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青年報客户端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王林)“學生的案例相對來講在臨牀上還是蠻多見的。”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精神科副主任劉薇教授近日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談到,抑鬱症逐漸有年輕化、學生化趨勢,家長、學校乃至社會對此需要創造包容、善意的環境,消除對抑鬱症的偏見與誤解,早預防、早治療是抗抑鬱的關鍵。
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聯合發佈的《2022年大學生心理健康狀況調查報告》顯示,大約21.48%的大學生可能存在抑鬱風險,45.28%的大學生可能存在焦慮風險。
抑鬱症出現年輕化、學生化趨勢的問題亟待解決。劉薇分析,當前社會往往強調競爭和績效,學生羣體也過早地被這種模式裹挾。“贏在起跑線”“從娃娃抓起”等學業或生活的壓力往往是學生羣體抑鬱風險的誘因之一。
劉薇在臨牀診療中發現,因各種壓力而罹患抑鬱症的學生往往處於一種“高度內耗”的狀態。例如,她接觸過一位學生患者,最開始是因為對考試和學業壓力的擔憂而抑鬱,而後又因為抑鬱症病情直接影響了考試發揮,這對她之後的自信心重建和社會功能恢復都是一種打擊。
而且,抑鬱症具有高患病率、高致殘率、高複發率的特點。“解決復發的關鍵是治療,如果第一次治療很徹底,再復發的概率通常只有50%。”針對學生羣體的高抑鬱風險,劉薇教授倡議,家長、學校多一些鼓勵,少一些苛責,如果學生抱怨身體不適,或出現抑鬱情緒,家長與學校需要引起重視,做到科學防範治療。
目前,抗抑鬱藥物是抑鬱症的主要治療手段,已有許多抗抑鬱類藥物經過審批上市。中國首個自主研發並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用於治療抑鬱症的化藥1類創新藥若欣林®,也在2022年獲批上市,打破了國產抗抑鬱化藥創新藥的研發瓶頸。
不過臨牀研究發現,仍有不少患者在經過抗抑鬱藥物治療後,會伴隨出現快感缺失、動力不足、疲勞、認知損害等症狀,僅有1/3的患者完全緩解。劉薇在臨牀中也遇到過這類情況,有的患者已接受過抗抑鬱藥物治療,服藥後雖然悲傷情緒有所改善,不再無故哭泣,但也感受不到開心和快樂,整體情緒從原先的“傷感”變得“無感”。
劉薇分析,患者接受藥物治療後情緒“無感”的背後,是其依舊有快感缺失、動力不足等殘留症狀,即無法從外界獲得正向反饋,其內心也沒有動力去恢復正常的學習和生活。抑鬱症需要長期治療,對於學習壓力大,人生觀、價值觀正處於探索階段的學生羣體來説,尤其需要接受規範治療,減少殘留症狀對正常學習和生活的負面影響。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户端