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孩子的表現説明家庭教育一定存在問題!請家長及時糾正
世界上沒有天生的壞孩子,只有沒教育好的孩子。
孩子的言行舉止中,如果出現下面5種情況,説明家庭教育存在問題,請父母參考:
一、只聽爸爸的話,不把媽媽“放在眼裏”
君君,是個7歲的小男孩。週末,如果爸爸一人在家帶君君,君君這一天會過得很充實、寫作業、跳繩……能做很多事。
可是,如媽一人在家帶君君,君君一天什麼也幹不了,自顧自地玩,任媽媽怎麼説,只當聽不見。
原因:爸爸平時負責孩子的學習,且會“修理”君君。媽媽對孩子的管教,卻十分寬鬆,堅持讓孩子“釋放天性”。
對策:父母應統一教養規則。在教育孩,不能一個唱紅臉一個唱白臉,應該讓孩子明確地知道,父母的規則是統一的。這樣才能避免孩子在面對父母時,有着完全不同的表現。
二、在家“作天作地”,在外“不言不語”
小娜在家裏,是一個“小霸王”,一言不合就摔東西。動不動就對着父母大呼小叫,“潑辣”得不得了。可是,在外邊卻像變了一個人。不敢開口跟別人打招呼,玩具被別人搶走了,也不敢要回來。甚至,在班級裏,老師認為小娜是一個內向、懂事的好孩子。
原因:法國教育家盧梭説:“你知道運用什麼方法,一定可以使你的孩子成為不幸的人嗎?這個方法就是對他百依百順。”
對策:教育孩子要有原則,在家中也要給孩子建立“規則意識”,讓孩子知道,不管在家裏還是外邊,都不是以他一個人為中心的。這樣,孩子在“家門外”,才不會無所適從。
三、只肯“佔便宜”,不肯“吃虧”
浩浩進入小學一年級後,被“叫家長”叫了5次,每次都是因為被同學打哭。雖然是浩浩被打,老師仍然只讓浩浩“叫家長”。原來,每次都是浩浩找事。要麼打同學,要麼搶同學東西,但他的個子又不高,所以每次都被打哭。現在,全班同學都不願意跟他玩了。
原因:家庭的溺愛,讓孩子缺乏規則意識,以自我為中心。
對策:管教孩子,要寬嚴有度。及早幫孩子建立“規則意識”,父母要有底線。這樣的父母一定要明白一件事:你的孩子,只有在你的家裏是寶貝,在外邊,每一個孩子都是寶貝。
四、男孩過度黏媽媽
7歲的軒軒,十分黏媽媽。即便是7、8歲喜歡瘋玩的年齡,也時刻想跟媽媽在一起。而且時刻關注着媽媽的情緒,害怕媽媽生氣。晚上睡覺,也一定要媽媽陪着睡。一天到晚,要説無數次的“媽媽抱抱”。而軒軒對爸爸,卻“看不上”,説爸爸這也不行,那也不行。
原因:母親過多關注孩子;母子關係大於夫妻關係;母親過於保護孩子
對策:首先,母親應維護好夫妻關係;其次,多帶孩子參加體育活動;第三,多讓父親參與教育孩子,多在孩子面前樹立父親偉岸的形象,有助於孩子男性特質的培養,及對男性性別的認同感。
五、與別人爭論時,容易被他人説服(缺乏自信)
有些孩子知識面很廣,懂得很多。他們通常讓他們自己説話,而且他們會説很多。然而,一旦與小夥伴就某個問題發生爭執,就會被對方的觀點所主導,或者很容易與他人的觀點達成一致。即使對方説的很不合理。當你向別人表達自己的時候,如果別人聽不到你的話,你就不好意思重複。 原因:父母對孩子的教育中,建議多於鼓勵。 對策:父母要提高對孩子錯誤的容易度,成長原本就是不斷試錯的過程,父母如果害怕孩子走彎路而不斷給孩子指令或者建議,孩子就不會相信自己的能力。同樣,孩子失敗很多次後,只要能成功一次,自信心就會增加一分。 有時,孩子的各種問題,不是因為父母不管孩子,而是“關注過度”引起的。 教育孩子,要寬嚴有度。不能溺愛孩子,也不能過於嚴厲地控制孩子。要嚴格地培養孩子獨立生活的能力,要讓孩子的思想在寬鬆的環境中發展。 有主見、自信、獨立的孩子,才是最有魅力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