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6個孩子,5個是博士,經驗就10句話”:照着做,孩子一生爭着學習

前幾天聽一個朋友説了件帶娃的趣事。

她家兩個娃,老大 5 歲,老二 3 歲。

倆孩子同時不想洗漱,而且誰都不想先去洗澡。

她就跟倆娃宣佈:我今天只講一本睡前繪本,誰先去洗澡,誰就獲得選書的資格。

兩個孩子都被她養成了小書迷,所以大寶聽完,馬上就從牀上彈起來,當場開始脱衣服。

二寶眼看要輸,立馬往浴室跑,一邊跑一邊脱褲子。

她老公目睹全過程都驚呆了,她則在一旁打趣:

只要涉及指標、資格,人類就熱衷於搞競爭。

“我有6個孩子,5個是博士,經驗就10句話”:照着做,孩子一生爭着學習

朋友的話雖然帶着不少的調侃,但是細品起來,確實是提升孩子內驅力的金句。

身邊很多家庭,遇到孩子不配合的事情,經常會反覆催促,如果催促無果,很可能就開始吼孩子了。

可吼罵、高壓,往往都是一時起效,過後孩子容易更叛逆。

只有讓孩子自己願意主動去做,他們才會有持久的動力。

其實關於內驅力的事兒,咱們之前有講過,但很多家長還是覺得不太會操作。

今天咱們就多結合一些實例,跟大家詳細説説怎麼讓孩子更有內驅力。

01、想培養孩子內驅力

先要讓事情變得有吸引力

最近相聲演員于謙在節目裏聊自己對兒子的教育,他説兒子小的時候,如果什麼事兒做得好,他就會表揚孩子:哎呦,你這個事兒做得可真棒,將來肯定得送你上幼兒園……

結果他把孩子真正送到幼兒園的時候,孩子特別高興,半年多了才明白過來。

“我有6個孩子,5個是博士,經驗就10句話”:照着做,孩子一生爭着學習

微信搜索關注:愛知教學園地”微信公眾號,獲取更多教學經驗和學習教育相關的內容!

旁邊的嘉賓謝楠被逗得發笑:

孩子肯定很驕傲,覺得我棒棒的,我才能上幼兒園。

還感慨:孩子們走過最深的路,就是父母的套路。

“我有6個孩子,5個是博士,經驗就10句話”:照着做,孩子一生爭着學習

我看這段的時候,特別希望更多的父母能夠看到。

因為于謙這種做法,實際上是讓孩子對幼兒園充滿了期待,孩子把能去幼兒園當成是一種獎勵。

所以他上學會非常積極,產生入園焦慮的這種概率也會小很多。

生活中常聽到很多父母、老人會對孩子説:

你也就開心這幾年,等你上學之後,就沒有這麼自由了。(讓孩子感覺,上小學是特別辛苦的事情)

你這才到哪兒,等你小升初的時候,有你累的時候。(讓孩子感覺,學習會越來越痛苦)

這麼簡單的題都不會,考試再錯看我怎麼收拾你。(讓孩子害怕考試,害怕做題)

孩子對很多事情的看法,都是來源於父母。

父母先給了孩子這樣一種不良的感覺,孩子的內在驅動力,就被削弱了很多。

如果我們希望孩子堅持一件事,最該做的就是把這件事變得有趣、有吸引力,把它變為一種值得期待的東西。

比如我們發現孩子有舞蹈天賦,想培養一下,那麼可以先帶孩子看一些歌舞劇或者在家看兒童舞蹈的視頻。

等孩子產生興趣了,自己表示想學的時候,再跟孩子提一下:

「學舞蹈需要每天練功,不知道你能不能堅持……」之類的擔憂。

直到孩子明確表示,自己可以喜歡舞蹈、可以堅持,才給孩子學舞蹈的機會,這樣孩子會更珍惜,內在的驅動力也會更強。

02、想培養孩子內驅力,就要讓孩子有自信力

我特別認同心理學家弗洛伊德的一個觀點:

受到母親無限寵愛的人,一輩子都保持着征服者的感情,也就是保持着對成功的信心,在現實中也經常取得成功。

我們希望孩子對世界保持好奇,對學習新知識有發自內心的渴望,就必須讓孩子自己相信自己,這才是他能驅動自己的前提。

咱們曾經介紹過一位父親蔡笑晚,他有 6 個孩子,其中 5 個是博士,1 個碩士,每個子女都在各自的領域取得了不錯的成就。

“我有6個孩子,5個是博士,經驗就10句話”:照着做,孩子一生爭着學習

他説自己教育經驗的時候,就足足説了 10 條培養孩子自信的方法:

01尊重孩子。

在他家裏,任何跟孩子有關的事情,都會聽取孩子的意見。

即使他和妻子認為不正確,也會給出誠懇的建議,從不粗暴否定。

02讓孩子帶路。

每次出門,不管是拜訪親友還是外出旅遊,總是讓孩子走在前頭,為父母帶路。

03除非對號入座,一律挑最前面的位置坐。

04經常有意識地與孩子爭論問題。

自己站在錯誤的立場上,讓孩子在爭論中取勝,然後及時予以表揚鼓勵。

千萬不能老是讓孩子輸,更不能在日常生活的爭論中以老壓小,使孩子難堪。

05練習當眾發言,培養孩子當眾辯論的能力。

06經常練習正視別人,用有力的目光注視對方,並且保持笑容。

07保持良好的走路姿勢,昂首挺胸,兩眼看向遠方,經常有意識地把走路速度加快。

08經常用暗示的方法,使孩子相信自己是個特殊人物,將來必定有出息。

這樣能使孩子經常保持良好的自我感覺,而且對自己也會有較嚴格的要求,這對培養孩子的自信確實有很重要的作用。

09即使遇到重大的失敗,如高考落榜,也不能用嚴厲教訓或懲罰的方式對待孩子。

相反,應該加以特別的關懷和安慰,還要用暗示的方法使孩子相信天無絕人之路,並用塞翁失馬的故事進行開導,使孩子相信有時壞事會變成好事……

“我有6個孩子,5個是博士,經驗就10句話”:照着做,孩子一生爭着學習

微信搜索關注:愛知教學園地”微信公眾號,獲取更多教學經驗和學習教育相關的內容!

10儘量找出孩子的優點,給與積極的鼓勵。

這 10 條內容,既是培養孩子自信的實際操作方法,也是培養孩子內驅力的很好參考。

父母的打壓、責罵,只會讓孩子感覺自己很糟糕,很容易產生我就是個笨蛋,我就是無藥可救的心理。

我們給孩子尊重、給孩子自信、給孩子鼓勵,他才會在內心有無盡的力量。

當他面對挫折和困境,也能想方法去克服。

一個有自信的孩子,才會成為有內驅力的孩子。

03想培養孩子內驅力

需要給孩子及時的反饋

我們常見父母逼着孩子學習,但極少有父母逼着孩子去玩遊戲的。

因為幾乎每個孩子,都對玩遊戲充滿內驅力,根本不用催,自己就上癮。

我曾讀過清華大學博士、遊戲研究學者劉夢霏的一系列文章,她説我們人類喜歡清晰即時的反饋,是寫在基因裏的。

遊戲之所以能吸引孩子,除了它能滿足孩子探索的樂趣、滿足孩子社交、閒暇的需求,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它的反饋特別及時。

「在遊戲中,每打一隻怪,都會非常明確地獲得 100 點的經驗值,絕不落空。

你的每一個成就,都會記錄在徽章系統、排行榜系統和分數系統裏。

你可以隨時知道自己的進步,現在的遊戲,會竭盡全力地優化這些反饋。」

這是孩子們喜歡遊戲的原因,反推過來,也是我們在培養孩子內驅力方面,需要投入大量精力去做的事情。

其實無論孩子做得好與壞,都可以及時的跟孩子溝通。

孩子做得好,可以積極表揚,孩子做得差,可以給出不帶攻擊性的中肯建議(比如,這道題解法不錯,步驟再寫得清晰一點就更好了)。

如果孩子的努力能夠被看到、進步能夠被肯定,他就會更有動力把事情做好,這樣才是一個良性的循環。

但是很多家庭,對孩子的錯誤往往更關注:

孩子寫錯一道題,馬上指出錯誤;一個字寫得歪歪扭扭,馬上讓孩子擦掉重寫。

但是對孩子的進步,則比較滯後,甚至很多父母會刻意不給孩子反饋,防止孩子驕傲或者自滿。

其實這對培養孩子內驅力非常不利。

如果大家能夠給孩子更多的回應,讓孩子感受到關注,相信孩子會做得更好。

04

我常覺得,缺少內驅力的孩子,就像沒有油的汽車,每一步都需要家長推着往前走,最後一定是雙方都非常累。

但是我們父母,絕不能只對孩子喊「你要加油」,而要幫助孩子把油加滿。

怎樣給孩子加油呢?

其實特別簡單,就是咱們説到的:

保護好孩子內心的好奇心讓孩子對自己有自信給孩子更多及時的、有效的反饋

這些方法不花一分錢,卻能讓孩子有源源不斷的,天天向上的力量。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833 字。

轉載請註明: “我有6個孩子,5個是博士,經驗就10句話”:照着做,孩子一生爭着學習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