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台優質的麻醉,應該如何做好肺功能評估?

我們都知道,麻醉安全最重要的是呼吸系統和循環系統能否穩定。如果這兩大系統不出現問題,則一般不會出現太大的問題。然而,這兩個系統維持穩定並不容易。尤其是呼吸系統,更是讓我們麻醉醫師有的時候感受到很無力。

一台優質的麻醉,應該如何做好肺功能評估?

正因為呼吸系統非常重要,因此我們麻醉醫師在術前術中以及術後都非常重視呼吸系統評估。尤其術前的呼吸系統評估,更是決定了整個圍術期風險大小。甚至可以説,只要呼吸不出問題,這台麻醉就很完美了。在麻醉內部,呼吸是重中之重;在外部,人們更多關心手術後能不能醒。而呼吸好,一般情況下就能順利醒過來。

那麼,我們怎麼才能做好呼吸系統評估呢?

在過去的年代,由於沒有今天更多先進的檢查方法,麻醉醫師通常依靠經驗來判斷患者肺功能情況。其中,最典型的就是“運動試驗”。能一氣上爬3層樓梯的患者,行肺葉切除術後發生併發症的可能性比較低;若能一氣爬5層樓梯,可行全肺切除。

從過程看,這個檢測方法並不精確。可以説,這種判斷主觀因素影響很大。另外,也不適合骨科等不能下牀的患者,應用場景很受限。

目前,大部分醫院應用的肺功能檢測,實質是肺通氣功能檢測,並不包括肺換氣功能監測。

一台優質的麻醉,應該如何做好肺功能評估?

常用最大肺活量(FVC)、第一秒用力呼氣容積(FEV1)、一秒率(FEV1/FVC)和最大分鐘通氣量(MMV)。通常認為,FVC佔預計值%>60%,FEV1佔預計值%>60%,FEV1/FVC>50%,MMV佔預計值%>50%是耐受胸部手術最低標準。需要提出的是,這裏指的是“胸部手術”,不是所有手術,股骨頸骨折等非胸部手術的情況,則需另當別論。但理論上講,若患者肺功能能耐受胸部手術,那就應該能耐受非胸部手術。

另外,還有一個概念非常重要——功能殘氣量(FRC)。功能殘氣量是指平靜呼氣末尚存留於肺內的氣體量,是補呼氣量(ERV)和殘氣量(RV)的總和。該指標屬於肺通氣功能檢查,可幫助醫生診斷是否有導致肺內氣體瀦留的相關病症,如阻塞性肺氣腫、支氣管哮喘、肺炎、胸廓畸形等。功能殘氣量指在平靜呼吸後肺內殘留的氣體量,能起到穩定肺泡氣體分壓的緩衝作用,可減少通氣間歇時,對肺泡內氣體交換的影響。

功能上,功能殘氣量可以很好的預計術後肺不張等併發症發生率。正常呼吸時降低肺泡表面張力,使呼氣末時肺泡不易萎縮,如果沒有功能殘氣量,在呼氣末期時,肺泡就會完全陷閉,影響人體正常呼吸,導致呼吸困難或氣短。如果功能殘氣量小,就提醒應該特別注意患者術後可能發生肺不張、血氧飽和度低的情況。而這種患者的氣體檢測可能都很好,只有這一項異常。

一個好的呼吸功能與換氣是分不開的。目前,對於換氣功能的檢測還是有一定難度的,一氧化碳彌散率(DLCO)就是一個比較好的檢測手段。研究結果顯示,一氧化碳彌散率(DLCO)是預測肺切除術後併發症發生率和病死率的獨立指標,預測能力甚至優於FEV1。

一台優質的麻醉,應該如何做好肺功能評估?

分側肺功能檢查也是理論上非常好的檢測手段,但這種檢測更不容易實施。以前,採用側卧位和氣管插管分側堵塞左右主支氣管後進行肺功能檢測;目前,升級為核素肺通氣和灌注掃描顯像以及多排螺旋CT,但一般手術的患者無法接受。

目前,電阻抗斷層成像對於長期卧牀患者的肺功能監測具有一定優勢。但是,其並不適合大多數患者的術前肺功能評估。並且,其適用於動態監測,不適合單次肺功能檢測評估。

總之,目前的肺功能檢測能力還十分有限。另外,每一個患者體質、耐受度以及對手術麻醉的應激反應不同,都將影響最終的肺功能。因此目前階段,麻醉醫師的經驗仍然佔據十分重要的作用。

【温馨提示】點個關注,這裏有大量專業的醫學科普,為您揭秘手術麻醉的那些事兒~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458 字。

轉載請註明: 一台優質的麻醉,應該如何做好肺功能評估?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