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寶媽剛出月子,小姑子就把孩子送了過來,“順便幫帶一下”

根據艾媒諮詢的數據顯示,以不同代際的媽媽羣體來看,90後、95後全職寶媽比例相對較高,其中95後做全職寶媽的比例最高,為21.8%。

母親是一個偉大的“職業”,然而在其前面加上“全職”兩個字,卻經常陷入不被理解的尷尬,全職寶媽的“失控感”和“無力感”,讓我們有過類似經歷的寶媽感同身受。

新手寶媽剛出月子,小姑子就把孩子送了過來

茉茉最近遇到了一件“奇葩事”,她剛出月子小姑子就把自家2歲的娃送了過來,還輕描淡寫地説:“反正你也是待著,順便幫帶一下。”

茉茉由於孕期反應強烈,從發現懷孕後就在家待產了,生孩子前就做好了打算,要等孩子一歲後再去找工作。本來是想給孩子提供一個更好的成長環境,沒想到卻被小姑子盯上了。

新手寶媽剛出月子,小姑子就把孩子送了過來,“順便幫帶一下”

小姑子做點小買賣,説是帶孩子“不方便”,“老話説得好,一隻羊也是趕,兩隻羊也是放,你就一起看了吧!”

丈夫沉默不語,還沒退休的婆婆雙手贊成,“嫁過來就是一家人了,一家人不説兩家話,既然你不打算上班,那就順便多帶個孩子吧,這叫整合資源”。

新手寶媽剛出月子,小姑子就把孩子送了過來,“順便幫帶一下”

看到一家人這樣的表現,茉茉真的是很無語,她直接反駁道:“既然是一家人,那小姑子掙錢怎麼不給我花呢?”婆婆聽後氣得説不出話來,直接摔了電話。

小姑子和婆婆口中的“順便”,給茉茉增添了負擔,這種“自私自利”的想法,着實讓茉茉無法接受。

分析:茉茉的遭遇,透露出全職寶媽的三處困境

其實不止是她,很多全職寶媽都表示,自己在家被視作“閒人”,時間可以被家人和朋友任意支配。

“喂?老同學,聽説你在家帶孩子呢,你幫我去辦一下檔案提取唄?脱不開身?別開玩笑了,這點小忙都不幫!”

“茉茉啊,咱家小區樓下今天有個超市開業,據説送雞蛋,你去排下隊,得會過日子不是?”

全職寶媽的時間似乎是“最廉價”的,不屬於自己,而是屬於“公共的”,明明自己忙得像個陀螺,卻還要全身心地為家人服務,憑什麼?

另外一點,小姑子一副高高在上的態度,沒有求人幫忙應有的自覺,反倒認為是理所應當。

社會上很多人,背地裏給全職寶媽貼上了“沒錢有閒”的標籤,難聽點還有“寄生蟲”之類的,不被社會所理解,這是全職寶媽最為焦慮之處。

新手寶媽剛出月子,小姑子就把孩子送了過來,“順便幫帶一下”

家人互相幫忙是應該的,但是救急不救窮,生意忙不過來偶爾幫帶孩子無所謂,打算這麼不明不白地放在親戚家,算是寄養還是幫忙?這是缺乏起碼的“界限感”。

界限的有效性,取決於你是否自信、冷靜、堅定和禮貌,設立界限不是懲罰別人,而是保護自己以及讓自己得到幸福。

在一個家庭中,夫妻關係是首位,當親子關係凌駕於夫妻關係之上,矛盾自然來。

如何打破全職寶媽所遭遇的困境?掌握三個關鍵詞

一份針對各線城市全職寶媽的意願調研數據顯示,在一線城市,有41.1%的媽媽不考慮做全職寶媽,非一線城市有28.4%媽媽會考慮做全職寶媽。

經濟水平越發達的地區,做全職寶媽所要承擔的經濟壓力就越大,如何打破?掌握三個關鍵詞。

短期有效

之所以很多全職寶媽感到生活失控,是因為抓不住眼下的重點,顧慮重重。與其為未來擔憂,不如首先做個稱職的全職媽媽,在短期內能解決的事情,就是你目前最具掌控能力的事情。

新手寶媽剛出月子,小姑子就把孩子送了過來,“順便幫帶一下”

比如寶媽缺覺、精神不濟,那麼就和寶寶同睡同起,放下手機,和孩子調整到同一個生物鐘去,試試效果。

長期奮鬥

社會和職場對於全職寶媽的偏見,不是一天兩天能解決的,如果不想被社會所淘汰,就要做好長期奮鬥的打算,期待華麗復出。

一邊帶娃一邊考證,積累自己在相關領域的知識,甚至可以做一份兼職,錢不在多少,而是保持和社會的連接,等到孩子能脱手後,你和社會的連接點越多,那麼重新融入社會的希望就越大。

新手寶媽剛出月子,小姑子就把孩子送了過來,“順便幫帶一下”

相互理解

“我這麼辛苦,為什麼他不理解我”

“自從生完孩子,你就像個怨婦”……

夫妻間需要相互理解,寶媽擺脱困境的根本,不在於打嘴仗,討論公平,而是讓自己變得更出色,在日積月累中通過行動和積極的生活態度去感染對方,警醒對方。

新手寶媽剛出月子,小姑子就把孩子送了過來,“順便幫帶一下”

夫妻本為一體,丈夫的一個暖心舉動就會讓寶媽感動不已,其實,很多時候你也需要理解家裏頂樑柱的壓力,相互扶持,才能走得更遠。

互動話題:如果你遇到了茉茉的情況,會怎樣反駁小姑子呢?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670 字。

轉載請註明: 新手寶媽剛出月子,小姑子就把孩子送了過來,“順便幫帶一下”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