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膳食指南下調食鹽攝入標準:每天不超過5克

“五一”假期後,北京餐飲單位繼續暫停堂食,倡導市民“回家做飯”。專家提醒,居家做飯,注重美味的同時,還要控制鹽的攝入量。

有調查顯示,我國居民每日平均食鹽攝入量為10.5克。高鹽飲食不僅會導致高血壓、心臟病、心血管疾病、腎病、卒中、骨質疏鬆等一系列疾病,對兒童健康的損害更不可忽視。高鹽飲食會影響兒童體內對鋅的吸收,導致孩子缺鋅;還會加重腎臟負擔,增加心臟負擔,由此使腎臟和心臟功能受損。從小養成重鹽的飲食習慣,長大後不容易糾正。

當然,過度限鹽也不利於健康。北京市中西醫結合醫院腎內科主治醫師張曉倩介紹,鹽是日常飲食調味必需品,也是維持人體正常運轉的重要物質。鹽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鈉,鈉元素是我們人體重要的營養元素之一,它對於維持人體的體液平衡、肌肉收縮以及神經傳導,都有着至關重要的作用。長期過度限鹽會導致血鈉含量過低,當血液中的鈉水平過低或下降太快時,可能出現手足麻木、噁心、嘔吐、頭暈、頭痛、混亂,或疲勞、肌肉無力、抽搐抽筋、癲癇發作或昏迷。

對於鹽的攝入量,最近新發布的新版中國居民膳食指南中有所變化,2016版中成年人每天攝入食鹽不超過6克,2022版中指出,成年人每天攝入食鹽不超過5克。這也與世界衞生組織推薦成年人每天食鹽攝入量不應超過5克保持一致。

如何才能做到對攝入的鹽心中有數呢?北京市疾控中心建議,計算每日鹽攝入量,當家裏買一袋食鹽後,記錄購買日期,鹽吃完後再記下日期,就知道這一袋鹽吃了多少天,從而可以粗略算出人均每日食鹽攝入量;使用鹽勺,根據鹽勺的規格(一般是2克)掌握每天烹飪時加入的食鹽量。或者準備一個限鹽罐,每天根據推薦量取食鹽放入限鹽罐,一天用完即可;因為醬油、蠔油、味精等調味品也有較高的鈉含量,食鹽攝入量應更嚴格控制。在購買預包裝食品時,要學會閲讀營養成分表,預包裝食品營養標籤上的鈉(Na)就表示含鹽量的高低。購買時,要注意儘可能選擇鈉鹽含量低的食品。

北京兒童醫院副主任營養師趙文利特別提醒,可採用“餐時加鹽”的方法,即在菜餚起鍋時少加鹽,或不加鹽待菜餚烹調好端到餐桌時再放鹽。這樣會使鹽僅附着在菜餚表面,只放一點鹽但吃起來卻會有味道。

新京報記者 劉旭

圖/IC photo

多國不明原因兒童肝炎或與腺病毒有關 預防新冠措施亦適用腺病毒花粉季已至 過敏困擾來襲 脱敏治療瞭解一下佩戴“抗菌抗病毒”口罩或存風險,關於口罩你需要了解這些

本文為趣健康(ID:xjbjiangkang)原創內容

未經新京報書面授權,不得轉載和使用

歡迎朋友圈分享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031 字。

轉載請註明: 新版膳食指南下調食鹽攝入標準:每天不超過5克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