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兒女使我們感到此生不虛,有的兒女讓我們留下終生遺憾。”——紀伯倫
引言
火遍一時的《請回答1988》裏有這樣一段:由於家境貧寒二女兒德善每年都只能跟姐姐一起過生日,在18歲生日的時候,德善想獨自過生日的願望又被父母忽略。
傷心崩潰的德善一邊大哭一邊質問父母“為什麼這樣對我?我是笑話嗎?我是你們隨便欺負的人嗎?為什麼不給我吃荷包蛋只給我吃黑豆?為什麼給弟弟買冰激凌?為什麼炸雞的雞腿給姐姐和弟弟卻只給我吃雞翅?我也喜歡吃雞腿啊!”
德善是個善良、懂得體諒父母的好孩子,可越是乖巧,在多個孩子的家庭中越容易被忽略掉,這到底是為什麼?心理學家給出以下幾點解釋:
情緒關注
俗話説:“會哭的孩子有奶吃。”哭,是人的天性。當寶寶剛出生時,不會説話不會表達,有什麼需求只能通過哭聲傳遞給大人。而大人接收到寶寶發出的訊號,便會準備奶水或者尿布。所以哭是嬰兒求關注的一種表現方式。
而很多懂事的孩子卻很少哭鬧。他們性格內斂又早熟,小小年輕便可以體諒父母的艱辛,於是這種孩子有什麼需要或者有什麼情緒都靠自己默默消化。
而父母得不到孩子尋求幫助的訊號,被工作生活壓榨的大人給到孩子的關注也會自然減少,甚至很多那些在大人眼中不是很重要的請求也會被忽略。
恰恰相反的是,有一些想要得到玩具習慣大吵大鬧的孩子往往會得到父母更多的關注,並且最終往往可以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
當“會哭”這一技能被常常使用以後,轉換到生活和工作中,我們可以把他總結為“人際溝通問題”或“交流問題”。會哭的人通過這種方式,向外傳遞自己的需求和情緒,希望可以得到更多的關注。
這也是為什麼上學的時候,即使畢業很多年,老師通常能記住的卻是調皮搗蛋的學生。
在家庭中,“會哭”的孩子更會表達情緒。他們會撒嬌、會生氣、更會討大人歡心,對於家長來説,這樣的孩子是活靈活現、是“好玩的”,家長自然也給這樣的孩子更多的寵愛。
“會哭”的孩子也懂得示弱,他們更容易獲得父母的同情和憐憫,從而得到更多的好處。父母在這樣的孩子面前,也會更有被需要的認同感,更能體現出做父母的價值。
可惜的是,聽話的孩子由於事事將大人的情緒放在首位,將很多原本屬於他們年齡的童真掩埋了起來,他們的孝順卻得不到父母的寵愛。
通常來説,父母多喜歡嘴甜會哄人的孩子,而不受寵的孩子,他們遇事會深思熟慮,在孝順老人這件事上,也更加長久。
最後,我們將這兩條規律整合起來,發現這是一個閉環——越孝順越不被喜愛,越不被喜愛越優秀,越優秀越被忽視,越忽視越孝順......
安全感缺失
乖巧懂事的孩子由於性格內斂感情表達不外露,從小得到父母的關心就比較少,導致孩子缺乏來源於家庭和父母給予的安全感。心理學家表示:沒有安全感的孩子,長大後往往會形成討好型人格。
什麼是討好型人格?是指一味地討好他人而忽視自己感受的人格。
孩子很少獲得父母的關愛,不是不需要而是得不到。這個時候孩子為了得到父母的關注便會變得更加乖巧懂事,也會答應做一些原本不想做的事情。
時間長了等到長大之後,討好型人格也伴隨着孩子一起,家人的認可是孩子一生的追求。孩子為了得到父母的肯定,會討好父母歡心,變得孝順又懂事。
補償心理
孝順的孩子大多聰慧能幹,在外能掙錢,在內能養家。因為長期在外打拼,對父母的關心不夠,只能通過不斷滿足物質條件來彌補精神上的虧欠。
而人到老年並不需要很多的錢財,而是希望子女可以常伴身邊左右,多回家陪陪自己、嘮嘮家常。所以對於通過物質補償的子女來説,他們的盡孝在父母眼中並不是真正的孝順,父母需要的是真真切切的陪伴。
結語
從某些方面看,家人是最不懂你的。但是懂不懂又有什麼重要的呢?最終能幫你打破障礙的不是腦子,而是某個人能夠拉住你的手不放開,最終還是家人。
我們在外界受到的傷害,我們在人生中受到的傷害,即使是家人留下的傷害,那些永遠接受你的人,最終都會站在你那邊。
説到底,家人就是家人。
作者|柏庸子
編輯|柏庸子
圖片|來源網絡
參考資料|Personality &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