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上有這樣一句話:“中藥不忌口,壞了大夫手。”這也是在提醒大家,吃藥的時候要做好日常的忌口,才能讓藥物發揮它最大的功效。
很多人去看了中醫,也開了中藥,但回家後喝一段時間,還是沒有效果,就會懷疑是不是大夫醫術不好,或者乾脆換另外一個醫生,然而真的會有效果嗎?
其實,很多人喝重要不管用,是因為他在服藥期間,吃錯了一些東西,所以導致中藥發揮不出來效果。
中醫認為,食物之所以能防治疾病,是由於它本身特有的性味所決定的,這就是食物的“食性”。
如果不懂食性,對某些特殊體質的人或患者,食性就會誘發舊病,或加重已發疾病,或削弱藥力,這是食物的“發性”,也就是民間所説的“發物”。
吃中藥時不能同時吃哪些食物? 有哪些食用禁忌?
第一,忌助濕的食物
這一類的食物,很多都具有黏滯、肥甘滋膩的性質,比如糯米、醪糟、酒、大棗、肥肉、麪食等。得濕熱病、黃疸、痢疾等病的人要忌食。
第二:忌吃蘿蔔
為什麼很多中醫都會強調,服用中藥期間要少吃蘿蔔呢/
因為蘿蔔有消食、破氣等功效,特別是服用人蔘、黃芪等滋補類中藥時,吃蘿蔔會削弱人蔘等的補益作用,降低藥效而達不到治病的目的。
第三,忌喝濃茶
一般服用中藥時,切忌不要喝濃茶,因為茶葉裏含有鞣酸,濃茶裏含的鞣酸更多,與中藥同服時會影響人體對中藥中有效成分的吸收,減低療效。
尤其在服用 “阿膠”、“銀耳”時,忌與茶水同服,同時服用會使茶葉中的鞣酸、生物鹼等產生沉澱,影響身體的吸收。
第四,忌食用綠豆
綠豆具有很強的解毒功效,也具有很強的解藥功效,如果喝中藥期間食用了綠豆,藥效就會減小,甚至消失,起不到治病的作用。
第五:忌魚腥類食物
這一類型的食物。大多數是鹹寒而腥的食品,且含有異性蛋白,易引起過敏反應。
一旦多吃,容易傷脾胃並誘發疾病,故脾胃有病的人,在服藥期間不宜多吃,尤其是過敏體質者更不可吃。
這些食物有黃魚、鯉魚、帶魚、蚌肉、蝦、螃蟹等,魚腥類食物也屬於發物。
第六,忌油膩類食物
為什麼油膩類的食物會影響藥效呢?因為油煎、油炸的食物質硬、燥熱,不易消化,有損脾胃健運,胃腸有病及“上火”的人最不應該吃。
這類食物包括:動物的油脂及油煎、油炸的硬固食物。因此有外感疾病、黃疸、泄瀉的人,在服用中藥期間都應當禁忌。上面這6種食物,是我們在服用中藥期間,應該忌口的,除此以外,要想在服藥期間讓藥效發揮更好的作用,也有一些注意事項。
中藥怎麼喝,藥效發揮最好呢?
要想讓中藥效果發揮到最好,則需要注意不同的中藥服用時間,服用温度都是有所不同。
比如有人會認為中藥一定要趁熱喝,但其實並非如此,中藥一般講究温服,把藥湯煎煮後過濾,放温至30、40攝氏度左右即可服用。
但是對於一些驅寒解表,治療風寒感冒的中藥,則建議熱服,並且服用中藥之後可以再喝一些熱粥、熱水,這樣可以更好的促進藥效發揮;
而如果是止吐、解毒、清熱的中藥,則建議冷服,這樣才能更好的避免刺激。
以上就是,本篇文章為大家分享的服用中藥的一些注意事項,後面將為大家陸續分享更多精彩的健康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