輔食量,少食多餐。
⇨ 增加排氣
① 拍嗝
在喝奶過程中,當發現娃吮吸速度明顯變慢,家長最好停止哺乳,及時給娃拍嗝,緩解不適感。
② 飛機抱、蹬自行車、按摩—I Love U
寶寶半夜醒來或吃奶前1h或奶後3h,可以按照下圖動作幫助寶寶排出腸道氣體。
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原創
除此之外,可以多讓寶寶趴着玩,通過擠壓腹部促進排氣。
③ “一分鐘止哭”法
娃脹氣時,哭起來很不好哄,如果選擇餵奶,更容易脹氣,科大大分享大家一個好方法,不僅緩解脹氣,還讓娃一分鐘止哭!
三個要點,要牢記
⇨ 臉朝上,寶寶不貼大人肚。
⇨ 小腿彎,身體蜷曲。
⇨ 一手臂託脖頸和腿部,一手臂託後背和屁股,手心拍背部。
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原創
如果寶寶經常脹氣嚴重,哭鬧嚴重,無論怎樣都緩解不了,最好帶娃去醫院,必要時根據醫生建議給予藥物治療。
但也提醒爸媽們:並不是所有的哭鬧都是腸脹氣、腸絞痛引起的。
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原創
3 哭鬧不止腸脹氣,2種情況速就醫!
除了腸脹氣,腸絞痛外,腸套疊、腸梗阻都會讓寶寶疼痛難忍,哭鬧不止。早發現、早治療是關鍵:
❐ 腸套疊
這是一種危及生命的急症,出現下面這些症狀,首先該想到的就是腸套疊!
① 腹痛:小寶寶一般表現為陣發性哭鬧、屈腿彎向腹部、面色蒼白,同時拒食。每次發作數分鐘甚至十分鐘,然後安靜或入睡,約數十分鐘後再發作,如此反覆。
② 嘔吐:剛開始是乳汁乳塊或食物殘渣,以後可帶有膽汁,晚期可吐糞便樣液體。
③ 血便:發病開始時,可有1-2次正常大便,8-12小時後即出現暗紅色血便或紅色果醬樣黏液血便。
④ 腹部包塊:右上腹可觸及套疊腫塊,呈臘腸樣光滑觸感、有彈性略可活動。
❐ 腸梗阻
如果寶寶出現長時間不放屁、不排便,煩躁不安、哭得撕心裂肺,同時還伴有腹痛劇烈、腹脹、嘔吐等情況,就是腸梗阻的共同症狀,需要帶娃立即就醫。
除此之外,也最好還能提供下面這些記錄:
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原創
一定要注意:不要盲目地給娃揉肚子!
寶寶月齡比較小,病情發展快,一旦出現難以安撫的哭鬧、拒絕進食或寶寶體重不增時,最好去醫院!
切勿聽信偏方,誤傷孩子,悔恨莫及!
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原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